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鹀是几级保护动物

如题所述

灰头鹀,学名Emberiza spodocephala,又名青头雀、蓬鹀、黑脸鹀、青头鬼儿、青头愣。灰头鹀广泛活动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中高山地区,生活于山区的河谷溪流,平原灌丛和较稀疏的林地、耕地等环境中,常常结成小群活动,但是在繁殖季节回成对活动,生性大胆,不怕人,常能与人非常接近。

鹀属鸟类多系食谷鸟,灰头鹀亦不例外。据野外观察,灰头鹀鹀冬春季食谱以野生草种、植物果实和各种谷物为主,但是在夏季本物种以昆虫为主要食物。
灰头鹀在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求偶,5月下旬到6月中旬筑巢,巢呈碗状,以草茎、草根和树叶等材料交织而成,内垫马鬃兽毛,细草等柔软材料,巢平均外径约9厘米,平均内径约5厘米,高7厘米,深3-4厘米,巢址选择在低矮灌丛的地面或者近地面的树枝上。本物筑巢之后即行产卵,每巢产卵5枚左右,卵呈天蓝色,表面散布褐色斑点,孵化期12-13天。雏鸟生长迅速,留巢期12-13天。本物种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其在中国的分布地域广泛,种群数量较大,但是受到非法捕猎的威胁,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由于中医理论认为灰头鹀除去羽毛及内脏的全体鲜用或焙干有补益、解毒的功能。因此本物种会被作为中药材而遭到捕猎和利用。
未列入中国保护动物名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08
未列入中国保护动物名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