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机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钙离子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机理如下:

钙离子对钠离子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钙离子为2价,钠离子为1价,所以钙离子内流较钠快。

当低钙血症时,钙对钠抑制减少,钠内流增多,同时细胞外正电荷减少,导致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与阈电位差值减小,细胞易兴奋。


扩展资料:

体内的钙约99%构成骨盐,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约1%分布在体液中。虽然体液含钙量少,但起的作用却很有多种,低血钙导致原因见功能(1) :

(1) 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血钙浓度低到每10 0毫升血7毫克以下时,神经骨骼肌兴奋性增强,可以出现手足搐搦症或惊厥。这时静脉推注钙制剂,提高血钙浓度,惊厥即可停止。

原因:正常时,钙离子可降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使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加大,以致出现膜的去极化,引起动作电位而最终诱发骨骼肌的收缩。

病症:低血钙,神经肌肉过度兴奋,易引发肌肉抽搐。高血钙时由于肌肉不兴奋,造成肌无力

(2)参与肌肉的收缩。

肌浆里的钙与骨骼肌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也起重要作用。如果钙浓度过高,可以减弱肌紧张,引起心跳减慢或心脏停跳。

(3)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抽血化验时,常在血液标本中加入枸橼酸钠或草酸钾等抗凝剂,枸橼酸和草酸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使钙离子减少,血液标本不凝固。

(4) 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

体液中钙含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成分可以渗出血管外,这就是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注射钙制剂,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过敏性疾病即可缓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经兴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6

细胞外钙离子可以对钠离子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膜屏障作用”。钠和钙都是带正电荷的,而钙还是带两个正电荷,也就可以说从两者流入细胞的电荷来看,钙要快些。

正常情况,它就在内流时占了上风,抑制了钠的内流,因而保证了神经、肌肉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当细胞外(主要是血液)钙的浓度降低时,上述钙离子的“膜屏障作用”就减弱了,钠离子内流增快,形成动作电位也加快,致使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也增高。

当机体缺钙时,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阻隔,人体的兴奋机制和抑制机制遭到破坏。如果是儿童缺钙,会夜啼、夜惊、烦躁失眠,严重的导致大脑发育障碍,出现反应迟钝、多动、学习困难等症,影响大脑成熟和智力。

低血钙的影响:

低血钙的最终影响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的兴奋性增高,但肌肉的收缩不受影响。其结果导致了稍稍有刺激就能引起肌细胞的兴奋,频繁产生收缩,表现出肌肉的痉挛状态,即常说的“抽筋”状态。

肌肉的兴奋和收缩不是完全的同一过程,具体说来,兴奋在前,收缩在后。兴奋的实质是电变化,就是平时说的动作电位,肌电图能记录到它。而收缩是机械改变,就是肌细胞内肌丝的缩短。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钙离子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动作电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