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练兵时,真的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吗,清廷为何容忍?

如题所述

作为清末民初的关键人物,袁世凯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又充满曲折。在袁世凯30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做过驻外使节,当过地方督抚,既是共和总统,又做过洪宪皇帝,这让袁世凯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转型者的亲历者,也让他做了一场千秋帝王梦。在袁世凯帝王梦的崛起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便是由袁世凯创立兼督办的北洋军。

袁世凯

这支晚清末年最强大的近代化军队,本应归晚清朝廷所有,但是,在《走向共和》这部电影中,袁世凯每次发响的时候,都会给北洋军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如此一来,北洋军就彻底沦为了袁世凯的私人军队。那么,电影中所出现的这一场景,是否真的符合历史呢?如果北洋军真的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那么,清政府为何又能够容忍袁世凯的这些做法呢?

袁世凯

影视剧必然掺杂了改编的部分,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毋庸置疑的是,给北洋新军发军费的是清朝廷,而非袁世凯。清廷对于练兵大臣,尤其还是一个汉人出身的大臣,必然有所防范。所以,从现实角度而言,起码在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的初期,他也没胆量说出这样一席话。更何况,慈禧太后为人又阴鸷而多权谋,袁世凯不可能、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将北洋军当做私军训练。

1907å¹´9月,慈禧太后就通过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袁世凯手中的军权。就从这几个方面而言,在慈禧掌权期间,袁世凯在训练北洋新军之时,袁世凯恐怕不存在让手下的人去给士兵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这样思想的可能。影视剧中无疑是想夸大袁世凯对于北洋新军的控制权,所以才进行了这样的改编。

北洋新军

当然电影中的改编也并非乱编,因为北洋新军确实成了袁世凯手中的私人军队。,而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于此事也是敢怒不敢言,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所造成的。

第一:袁世凯在奉命训练北洋新军时,就已经优先控制了这支军队的军权。他为这支军队所选用的军官骨干,主要以他的个人亲信、重金结交的旧部,以及从底层干起、得到他提拔重用的人为主。经袁世凯选拔的这些军官骨干,既能够消除满清皇族对于他的疑心,又能够让北洋新军中遍布自己的得力干将,这就让袁世凯轻易控制出了北洋新军的军权。

袁世凯剧照

第二:袁世凯利用中央财力的支持,发给北洋新军的军饷远高于旧军军官,这让新军士兵对于袁世凯感恩戴德。早在袁世凯组建北洋新军之初,他就为这支军队拟建好了军营制饷章上奏朝廷,这让北洋新军的军饷得到了极大保障。这些士兵们能够拿到手中的薪水银、公费银远高于其他旧军军官;袁世凯为了避免有些军官克扣军饷,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发放军饷制度。如此一来,那些下级军官就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对他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袁世凯

所以,虽然北洋军中并无向发饷时向士兵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的做法,但是,北洋军中早就流传开了将领们吃袁宫保的饭,就该为袁宫保出力这样的说法。这也让袁世凯在低级军官心目中树立起了至高无上的伟大形象。虽然慈禧太后及其继任者并不愿意这支帝国最精锐的新军操控与袁世凯之手,但是,腐朽没落、抱残守缺的清廷,既无能力也无足够的手段彻底控制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包括北洋新军和各地新军一步步的滑向革命的阵营,坐视自己的死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6-12
没有,后人编造的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