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油葫芦和蟋蟀?(最好有蟋蟀和油葫芦的图片)

蟋蟀和油葫芦的图片

一、外观不同

1、蟋蟀: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分辨雌雄还有一招,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听器是在前脚节上。

2、油葫芦:头部黑色,呈圆球形,颜面黄褐色,从其头部背面看,两条触角呈“八”字形,触角窝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翅长,会飞。雌虫的产卵瓣平直,比后足股节长。

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翅长,会飞。雌虫的产卵瓣平直,比后足股节长。

二、种属不同

从生物学角度来区分,油葫芦与蟋蟀虽然同属于蟋蟀科,但却是不同属、不同种的两种生物。油葫芦属于油葫芦属,蟋蟀属于斗蟋属。

三、危害的农作物不同

蟋蟀是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油葫芦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葫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蟋蟀 (昆虫纲动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1

其实蟋蟀蝈蝈油葫芦同属一科螽斯科,蟋蟀科是螽斯科的一个亚科,蟋蟀科又分不同属,蛐蛐,油葫芦是两个属,还有其他的属比如竹蛉金玲马蛉。蛐蛐是常见的斗虫,没有用来飞的翅膀只有发声的翅,体型较小。油葫芦是常见鸣虫,体型较大,有飞翅,油葫芦又分不同种,黄脸黑脸等,体型一半2.5到3厘米,蛐蛐体型一般1.5到2.3厘米。

蝈蝈、蟋蟀、油葫芦号称中国三大鸣虫,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 蝈蝈是直翅目螽斯科鸣螽属的,体型较大。爱吃玉米螟等活虫,只有饿极了才吃植物。 蟋蟀、油葫芦都是直翅目蟋蟀科的。常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还有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油葫芦竟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治小便不通畅、疮毒等;这可不是我瞎说的,是书(《中国药用动物志》)上记载的。油葫芦还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据说个头大、声音大的为上品;不仅买来养殖观赏,还会让油葫芦们表演战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11
楼上大哥想象力真丰富啊……无论油葫芦还是蟋蟀,雌性都是三枪,雄性都是二枪…… 中华蟋蟀(Gryllus chi-nensis)。体长约2厘米,体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多于夜间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农业害虫。  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身体暗黑色,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较发达,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厘米。夜间觅食,成虫、若虫均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全国各省多有分布。体形,以及头部的样子是主要区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22

油葫芦都能飞,蟋蟀的大部分飞羽退化了。

油葫芦

蟋蟀

一般看体型就好。一般蟋蟀没有超过两厘米的。油葫芦三厘米以上。


PS:油葫芦也是蟋蟀科的,也可以认为是广义的蟋蟀。

第4个回答  2013-06-11
油葫芦个头比蟋蟀大。油葫芦一般是三尾巴,蟋蟀是两尾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