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历史评价!当时人里眼中的孙策是个什么样的少年英雄?

如题所述

陈寿:①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②策为人,美资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汉晋春秋》: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 《江表传》: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吴录》:①策知其无能也,以手戟投之,立死。舆有勇力,虎众以其死也,甚惧。②或曰:“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 张纮: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吴历》 曹操:猘儿,谓难与争锋。——《吴历》 袁术:使有子如孙郎,夫复何恨!——《三国志·魏书·袁术传》 王朗:①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周公瑾……。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郭嘉: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江表传》 虞翻: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三国志·吴书·虞翻传》 晋·傅玄: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傅子》 晋·杨亮:襄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资治通鉴》 晋·殷仲文: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世说新语·黜免》 梁·庾信: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哀江南赋序》 清·赵翼:人才莫盛于三国,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二十史札记》 清·何义门:伯符以勇锐摧破刘繇王朗,然能系属士民,修其政理,遂创霸业。 卢弼: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少年英万,勇锐无前,真一时豪杰之士!——《三国志集解》 蒋祖勋:孙策在孙吴政权的建立过程之中,是有着不可替代,最特殊的地位和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一个人物。——《论孙策在孙吴政权建立中之地位与作用》 黎东方:在三国时代的各方英雄之中,孙策可说是最配得上成为英雄的一位,虽则曹操向刘备说过,“天卞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得英雄标准,很与我的英雄标准不同,依照我的标准,孙策比起曹、刘二人更够英雄。——《细说三国》 尹韵公:孙策的历史功绩在于,他为孙氏政权创基立事,粗定河山。孙策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平定江南,为他人瞠目,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他们自身来讲,孙氏集团是一个战斗力强、团结一致的武装集团。自孙坚死后,他们屈于袁术门下,郁郁不得志。当孙策决定率领他们重返故土,打他们自己的天下时,天下踊跃百倍,且孙坚旧部大部分人都是江东子弟,他们都意识到,这不仅是为孙氏家族的利益,而且也是为他们整个集团的利益而战,所以这个武装的扩张性十分强烈,征服欲十分狂热。每一次战斗,每一场战役,都是“吏士奋激”,“各竞用命”,“以齐战势”,加上孙策本人是用兵行家,打仗里手。——《孙权传》 张作耀:正因孙策善于罗致人才,所以乐为其用的人很多,不几年,便为孙权留下了文如张昭、张纮,武如周瑜、程普等一批颇有谋略的领导人物。——《刘备传》 易中天:孙策是个少年英雄,当时吴这个地方的人把孙策和他同年的周瑜呼为孙郎、周郎,就是孙帅哥、周帅哥,而吴郡的太守叫做许贡的,上书朝廷,说孙策这个人非常骁勇,就象当年的项羽,因此孙策得到了一个外号,叫做小霸王,小霸王什么意思呢?小项羽。但是在我看来,孙策这个人比项羽可爱,我读史书老实说,没怎么发现项羽太多可爱的地方,项羽后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喜欢,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都不喜欢刘邦,刘邦这个人太流氓了,所以同情被刘邦打败的项羽,而在我看来孙策比项羽可爱,孙策人长得非常漂亮,也喜欢漂亮,史书上的说法叫做美姿颜。他第二个特点叫做性格好,好笑语,喜欢说笑话,性阔达就是很大度,所以史书上说啊,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就是一些士人也好,老百姓也好,见到孙策都非常喜欢他,愿意为他去死,可见其人格魁力。——《易中天品三国·江东基业》 自我评价(谓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2
勇猛有智谋,东吴的国土其实是他和孙坚打下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