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控制的基本原则

如题所述

基本原则:

1、要有界线清楚的一致的标准,根据这种标准就能对实施情况进行度量。

2、能够找到某种度量单位以便实际测量所达成的结果。

3、当标准同实际实施情况比较时,任何差异都能够被用来作为更正活动的根据。

前提条件:

1、计划前提: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控制的基本目的是防止工作出现偏差,需要将实际工作的进展与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因此控制之前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即计划。

2、组织结构前提:要有专司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即控制机构。在开展控制工作之前应明确界定负责评价和纠正偏差工作的机构,岗位和个人。这样不仅明确职责也清楚相互之间的监督关系。

3、信息沟通网络前提:应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沟通网络。控制工作本身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控制者需要不断收集相关信息,以及时判断实际工作的进展。

扩展资料

控制的类型:

1、前馈控制

这是一种使预期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常量反馈控制。在定值控制中,由于预期量是个常量,因此其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抗拒外来的干扰。当外部干扰影响系统运行时,输出量将偏离预期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被控变量恢复到预期的常量。在实际中,国家对于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控制,一般都是定值控制。

2、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也称现场控制或事中控制。是指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中,即与工作过程同时进行。其特点是在行动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地少发生偏差,改进本次而不是下一次活动的质量。

3、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是一种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所谓反馈控制,就是从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并依据这些反馈信息来监控和矫正今后的活动。反馈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和职工绩效评定等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3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原则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扩展资料:

一、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三、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按照学科基础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过程。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智力发展的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就应当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学原则

第2个回答  2018-04-11

    重点原则

    及时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者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1、重点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灵活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P314
希望可以帮忙你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3-13
快,稳,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