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的评价

如题所述

张恨水:

鲁师兄者,喝酒吃狗肉且拿刀动杖者也,然彼只是要做便做,并不曾留一点渣滓。世之高僧,不喝酒,不吃狗肉,不拿刀动杖矣,问被心中果无一点渣滓乎?恐不能指天日以明之也。则吾毋宁舍高僧而取鲁师兄矣。吾闻师祖有言曰:“菩提亦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著尘埃。”悟道之论也。敬为之与鲁师兄作,偈曰:“吃肉胸无碍,擎杯渴便消,倒头好一睡,脱得赤条条。”

王望如:

鲁智深止不犯邪淫,便参上乘,那杀生、妄语、偷盗、贪酒四条,都应未减。② 智深遇镇关西便打,遇小霸王便打,遇崔道成、丘小乙便打,遇泼皮张三、李四便打,遇解差董超、薛霸便打;遇金老儿便救,遇刘太公便救,遇林冲便救;遇李忠便偷酒器,遇史进便送酒器,生杀予夺,极有分晓,不徒恃拔柳之力。

李卓吾:

① 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②人说鲁智深桃花山上窃取了李忠、周通的酒器,以为不是丈夫所为。殊不知智深后来作佛正在此等去处。何也?率性而行,不拘小节,方是成佛作祖根基。若瞻前顾后,算一计十,几何不向假道学门风去也?③ 写鲁智深处,便是个烈丈夫模样。④ 鲁智深成佛、李俊为王,都是顶天立地汉子。

扩展资料

“花和尚”是鲁智深出家后的绰号,但他出家前的绰号在小说《水浒传》中并未明确提及。元杂剧《梁山泊李逵负荆》中,李逵有唱词云:“ 谁不知你是镇关西鲁智深,离五台山便落草。”

小说《水浒传》中,鲁达打死郑屠前,曾指着他骂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有研究者据此认为,鲁智深出家前的绰号便叫“镇关西”,出家后才改称“花和尚”。

“和尚”是梵文Upadhyaya在古西域语中的不确切音译,在印度是对博士、亲教师的通称,而在中国则常用来称呼佛教的僧侣。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为了摆脱痛苦,必须清心寡欲,所以,处世哲学主张调和一切。“和”就是忍耐、服从,是僧侣所崇尚的。以“和”为“尚”,故称僧侣为“和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智深 (小说《水浒传》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1
鲁智深评价
乍一看,鲁智深是一个粗糙、疯癫之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等等。其实不然,他决非等闲之辈。他原来是延安经略府种经略手 下的一名军官,后来老经略又把他推荐到儿子渭州经略府小经略处当帮手。可以 细想一下:老子推荐给儿子的人,能是平庸之人?再者,这样一个粗鲁之人背上 竟有天生花纹,内秀之意自寓其中。五台山方丈曾对别人数次说过,此人“正果 非凡,汝等皆不及他”,赐之以“智深”,当然有大智若愚的意思。 先说鲁智深的识人,他与史进、李忠三位好汉初次相遇是在渭州闹市区,相 遇时,打虎将李忠正在卖狗皮膏药。他们三人识得后自然欢喜,便去酒肆小聚。 可是李忠不识时候, 他叫二位先走, 自己再要卖一会狗皮膏药。 鲁智深甚不耐烦, 骂散了围观街人。在酒肆吃酒时,鲁智深看见金老汉父女甚为可怜,掏出仅有的 五两银子施舍,又嫌不够,便欲向史进、李忠二位借银子再舍,当他看见李忠摸 摸索索地只拿出二两,骂了一句: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鲁智深二见李忠,是在他被五台山寺院的方丈推荐去东京大相国寺的途中。这时 的李忠与小霸王周通在桃花山占山为王,李忠苦劝鲁留下,此时鲁智深虽然甚为 落魄,但他知道李是不爽之人,决不相谋。两位山大王在送别鲁时很有趣,他们 的酒宴上摆了金银器具,还哭穷地对鲁说,山中拮据无盘缠相送,等会到山下劫 点财物送给哥哥。当李与周两位老兄撇下鲁奔往山下抢劫时,鲁智深这个气呀, 打散旁边陪酒的几个喽罗,卷了桌上金银酒器下山而去。也许在鲁看来,这些乃 不义之财,你抢得我也能抢得。 鲁智深行事粗鲁,只限于小节,大是大非却拎得很清,属于晓事之人。他在大相 国寺一认识林冲,便与之结拜为兄弟。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充军,鲁在暗中不动 声色地观察,并在林冲充军的路上伺机救下了他。救下林冲后,鲁的日子也不好 过,高太尉派人追杀,他在逃亡中与杨志认识,二人合谋取了二龙山暂且栖身。 在官军进犯桃花山时,李忠求救鲁智深,鲁虽与李有过不愉快,但毫不含乎爽快 应承。等他们合兵一处共上梁山后,鲁看见了林冲,第一句话是:嫂子如何。这 话可见鲁之心细如发,非无情之辈。还有,他刚在梁山安稳了,又牵挂起了只有 两面之缘的朋友史进,正是鲁智深对朋友的大情大义,才救了牢中的史进。 在 108 将中, 鲁智深骁勇、 侠义, 刚烈, 却不枉杀无辜, “替天行道、 忠义双全” 在鲁的身上表现得最集中、彻底、准确。他在梁山排名第十三,位居步军首领第 一。若论战功表现来看,他的座次还应靠前,只是对于视浮名虚利为粪土的鲁智 深来说,自然不会在意。也许他的排名没有挤入前十元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爱憎 分明,见不得浮浅市侩,易得罪弟兄。 但是,梁山好汉能了身达命的没有几人,而鲁智深算一个,这又得益于他善知进 退。如宋江聚了 108 将以后,进官加爵的念头又强了起来,说起了招安一事,鲁 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 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可以看出,他 虽没有什么文化,却比有文化的宋江清醒得多。还有一次在征辽中,鲁智深告假 到五台山参见师傅,求问师父前程如何,这表明他已开始厌倦战争厮杀,有了退 隐江湖的打算。 梁山的事业正在如火如荼之时,而只有他懂得进退与得失的关系。 鲁智深在擒得方腊后,按说立了头功,是很高兴的事,可他却在钱塘江潮信中似 有所悟。所谓潮信,就是说钱塘江潮来与潮去都是守信的,按时来按时去。这个 潮信给鲁智深以启发:人生的起起落落,犹如潮涨潮落,皆是铁定规律。于是他 随手写下: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他死在了众兄弟面前,是在人生 高潮中欣然退场,应当说从容地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较其他好汉后来在人生的落 寞中而死,自然要高过许多。 水浒中有一句:时人苦把功名恋,只怕功名不到头。看来鲁智深是深得其味的。
第2个回答  2011-05-01
  性格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见义勇为、豁达明理、 粗犷豪放、慷慨大方、粗中有细,十分聪明。
  评价
  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

  个性十足“花和尚”
  且说后世为花和尚之评价“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 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确实,称鲁智深真菩提不为过,只不过这个“真菩提”看起来凶了那么一点点,但也仅是看起来…… 徐锦江版(和林冲在一起)
  一个五大三粗的和尚,背后还有纹身,不说见,想一想便端的吓人。但恰是人不可貌相的绝佳体现。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仗义疏财,好抱打不平的良品,当然,这不是我们这次要讨论的重点。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彰显了这个人物另一个可爱之处,那就是 不受礼教所束,按说出了家做了和尚,便应该守清规戒律,好生参禅,可是鲁达他不,他不参禅不说,甚至连清规戒律也不守,做了和尚照旧下山讨酒吃肉,在鲁达看来,大概做和尚和做提辖区别仅仅是一头乌发和几点结疤而已罢。 当然,可爱归可爱,可错还是犯了,打毁山前凉亭,锤烂菩萨和山门,还硬逼僧众吃狗肉。恩,这位花和尚,第二个特点也很明显了,就是酒风大大的不正。
  [2] 不过那只是酒醉时候的事,酒醒了后还是知道自己闯了祸的,而且这个错也记了很久,很久,这就扯到后话了……不在我们题目讨论之内哦。 最后再引水浒原文稍微点评一下:“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狂哉鲁智深,个性十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09
我觉得鲁智深非常的见义勇为、慷慨大方。比如说在林冲押送往沧州,路路过野猪林时,要不是鲁智深救了他,恐怕林冲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活着呢。
第4个回答  2011-05-01
有很强的正义感,嫉恶如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