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六大名楼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六大名楼:
  1.腾王阁
  江南名楼,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三大名楼。唐永徽四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古,星移物换,人世沧桑,滕王阁迭废迭兴达二十八次之多,1989年10月第次重建落成,重建的滕王阁,巍然屹立于赣江之滨,新阁仿宋代建筑,高57.5米,共九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碧瓦重檐,层台耸翠,以其特有的雄姿迎接八方来客。
  2.蓬莱阁
  蓬莱阁创修于宋嘉佑六年。 1982年与水城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因有海市之胜,历史上曾是秦、汉之君巡幸的地方;之后,八仙过海的传说又长久地依附在这里,遂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仙境。蓬莱阁即缘此而建,坐落在蓬莱市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丹崖拔海面起,通体赭红,与浩茫的碧水相映,时有云烟缭绕,蓬莱阁高居其上,“仙阁凌空”确是一幅天开的画图。蓬莱阁以高阁为提挈,以“仙阁凌空”、“海市蜃楼”、“狮洞烟云”、“渔梁歌钓”、“日出扶桑”、“晚潮新月”、“万里澄波”、“万斛珠玑”、“铜井金波”、“漏天滴润”等蓬莱十大胜景为核心,构成一个可动观、可静赏的完备的游览区域。
  3.鹳鹊楼
  历史上的鹳鹊楼又名鹳雀楼,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境内。据史料记载,鹳鹊楼始建于北周,毁于元初,为三层四檐结构的木质楼,高约20~30米。它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全唐诗》中有关《鹳鹊楼》的诗篇不下30首,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更是妇孺皆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妇孺皆知的唐代名诗,赞咏的是永济县境内曾有的全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说来也巧,中国四大名楼都是因一篇美文而名重天下,咏岳阳楼的是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咏黄鹤楼的是唐代崔颢的《黄鹤楼》;咏滕王阁的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咏鹳雀楼的就是唐代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楼以文传,文以楼盛。四座名楼与四篇美文传诵千古。而王之涣的这篇作品,是四篇美文中字数最少、最为通俗、意境最为开阔的一篇。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妙以虚笔托之。”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此诗:“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可惜的是四大名楼与四篇名文中,四篇名文至今犹唱,四大名楼中只有永济的鹳雀楼不复存在,成为人们意象中的空中楼阁。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振兴文化,正在筹集巨资重修鹳雀楼。但愿有朝一日,我们能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王之焕所描述的尺幅千里的壮观景象。
  4.黄鹤楼
  巍然矗立于长江之滨、蛇山之巅,与武汉电视塔隔江相望,遥相呼应。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传说曾有仙人乘黄鹤屡经此地故而得名。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干载空悠悠,古老的黄鹤楼曾给世人以无穷迢想。千百年未,多少文人墨客登临此地,做文赋诗,挥墨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膝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登楼远跳,楚天舒旷,万里长江滚滚东去,其情其境,令人心旷神怡。
  5.岳阳楼
  耸立于岳阳市西门城头,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雄伟,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据传,岳阳楼最初是供据守城门的卫兵憩息和了望的谯楼。三国时,东吴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派大将鲁肃领兵驻此训练水师,将其改建为阅军楼。唐开元四年(716), 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将阅军楼扩建为楼阁,名南楼,后名岳阳楼。其后,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曾经登楼吟咏,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岳阳楼名声渐渐传开。宋庆历四年(104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年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历代名人诗赋于其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岳阳楼更是名扬天下。岳阳楼建筑,风格独特。主楼高19米,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大柱平地而立,直达三楼,周围绕以廊、檐木柱,再与梁、椽、枋、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楼顶承托于玲珑剔适的如意拱斗上,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像这样大型的盔顶结构,为中国现存古建筑所罕见。在迄今为止的1700余年中,岳阳楼历尽沧桑,几经水淹、火烧、雷击、兵灾,但屡毁屡修,古朴之貌代代相袭。现岳阳楼是 1983 年至1984年重修的,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艺术特色。楼内陈设,充实了不少新的内容。
  6.真武阁
  古经略台真武阁是文化公园中最珍贵的古建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略台是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诗人元结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经略使时,为了操练兵士和观赏周围风光所建,台上原有建筑早废。到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为奉祀真武大帝以镇火灾,在经略台上建起了三层楼阁,即直武阁,至今已有400多年。阁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黄瓦宽檐,全阁用近3000条格木构件,以杠杆结构原理,串联吻合,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整体,全阁未用一件铁器。更为奇特的是,二层楼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40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暴风的袭击,仍岿然不动,安然无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6
六大名楼分别是: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鹳雀楼、大观楼和岳阳楼。这些名楼都是我国古代众多文化名楼的杰出代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