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用过的笔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笔名广为人知,每个笔名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鲁迅原名为周树人,他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发表的作品多以“鲁迅”署名,这个名字也因此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鲁迅先生公开发表作品以来,共使用过14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些笔名多具有寓意或象征,每一个都经过他的深思熟虑。
笔名“戛剑生”源于1898年,是鲁迅的第一个笔名,表达了青年时代的他渴望战斗的热情。
“令飞”意为“奋飞”,鲁迅在1907年使用此笔名,以此自勉。
“黄棘”在1912年首次出现,含有以棘策马,驱驰迅行之意。
“鲁迅”是1918年小说《狂人日记》中首次使用的笔名,也是他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
“巴人”是小说《阿Q正传》的专用笔名,取“下里巴人”,并非高雅的意思。
“俟堂”意为等待,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期间,因有感于“君子居以俟命”而取名。
“隋洛文”是1930年针对国民党浙江省党部通缉“堕落文人鲁迅”事件所起的笔名。
“它音”用于1932年的杂文《沉滓的泛起》,表达了鲁迅对敌斗争必须持一种韧战精神的信念。
“何家干”是鲁迅用于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笔名。
“游光”含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用于1933年的杂文《夜颂》。
“旅隼”比喻士卒劲勇,武器锋利,能够深攻入敌且神速勇猛。
“公汗”是迅翁于1934年发表的12篇杂文的笔名,体现了他在炎热天气下为公众写作的精神。
“华圉”是鲁迅对反动派的抗议和控诉。
“越丁”表达了鲁迅作为浙江人的身份。
“晓角”是1936年的杂文《立此存照》使用的笔名,体现了他最后不忘唤醒国人的热望。
鲁迅笔名的使用记录了他的思想变迁,展现了他一生的斗争精神和艺术灵活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