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蘅孙的详细资料介绍,就是当年香港汇丰银行的买办……类似个人传记、经历之类的

如题所述

五牛图背景资料:

唐代画家韩滉《五牛图》,是今存于世唯一可信为他的兽畜作品的真迹。此件绢本矮卷,设色,纵20.8cm,横139.8cm,共画了五头大牛,有黄色、酱色、紫色的几种。其中一黄牛在棘枝上搔痒,一花牛昂首低鸣,一酱色牛正面张口吼叫,一黄牛转首回视,有一头酱色牛头上还束有一很讲究的“络头”(古代的牛有时作乘骑之用)。纵观整个画面单纯统一,但又变化丰富、多姿多彩,给人以形神俱现的生动之感。画中五牛都用粗笔线条勾画轮廓,充分表现出牛的强健身体与粗厚皮肤,无怪乎元代大画家赵孟瞓赞叹道:“右唐韩晋公《五牛图》,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
此图问世以后,能够流传1200多年至今,其中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明代,此件转到嘉兴“天籁阁”著名收藏家项元汴手中,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各种稀世珍宝纷纷归皇家所有,《五牛图》也转入乾隆内府秘藏。八国联军侵略北京,这件瑰宝又落入外国人的手中,不久侵略者又将此画卖给香港汇丰买办吴蘅孙。到了建国初期,吴氏由于濒临破产,欲将此件珍宝出手拍卖。《五牛图》再次面临流失海外之险。这时根据周恩来总理的三点抢救批示,几经辗转,终于花了六万元港币从香港购回。当这传世佳作重归故园时,画面上已经千疮百孔,体无完肤了。直到1987年,文物保管部门把此画交给故宫博物院修复厂的高手孙承枝以后,这幅幸存的古画才一洗颓颜,焕然一新。这其中的奥妙当然就是身怀绝艺的孙承枝师傅的再造之功。
孙师傅接到修复《五牛图》的任务以后,心情十分沉重,虽然他13岁学艺,并以擅长古旧书画修复而闻名,但对此重托也确实潜心思索了一番。揭除旧画托纸之功力,不是每一个裱画师傅所能具有的。《五牛图》旧裱共有四层,两层背纸很快揭去,可再揭画心这一层,就不那么容易了。内行称紧贴画心的托纸为命纸,若稍有疏忽,就会揭掉半层画心,或者掉粉掉色伤了画面。孙师傅揭除《五牛图》的命纸自然更是慎而又慎,万万不敢掉以轻心。这样一幅不算太大的画卷,仅揭除这一层与画直接粘连的托纸,也足足用了5天,至此,孙师傅还运用了掏、转、补、刮各种业技精熟的处理手法,把这幅大小破洞500多处的古画,补缀得完整如初,可谓天衣无缝(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1月6日,由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联袂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中,这件稀世遗珍亦向观众作了隆重展示。听说有人在惊愕之余,怀疑是否为原件之貌)。孙师傅将此画补好破洞,还得补全颜色,行话叫全色。由于孙师傅择纸得宜、补法娴熟,再加上添色经验丰富,全色后的《五牛图》无从看出修痕,达到了理想的修复效果。最后孙师傅又以原式装潢,前后足足花了几年时间,才算全部完成《五牛图》的修复装裱工作。现在这幅历尽浩劫的千年古画《五牛图》,以国家特级文物的殊荣,入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馆。

参考资料: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