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与示范法在教学中行应做到那些

如题所述

一、复习导入法这是由已知向未知的导入法,通常从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此法关键是要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常见的问题是选题不当,与新学的内容联系不紧密;或者对学过的知识不进行重新设计,其教学口语和所设计的问题没有递进梯度。举例:“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必修一),导入方法如下: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那么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体积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呢?二、悬念导入法所谓悬念,就是通过看似违反常理的一些现象引起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举例:“钠的重要化合物”(必修一),导入方法如下:小魔术(水生火)。(1)用棉花包住约0.2克过氧化钠粉末(不要包紧,棉花团应呈疏松状),放在石棉网上;(2)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结果发现棉花团起火了。顺势导入:我们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来灭火,为什么包有过氧化钠后滴水却引起了燃烧?三、实验导入法化学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双边”实验或学生实验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从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上提出问题,从而引入新课。举例:“化学能与电能”(必修二),导入方法如下:实验实验步骤现象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问题(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如何呢?为什么?(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4)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如何书写?四、经验导入法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已知的教材片段为出发点,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以引导学生回忆,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举例:“蒸馏和萃取”(必修一),导入方法如下:大家知道海水是咸的,但是在海上收集到的雨水却可以饮用,为什么?因为自然界的下雨过程其实就是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是一个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过程,但由于该过程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所以雨水里面还含有很多的杂质。在实验室里有时为了分离或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就可以使用蒸馏(加热蒸发,冷却凝结)的方法。五、故事导入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一下子就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增加课堂的气氛。举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第2课时)”(必修一),导入方法如下: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铜离子遇氢氧根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那么什么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发生要具备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当然,导课方法很多,但大家心里要清楚,导课只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不可玩花哨,半天进入不了主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3
示范法和讲解法在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
1、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感知觉的准备。
学生在观察示范之前,教师应使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对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要在示范前给学生讲清楚。讲解重要内容前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心理上做好准备,特别是注意指向并集中于某一对象,有利于感知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感知的清晰程度。
2、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感知规律,突出观察的对象。
一般来说,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知觉对象就越容易选择。教师在给学生作示范时,可使新的、难的或学生不容易观察清楚的动作环节和成分,从整套或完整的动作中突出出来,以便于学生观察,迅速形成动作视觉形象。也可采用对比示范以显示动作之间的不同,造成差异视觉,区别正误,改进技术。
3、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
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观察能力、形象与抽象思维的能力就不相同,注意的稳定性也有差异。因此,讲解、示范的手段也应有所不同。
4、老师的讲解、示范要相互结合。
教师讲解、示范的结合,主要是动员学生的视、听器官综合活动,通过不同的感知通道向大脑传递信息,形成相互联系的视、听觉表象。同时,要求学生的感知和思维相互结合运用,促使学生感知与思维结合,为的是让他们把中枢收到的信息尽快进行加工、编码,编成动作的初步程序或“角本”,以指导下一步的模仿动作。另外,不论是示范还是讲解,都应带有激励的情感。教师示范时要自信、坚定,表情轻松、自然,动作干净、利落;讲解时,语言要生动、简练,抑扬顿挫、高低强弱分明,亲切而富有激情,并配合适当的手势,这样可起到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信心、增加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练习的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