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在中国文化里的含义

如题所述

  捏兔爷儿 供儿童祭祀用的;复活节小兔子;生育忌兔肉的习俗(兔子豁嘴)

  作为承载祥和愿望的生肖,每一年的那只动物都被寄托了诸多美好寓意。2011年的兔子也不例外,虽然在传统意象中,有关兔子的成语、俗语贬义居多,但民俗也在承袭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走进新时代的兔子,早已脱离“兔子尾巴长不了”“狡兔三窟”等解释,成为“兔飞猛进”式神采奕奕的吉兽。

  这种变化表达了2011众望所归的一种期盼。

  马未都观点:传统里有关兔子最好的说法是玉兔东升

  谢景芳观点:兔子身上温情脉脉的特征被时代放大

  ■新商报记者王军辉

  2011年,告别虎岁,迎来兔年。兔年里,与兔子有关的坠饰、雕刻、玩具都卖得十分热火。兔子素称瑞兔,被视为仁兽。据说,在古代,兔是作为一种祥瑞动物而被人们崇拜的:《春秋》里记载说“玉衡星敝而为兔”,《瑞应图》里有话“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兔子身上有很多值得赞誉的美德,它聪明温柔又活泼,它奔跑起来轻巧灵动,且有着不凡的速度。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中,兔子却是毁誉参半。和兔子相关的成语与歇后语,什么“狡兔三窟”“兔死狗烹”“兔子尾巴长不了”……好听的真不多。而有意思的是,当时光机器走到2011年,人们并不在乎这些,似乎只爱兔子的乖顺、温柔、善良,并在它身上寄托了纯洁、祥和等诸多希望。

  一只小小的生肖兔,历经千年文化变迁,被现代人赋予种种寓意,其实映射出的是当下人内心的一种渴望。习惯了奔跑的人们终于明白,宁静、安详、幸福才是人生最本质的追求。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中,并不是十分靠谱。收藏家马未都先生针对兔子的生肖寓意,认为:“有关兔子最好的说法是玉兔东升。月亮中有玉兔,太阳中有金乌,玉兔为月,金乌为日。古语中说得含蓄:兔走乌飞,兔缺乌沈,兔起乌沉,说的都是日升月恒之事。”恰如马未都所言,与兔子相关的成语好听的不多。“兔死狗烹”比喻的是事成之后排斥甚至杀害有功之臣,“守株待兔”讽刺的是那些墨守成规不劳而获的人。与兔子相关的歇后语也是如此,什么“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坐上虎皮椅——六神无主”“兔子跑到磨道里——假充大耳驴”,兔子被奚落得够呛。

  但是,当时间走到2011年,人们并不在意兔子的不靠谱,甚至都不太提兔子的狡黠、兔子的速度,人们更愿意说兔子的纯洁、温顺、善良,更愿意在兔子身上寄以宁静、安详、幸福的寓意。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谢景芳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动物也是如此,而人类总是取其所需的一面,然后赋予一定的意义和象征。“就好比,以前我们提起狼,总说它的凶狠和残忍,但是后来,我们又开始提狼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人心理需求的一种反映。今天,我们在兔子身上寄托了那么多希望,也是时代心理的一种投射。”

  谢景芳老师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后,当下的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发展的过程也累积了很多问题。“当‘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当竞争、拼搏、激奋、速度被一再强调,人们大有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感觉。而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张有驰的,没有谁愿意在不确定中折腾,没有谁喜欢那种前途未卜的感觉。所以,到了一定时候,人们就会冷静下来思考,人在谋求发展的同时,究竟应该和自然、和周遭的环境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在这种情况下,安定、祥和、宁静其实是整个社会的一种渴求和需要。”

  “对于处于大环境中的个人而言,为了追求学业、事业、金钱、家庭上的各种各样所谓的成功,大家轰轰烈烈一路奔跑向前,被潮流裹挟被物质左右,而这个过程并没有让人感到充实感到满足,人们变得惶惑迷茫、躁动不安,离幸福也越来越远。如此情状下,纯洁、宁静、安详成为大家心底最真实的渴望。而当一个人真正历经了事业上的起伏、情感中的跌宕,完成了一场场或亲人或朋友的送别,他对安宁、祥和的东西格外珍惜和向往。这个时候,他更加明白人生最本质的追求不过如此。正是有如此多的渴求和期盼,兔子身上温情脉脉的特征被时代放大。”

  [给古语中的兔子正名]

  古语“兔子不吃窝边草”其实说的是兔子的高明。兔子懂得保护自己的地盘,它知道窝边草是用来藏身的,吃了窝边草,不等于把自己暴露给敌人自取灭亡吗?“狡兔三窟”其实形容的是兔子的聪明。兔子很有忧患意识,它懂得未雨绸缪,为了能逃避灾祸,它挖下三个洞穴,用来迷惑敌人。“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说的则是兔子的敏捷。《木兰辞》里“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说的是兔子非凡的速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