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的不足之处体现在那些方面

如题所述

某些“专家”针对中国人民大学组建国学院及其建院主张而进行的发难,或者过于学术,或者圄于咬文嚼字,更或者偏激至上纲上线。唯拖发难对象下马,使之陷于“史实不实”、“语文常识不识”抑或“传统卫道士”的所谓“尴尬”之境为快。

作为国学学习和研究的“非专家”,笔者非常希望这些乐于并穷于发难的专家们睁大他们的“学术眼”,看一看有关国学研究与学习的基本历史和现状及其对我们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

国学在有些专家那里被简单地等同于儒学。其实国学是以儒、道、释等诸子百家学说为源头为主干,集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之大成的学问,是中华民族关于天、地、人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是关于人本、人性等人类本原问题的人文探究,还是关于如何促进国家、民族、阶级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社会理想。

国学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完善的学问,绝非仅指哪一家之言,哪一代之说。而批判继承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学的前提是潜心学习古人和前人已有的国学成就。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认定国学就是儒学,自然会错误地断定主张学习和研究国学的人就是复古、保守的传统卫道士。

之所以有人如临大敌,谈国学色变,是因为他们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他们担心所谓复古、保守的思潮与他们所信奉的所谓现代化思潮相左,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这种非此即彼非左即右,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简单思维,放在新文化运动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在国学式微几近百年,并且国学式微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恶果日渐严重的今天,这种简单思维就难以让人苟同。

新文化运动后短短30年间造就出的大批彪炳史册的思想、文化、艺术、历史、政治、军事和科学技术大师,无一不是家学(国学)深厚,自幼接受系统、全面、严格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熏陶和训练。新文化运动作为思想解放运动,在鼓吹西学、新学的同时,并没有能力也未曾主张过从政治、法律等国家制度层面杜绝或禁止遍布于家庭和城乡大小学校等各个社会细胞和教育机构对所谓旧学(国学)的教育和学习。西学东渐的同时,中西文化并行,撞击,而后相互渗透,交融,等等,构成了异彩纷呈、鲜活而璀璨的思想文化的风景线。

而建国后50余年当代教育,或者由于国家制度对国学学习与研究的彻底杜绝(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至极端),或者由于文理分科和重理轻文教育(即使所谓的文科教育也是重现代轻传统没有根基的应试型工具式功利教育),没有培养出一位彪炳史册的文理大师。60岁以下主要接受当代这种与传统文化彻底割裂式教育的数以千百万计的所谓专家、教授、博士、硕士、大学生,大多是没有传统文化根基和博大人文情怀,先天缺少创新创造能力的教育怪胎和偏才,包括笔者。

如果有人认为国学是一种思想宗教,会教化并束缚人们的思想,使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这是杞人忧天。任何社会制度都需要最基本的秩序,和谐,诚信,公平,道义,道德,都要追求发展,进步,理想,以不断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秩序,和谐,诚信,公平,道义,道德等等。而历经数千年涤荡得以流传至今的承载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各类经典,一定是以最为人们所折服所接受所喜闻乐见的经典的艺术形式传达这些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经典的基本要义,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追求理想和发展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原动力。

国学传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相对完整或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台湾,如新加坡,如日本,如韩国,如东南亚各国的华人聚居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创造了举世瞩目并经久难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奇迹。无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关于人本的关怀、人性的向善,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凝聚与责任,关于坚忍、刻苦、顽强、拼搏、进取等等的文化和精神精髓,对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奇迹的产生和维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获得性遗传规律告诉我们,人类今天的聪明才智得益于数十万年的积累和进化。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获得性遗传规律告诉我们,数典忘祖,屏弃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拒绝学习继承我们自己的文化历史,无异于民族文化自戕,民族精神自灭。长此以往,我们会逐渐蜕变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文化的民族,成为其它民族思想和文化的奴隶。现代医学又让我们知道,每一个新生儿的成长都在重复着人类进化的历史。在我们中华儿童学习成长的宝贵的黄金时期,大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吮吸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可以强心健脑,厚积薄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兼容并包人类历史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从而为民族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成就和贡献(如果这种保有民族文化自我就是被某些人指责的所谓的民族主义,我愿终生做这样的民族主义者)。

正是基于这种对国学学习和传承重要意义的重新发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几近断裂的深深的忧虑,政府和民间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优秀传统文化并着手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近几年中华优秀古诗文诵读工程的推广,遍布城乡各地民间私塾的复兴和活跃,一耽学堂的坚持和努力,博士硕士家长们出于对当代学校基础教育内容、方法和效率的不认同,纷纷将孩子领回家学习经史子集等等消息屡见报端,不一而足。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是顺民意、利国家的忧国忧民之举,是 “脊续”中华思想和精神文脉之举。身先士卒,功在千秋。

断了思想精神文脉的民族就是断了脊梁的民族!纪宝成校长的“脊续”一词造得恰切(如果是“造”的话)!用得恰切!

国学继续式微,国将难以为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30
除了难懂,其他还可以。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