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是美食中非常重要,但又极易被忽略的部分,就连平日里稍微正式一些的家宴餐桌上往往也少不了汤,可它们又很难成为主角。
在各种纷繁多样的汤当中,骨头汤算是最家常的一种了,尤其是奶白色的骨头汤形似牛奶,更让人觉得香醇浓郁、营养丰富。所以这次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骨头汤的问题,分享熬煮出奶白骨头汤的秘诀和具体做法。
怎样才能煮出奶白的骨头汤来?提起这个奶白色的骨头汤,就会想起以前家里父母、长辈亲戚的关爱,时不时也会熬煮一次,然后一边盛一大碗给我喝的同时,自己嘴里往往还一边絮絮叨叨的念着“这汤补钙啊,我熬了好几个小时呢,都是精华,多喝一些。”。
相信大家多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虽然后来我们也了解到了,骨头汤里面的营养物质其实很少,也根本不补了钙,但是家人长辈的关心和爱护是真的。后来自己成家立业了,偶尔也还是会怀念那一碗充满温情的浓郁骨头汤,想要自己尝试熬煮一锅出来。
在尝试了几次之后也终于如愿以偿,顺便也总结了熬出奶白色骨头汤的几个关键因素,下面就一一分享给大家,只要掌握了以下三个关键点,想要熬出奶白色的骨头汤就易如反掌了。
关键点之一:脂肪
油脂是奶白色骨头汤的关键,汤色中好像牛奶一般的色泽就来自于猪脂肪中的油脂,这些油脂通过熬煮之后溶解于汤水里,然后被沸腾的水流冲散变成肉眼不可见的微小油滴,最终形成的乳化液状态就是我们常见的奶白色骨头汤了。
所以在熬煮骨头汤的时候最好将骨头砸开,这样骨头内部骨髓中的脂肪就可以溶解到汤水中,除了让骨头汤更加浓白之外,风味也更好一些。除此之外也可以将骨头先过油简单煎或炸一遍,热油的高温可以让一些有腥膻味的物质挥发掉,还可以弥补骨头汤中油脂的不足。
关键点之二:蛋白质
白汤的本质是微小油滴形成的乳化液,虽然脂肪是其中关键,但是蛋白质同样很重要,准确的说是一些可溶性的蛋白质更加重要。
这些蛋白质在白汤中起到一个“稳定剂”一样的作用,它们溶解在汤中之后,会包裹住被沸水冲散的脂肪小油滴,让脂肪不再重新聚合成大团的油脂漂浮在汤上面,从而让奶白色的汤状态稳定。
所以在挑选骨头汤原料的时候,至少要选择带有部分筋肉的骨头,如果只是光秃秃的骨头就事倍功半,熬起来很费劲。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熬煮的时候加一些猪皮进去,猪肉皮中的胶原蛋白和少许油脂会让熬煮白汤的过程更加顺利。
关键点之三:火力
火力同样是熬煮出奶白色骨头汤的关键,要想让油脂变成微小的油滴,那么火力就不能太小,沸水的不断冲击是打碎脂肪团的关键。
所以在熬煮骨头汤的时候火力不能太小,可以在煮开之后用小火煲煮一段时间,让骨头和筋肉上的脂肪、蛋白质有时间溶解出来,然后就要开到至少中火以上,让翻滚的汤水冲散大团的脂肪,这样白汤就会很快显现出来,更加节省时间、事半功倍。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切记不要加冷水进去,温度骤降会让脂肪凝结,不利于白汤的形成。
【小总结】:要想熬煮出奶白色的骨头汤其实并不难,先确保骨头上有筋有肉、骨头砸开方便脂肪溶解,那么在煲煮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开大些火力让汤水翻滚,沸水会冲散溶解的脂肪,在汤中蛋白质的稳定作用下就会形成奶白色的骨头汤了。
饭馆里的骨头汤里都放了哪些材料?家庭熬制一般就是骨头和汤料、调料而已,但是饭馆做大骨汤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毕竟不同的情况下成本不一样,所以除了常规用料之外,还有可能会使用以下几种材料。
猪皮:前文提到过的,添加猪皮可以提高汤水里胶原蛋白的浓度,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包裹住被沸水冲散的脂肪小油滴,让白汤更加稳定。
猪油:猪油的作用就不必说了,油脂是奶白色骨头汤的核心物质,添加猪油可以事半功倍。添加方式可以是用猪油把猪大骨稍微煎或者炸一下,这样就不会那么油腻了,熬煮出来更香浓。
奶精(植脂末):它的主要成分同样是脂肪,只不过多是氢化植物油、精制植物油,以及一些乳化剂、硅铝酸钠之类的,我们常喝的奶茶不少都会使用奶精。
浓汤大骨粉(膏):这是家庭厨房里基本不会用到的东西,只要以0.5%到2%左右的比例加进水中,很快就能速成一大锅骨头汤了,它的主要成分基本就是猪肉精粉、麦芽糊精、味精、盐、酵母提取物和一些香辛料。
家庭熬煮奶白大骨头的做法分享【准备材料】:猪大骨2根、生姜1小块、大葱半根、食用油、食盐和料酒少许。
【制作步骤】: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奶白色骨头汤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哦。
对于美食制作、饮食知识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