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必考的知识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整数和小数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二、数的整除

1、倍数、因数:A÷B=C,A、B、C均为整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3、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按一个数因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因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5、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2、4、6、8。

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者5。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5”。

7、公因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8、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三、四则运算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在四则运算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3、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两个数相加,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4)减法的性质:a-b-c=a-(b+c)除法的性质:a÷b÷c=a÷(b×c)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四 、两个规律

1、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乘法的积不变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3、一个因数乘以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乘以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一个因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比这个数小,除以比1小的数,商比这个数大

五、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5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 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3、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 S=a×b
4、长方体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常用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第2个回答  2019-09-15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 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b:宽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
(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π×半径×半径; S= πr2
9、圆柱体(V:体积, 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 )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 )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的公式: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问题即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
差÷(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

【常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第3个回答  2014-05-21
你要哪一科目,我只会数学和科学追问

数学

追答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 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3、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 S=a×b
4、长方体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常用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 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b:宽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 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
(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π×半径×半径; S= πr2
9、圆柱体(V:体积, S:底面积, C:底面周长, h:高, r:底面半径 )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S:底面积, h:高, r:底面半径 )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的公式: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问题即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
差÷(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

【常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四)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