磺基水杨酸合铁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的原理如何

如题所述

使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定:即用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测定一系列变化组分的溶液的吸光度(中心离子M和配体R的总摩尔数保持不变,而M和R的摩尔分数连续变化)。

显然,在这一系列的溶液中,有一些溶液中金属离子是过量的,而另一些溶液中配体是过量的;在这两部分溶液中,配离子的浓度都不可能达到最大值;只有当溶液离子与配体的摩尔数之比与配离子的组成一致时;配离子的浓度才能最大。

由于中心离子和配体基本无色,只有配离子有色,所以配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颜色越深,其吸光度也就越大,若以吸光度对配体的摩尔分数作图,则从图上最大吸收峰处可以求得配合物的组成n值。

扩展资料:

磺基水杨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对光敏感。高温时分解成酚和水杨酸。遇微量铁时即变粉红色。

性质描述:

1、当pH=1.5-3.0时,磺基水杨酸和铁离子1:1配位,形成紫色配合物。

2、当pH=4.0-9.0时,磺基水杨酸和铁离子2:1配位,形成红褐色配合物。

3、当pH>10.0 时,磺基水杨酸和铁离子3:1配位,形成黄色配合物。

4、当pH=4~5时形成1:1的亮绿色的配合物;当pH在8.5以上时形成1:2的深绿色的配合物。

指示剂的分类:

1、酸碱指示剂。

指示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是一种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性和碱性具有不同的颜色。指示剂酸HIn在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a=[H+][In-]/[HIn],即溶液的颜色决定于[In-]/[HIn],而[In-]/[HIn]又决定于[H+]。

以甲基橙(Ka=10-3.4)为例,溶液的pH<3.1时,呈酸性,具红色;pH>4.4时,呈碱性,具黄色;而在pH3.1~4.4,则出现红黄的混合色橙色,称之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有不同的变色范围。

2、金属指示剂。

络合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大多是染料,它在一定pH下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呈现一种与游离指示剂完全不同的颜色而指示终点。

3、氧化还原指示剂。

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它的氧化形与还原形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中被氧化(或还原)时,即变色,指示出溶液电位的变化。

4、沉淀滴定指示剂。

主要是Ag+与卤素离子的滴定,以铬酸钾、铁铵矾或荧光黄作指示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磺基水杨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