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少昊张挥,尧舜禹,商汤商纣王,姬昌,姬发,姬奭,嬴政他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吗?为啥他们的姓不一样

他们都是黄帝的亲儿子孙子吗?他们都是自己改的姓吗?如果不改姓,都应该姓姬?另外我有两个姓,一个张,一个燕。传说少昊生第五子,张挥,而姬昌是少昊的传位人。那么张挥就是姬昌的长辈,皇叔。皇子皇叔都是王的血统都一样!姬奭儿子姓燕。这么说张,燕都是黄帝子孙,本来我该姓姬?我就了解自己是黄帝一脉,是他的子孙就可以了吗?

1、炎、黄、女娲、伏羲。。。如果存在那都是4000多年前的人物,远在文字记录之前的神话时代,那只是精神符号,一种信仰,是天朝人祖先崇拜的信仰对象,这只是神话,不要执着痴迷。
2、按照《史记》的说法,黄帝生于轩辕丘,故号“轩辕氏”;长于姬水,故得姓“姬”;都有熊,故又别号“有熊氏”。。。显然这是把几位神灵的名号都集中到了同一个人身上;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也就是说传说中的“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14个姓姬;
所以姬姓诸国、轩辕姓、轩姓、辕姓、袁姓、芈姓诸国、熊姓,都声称是传说中这位“黄帝”的后裔;

3、姓与氏的关系。。。先秦姓氏不同用,姓表源祖,氏表近宗。同姓可以不同氏,汉代之后,姓氏统一,不再有姓和氏分离的情况。有多少氏出姬姓?这都已经数不清了。。。。周王室姓姬,册封了一大堆姬姓国,这些诸侯的后裔有以国名为氏的,比如周、郑、吴、卫、鲁、燕。。等等等;有以先祖身份为氏的,比如公孙、公叔、孙、王;所以百家姓中,多半出姬姓。。
4、张姓,是个多源的姓氏,有出姬姓的,也有出孙姓的,有少数民族改姓的。
5、远古人根本就没有姓。。。所谓最早的姓氏都是以部落、领地地名而形成的称呼区分身份而已;比如所谓八古姓,多半出自部落源头中重要的特征,比如姜。。姜就是羌。
6、少昊嬴姓、太昊风(凤)姓、殷商子(鸟蛋)姓都出自东夷一系,跟中原部落其实没什么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4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简单来说,姓、氏源于母系社会,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社会总的来说没几个姓,氏却越分越多。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氏为姓的分支,氏跟名一样可以更改,秦汉以后,氏因分裂出来较多,社会普遍以氏为姓,姓氏合一,之后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源自母系社会的大姓(族号)便没落了。现在的姓大部分都可以说是源自以上八姓其一,去翻族谱,大家都可能是王孙公子的后人。
拓展知识:
姓、氏的不同点
第一: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的庞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为亲属纽带,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个共同明确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间明确的谱系关系。
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第二: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
第三: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
从史料看,这在商代比较明显,卜文所要论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中的所谓“复合氏名”即显示了此种多层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层次的氏组织随着血缘关系与其作用范围的减弱而渐渐不再盛行,渐向单层次发展。但较大的氏组织内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第四: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此从周代青铜器铭文资料可知,如:父为其女制媵器,在铭文中称其女名为“夫氏加女姓”,如辅伯鼎铭。出嫁女子在夫家自己制器亦自称其名为“夫氏加己姓”。夫为其妇制器,在器铭中称妇名为“妇之父氏加妇之姓”,如善夫旅伯鼎铭。可见出嫁女子在夫家并未完全失去自己的父氏。

姓与氏的共同点
第一:皆是血缘亲属组织。
第二:以外婚制为正常属性。
第三:均是一种单系的继嗣群,即父系的继嗣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姓氏追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