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为我国做了哪些贡献?

如题所述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年逾90还坚持科研,袁隆平老人都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光是在杂交水稻上的贡献,袁隆平爷爷就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大恩人了。

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国家通过技术得到了很多外交权,结交更多国家,促进国家发展,这一意义也是很重大的。

2,袁隆平不仅是水稻事业的开拓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羊",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一一杂交水稻学,四十多年来,杂交水稻每一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创新,都离不开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都体验了他非凡的经验智慧和学术思想。

3,人才方面,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四十多年来,在他的亲自培养.直接教导和间接影响下,不论是在他的研究中心,还是在全国杂交水稻技术攻关协助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支梯队结合,协同作战的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着将杂交水稻向纵深发展的重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在bai华夏大地广泛种植后,1976 ~1999年,我国累du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zhi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奇迹,而这很大部分的贡献来自杂交水稻。近年来,超级水稻在我国累计推广4.14亿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袁隆平功不可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8
杂交水稻之父,
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关,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不仅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近年来,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不久前,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交稻也获得成功。
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他先后获得迄今惟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项国际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查看全部5个回答
找拱门?就上阿里巴巴
拱门采购批发,尽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汇聚海量商机信息,提供便捷在线交易!
1688.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袁隆平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有哪些
知道贡献者0066

2012-06-25

袁隆平最大的贡献,是在于他发明了化肥。如果没有化肥,各个品种的粮食及农作物无论怎样杂交,都是没有效果的,是因为自身所需养分供应不足;在袁隆平发明化肥之前,就没有农作物杂交。

袁隆平发明化肥的经过

1954年,还在农校教学的袁隆平,一心想着怎样能够让中国人吃饱饭,怎样提高粮食产量,费了很多精力琢磨这个问题。

一次,他看见一个农民挑着大粪给庄稼追肥,他想:能不能有比大粪更有效的东西更快的促进庄稼生长?他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袁隆平发现,粪都是臭的,是因为有氨类的物质,如果能够制造出高含量的氨类的物质,就一定能提高粮食产量,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于是,袁隆平就开始了合成氨的研究试验。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把实验室放在家里,家里摆满了各种粪和尿桶作为试验材料,经过很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他没有灰心,到处收集了许多科技资料,制造了试验设备,采用了以煤炭、水、空气中的氮气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终于合成了最原始的化肥---氨水和碳酸氢氨。

经过田间试验,化肥能够提高粮食产量2倍以上。

袁隆平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化肥厂,从此后,中国的化肥工业发展起来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24 浏览4049 2019-10-06
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四十多年来,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一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创新,都离不开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都体现了他非凡的经验智慧与学术思想。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四十多年来,在他的亲自培养、直接教导和间接影响下,不论是在他的研究中心,还是在全国杂交水稻技术攻关协作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支梯队结合、协同作战的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着将杂交水稻向纵深发展的重任。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参考资料 历史故事网:http://www.lsgushi.com/gushi/mingren/4043.html
39 浏览549 2018-04-13
袁隆平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有哪些
袁隆平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他提出的杂交水稻的理论和实践,使得中国的水稻产量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可以说,如果没有杂交稻,那么中国的经济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
57 浏览1061 2017-05-20
袁隆平对世界有哪些贡献?(用资料回答)
知道贡献者0066

2012-06-25

袁隆平最大的贡献,是在于他发明了化肥。如果没有化肥,各个品种的粮食及农作物无论怎样杂交,都是没有效果的,是因为自身所需养分供应不足;在袁隆平发明化肥之前,就没有农作物杂交。

袁隆平发明化肥的经过

1954年,还在农校教学的袁隆平,一心想着怎样能够让中国人吃饱饭,怎样提高粮食产量,费了很多精力琢磨这个问题。

一次,他看见一个农民挑着大粪给庄稼追肥,他想:能不能有比大粪更有效的东西更快的促进庄稼生长?他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袁隆平发现,粪都是臭的,是因为有氨类的物质,如果能够制造出高含量的氨类的物质,就一定能提高粮食产量,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于是,袁隆平就开始了合成氨的研究试验。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把实验室放在家里,家里摆满了各种粪和尿桶作为试验材料,经过很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他没有灰心,到处收集了许多科技资料,制造了试验设备,采用了以煤炭、水、空气中的氮气为原料的合成方法,终于合成了最原始的化肥---氨水和碳酸氢氨。

经过田间试验,化肥能够提高粮食产量2倍以上。

袁隆平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化肥厂,从此后,中国的化肥工业发展起来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4 浏览194 2019-10-06
袁隆平对科学做的贡献
他发明了化肥,对粮食生产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化肥,什么杂交都没有用。
第2个回答  2019-10-22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于1964年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先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并提出通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1972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B;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 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 1987年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1996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实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第二目标,现正致力于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研究。
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976-2005,全国累计种植面积约3.4亿公顷, 增产稻谷4.5亿多吨。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袁隆平先后获得迄今唯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等十多项国际奖,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3个回答  2020-10-21
袁隆平是我国2113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5261者。他于1964年率4102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先发1653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并提出通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1972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B;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 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 1987年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1996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实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第二目标,现正致力于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研究。
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976-2005,全国累计种植面积约3.4亿公顷, 增产稻谷4.5亿多吨。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袁隆平先后获得迄今唯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等十多项国际奖,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4个回答  2020-10-17
袁隆平是我国2113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5261者。他于1964年率4102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先发1653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并提出通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1972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B;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 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 1987年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1996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实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第二目标,现正致力于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研究。
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976-2005,全国累计种植面积约3.4亿公顷, 增产稻谷4.5亿多吨。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袁隆平先后获得迄今唯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等十多项国际奖,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