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杆菌在人体大量繁殖的症状是什么?

手指被割了,

在体内无氧环境下繁殖,分泌外毒素,引起一种 以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特征的急性感染。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先有破伤,而 后风邪由伤口入侵而发生惊风之症状。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病发急骤以痉为特征。如 《诸病源候论》说:“金创得风,则变痉。”又说。。夫金创痉者,其状口急,背直,摇头马 鸣,腰为反折。”但定名破伤风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且叙述颇详,“身体强直,口 噤不能开,四肢颤掉,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外 伤所致者,又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撮口。历 代医家对本病的诊治有较详细的记载,如《医宗金鉴》对破伤风的证治载有16方之多, 玉真散是治本病的名方之一。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说。“金创得风。”简要地说明了发病必须具有创伤和感受风邪的两个 因素。创伤后,或有感染病灶,失于调治,流血过多,营卫空虚,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 况下,风邪从创口侵袭人体,由外达里发生本病。正如《外科秘录。疮疡内外论》说, “此所以六气之伤,伤于气血之亏,而七情之伤,亦伤于气血之乏也。”此外,肝具有调 节血液的功能,主全身筋脉,如风邪入里传肝,肝血不调,筋脉失于滋养,就会出现筋 脉濡润失常的病变,表现为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等症。此属外风引起肝风内 动的征象。如不及时控制,必致脏腑功能失和,筋脉拘急不止,甚至造成呼吸、循环衰 竭的严重后果。 ‘ [辨病] 1 临床表现 本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工一2周,但亦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 月或数年,或仅在取出遗留多年的异物时才发作。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预后亦 越差。 . 发病前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反射亢进,肌肉牵拉感或酸 痛,下颌紧张,张口不便等,至痉挛发作一般仅1—2日,往往未能引起注意,伤口可干 陷无脓,周围皮色暗红,创口疼痛并有紧张牵拉感。 、 本病发作时,.典型症状是肌肉强直性痉挛。因毒素随血流播散,故血流丰富,经常 活动的肌肉首先受侵犯,最初是咀嚼肌,然后是脸面、颈项、背、腹、四肢,最后是膈 肌、肋间肌. 患者开始感觉咀嚼不便,咀嚼肌酸痛、紧张,然后出现强直性痉挛,张口困难.面 部肌肉痉挛收缩,蹙眉,口角缩向下外方,呈“苦笑”面容。项背部肌肉痉挛导致颈项 强直,头向后仰。腹部和背部肌肉同时痉挛,由于背部肌群力量较强,导致腰间前凸,头 足后屈,形成角弓反张状态。此外,咽喉部肌肉痉挛,导致吞咽和呼吸困难;膀胱痉挛 则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膈肌和肋间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亡。 由于毒素的持续作用,病人全身肌肉可出现阵发性抽搐,呈不同形状的身体扭曲姿 态,严重者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声、光、风、震动、饮水以及注射等均可诱发剧烈的阵 发性痉挛,患者大汗淋漓,面色青紫,呼吸急促,流涎或口吐白沫,手足抽搐,角弓反 张,表情十分痛苦。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间歇期长短不一。但患者始 终神志清醒,感觉也无异常。剧烈的抽搐可造成肌肉撕裂或骨折。发作期间,患者常伴 见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尿闭,舌红或干绛,苔黄浊,脉弦数等风从火化,阳明 躁热的症状。 病程一般为3—4周,以后痉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程度减轻,间歇期延长,全身肌 肉的持续收缩也逐渐减轻和缓解。 破伤风绝大多数表现较为严重(即全身型),但也偶然有表现较轻(UP局限型)的患 者,例如仅有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或某一肌群痉挛,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 期较长。 破伤风患者,特别是老幼体弱者,由于全身肌肉频繁抽搐,不仅使身体遭受极大的 消耗,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而且常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肺不张和吸人性肺炎,喉 头痉挛以至窒息,甚至导致死亡。 2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尤其是近期外伤史和出现牙关紧闭,颈 项强直,角弓反张,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发作等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一般无困难。但早 期患者仅有某些前驱症状,不易诊断,此时应严密观察,并与下述疾病相鉴别。 2。1 狂犬病 多有狗、猫咬伤史,潜伏期较长,早期有流涎、吞咽困难和吞咽肌痉 挛症状,即所谓恐水症。很少出现牙关紧闭。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高。 2.2 化脓性脑膜炎 虽有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等,但无阵发性肌肉痉挛,患者颅内 压增高,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高热,嗜睡等。脑脊液检查为渗出液,有较多脓球。 2。3 低钙性抽搐 主要影响上肢,血清钙较低,注射钙剂能缓解手足搐搦。 (治疗) 破伤风的发生发展过程十分迅速,必须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尽快控制 病情。 1 消除毒素来源 包括伤口处理和使用能杀灭破伤风杆菌的有效药物. 伤口处理的原则是立即彻底清创,消除坏死组织和异物,用大量氧化剂,如3%过氧 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和湿敷伤口,其目的是改善局部缺氧环境,使破 伤风杆菌不能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但如果伤口已经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对破 伤风杆菌有杀菌作用的主要是青霉素,常用青霉素剂量为80—100单位,每4—6小时肌 肉注射1次,亦可经静脉滴入。 2 尽早应用抗毒血清 中和血中游离的毒素。 . 可肌肉注射精制的破伤风抗毒血清工0万一20万单位,或5万单位加于5%葡萄糖溶 液中静脉滴注,以后每日肌肉注射5000~10000单位,直至症状好转,用前必须作血清 皮内试验。伤口周围也可注射5000---,10000单位。亦可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剂量 为500---,1000单位,作一次性深部肌肉注射。 3 辨证施治 发作时以熄风、解毒、镇痉为原则,以中和毒素和控制痉挛,用玉真 散、五虎追风散加减。高热,加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生石膏;痉挛频发,加蜈 蚣、地龙、红蓖麻根;痰涎壅盛,加竹沥汁、天竺黄;伤津口干烦渴,加北沙参、麦冬、 玉竹;便秘,加大黄、玄明粉、枳实、厚朴;尿少,加车前草、白茅根、金钱草. 亦可使用红蓖麻根(鲜)为主药,每天125---250g,加水1500ml,煎至200ml,分次 口服。每日l剂,儿童剂量酌减。其次可用蝉蜕、蜈蚣、生草乌(或生川乌)、两面针、 葛根、穿心莲,水煎服,作为辅助剂。随证加减。 后期宜以益胃养津和疏通经络为主,用沙参麦冬汤加葛根、木瓜、金银花藤等。 4 控制和解除痉挛 抗毒血清对已与神经结合的毒素无作用,止疼药物能阻断毒素 继续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减少外来刺激的敏感性,从 而控制痉挛的发生,防止窒息和体力消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选用下列常 用药物:苯巴比妥钠0.1一0.2g肌肉注射,每4—6小时1次,安定10mg肌注,4—6小 时工次;水合氯醛lOml口服或30ml灌肠,每4—6小时1次;氯丙嗪50一lOOmg加入 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入每6—8小时一次或视病情使用。亦可用封闭疗法,用0。25%一 0。5%普鲁卡因溶液500一1000ml缓慢静脉滴注.痉挛严重时可静脉注射10%一25%硫 酸镁溶液5--~lOml。紧急时,可用2.5%硫喷妥钠20ml静脉慢注,或用硫喷妥钠0。5-~lg 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一1000ml中,静脉滴注。儿童剂量酌减。 5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造成破伤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窒息、感染和衰竭,以突 然窒息为最主要,控制痉挛,预防窒息的发生和有效地处理窒息是提高破伤风治愈率的 重要措施。所以,有呼吸困难或病情严重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从而维持通气功能,排 除痰液,预防和减轻肺部并发症。 6 支持疗法 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如患者不能进食,可通过留置胃管鼻饲或中心静脉插管,实行全胃肠外营养。。 7 加强护理,十分重要 首先病人应安置于弱光的单人监护室,尽量避免强光、声 音、风吹、震动等外来刺激引起痉挛。由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作相应处 理。遇排尿困难应留置导尿管,使膀胱保持空虚;遇大便不通要及时用中药或开塞露、灌 肠通便;特别注意有无喉痉挛和呼吸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咽或气 管内的分泌物。已经气管切开者要注意固定好导管,防止脱出,并定期清洗导管内套管, 保持导管通畅,导管口盖以生理盐水纱布保持湿润,导管定期滴入抗生素溶液以预防感 染。患者痉挛发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发生其他损伤。要注意有时病情进入缓解期, 仍有突然发生呼吸停止的可能,不可大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4
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致病菌是破伤风杆菌,它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氧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破伤风杆菌必须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并在缺氧的伤口局部生长繁殖,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亲和力,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或神经肌肉终板,而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另一种是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因此,破伤风是一种毒血症. 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分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 菌血症是指外界的细菌经由体表的入口或是感染的入口进入血液系统后在人体血液内繁殖并随血流在全身播散。菌血症多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到细菌。 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的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者。 毒血症是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细弱或休克。 脓毒血症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是全身性恶性炎症反应状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