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被毒死时,有三位梁山好汉手握重兵,为何无一人为宋江报仇?

如题所述

当时那么多人其实没有想招安的,就只有宋江几个人想被招安,有兵权在手的几个人也是相信了朝廷是真心的,就没人就宋江,一起了喝下毒酒。

当面临朝廷的招安时,宋江力排众议,果断接受了招安,并且帮助朝廷四处平乱,也正是因为如此,梁山好汉损失殆尽。

在征战方腊班师回朝的途中,宋江被毒酒赐死,按理来说,宋江死后,余下的梁山好汉必定会为他报仇,可事实上,最终没有一个人为他报仇,为何?其实主要是因为宋江死前做了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拉着李逵与他一起喝下了毒酒。宋江在喝下毒酒后,自知命不久矣,但他深知自己死后,李逵定会拉着余下的梁山好汉重新啸聚山林,为他报仇,为了替自己留下一个好的名声。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李逵知道真相后,不但没有怨恨宋江,反而陪他一起欣然赴死,让人感慨万分。

手握重兵的花荣和吴用,在知道宋江毒死了李逵后,很容易就明白了宋江的用意,所以就断绝了为其报仇的念头,最后双双吊死在了宋江墓前

除此以外,关胜、呼延灼、朱仝同样有自己的兵马,而他们之所以不为宋江报仇,那是因为他们早已对宋江死心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一、斯人已逝,自己的仕途要紧

吴用、花荣死在宋江墓前,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朝廷势力只手遮天,就算那些被招安的人想为宋江拼命,也不过是落得个以卵击石。

话又说回来,既然公朱仝、关胜等人好不容易当官了,谁有愿意放着大好前程不管,去为一个死人讨回公道呢?当官多爽,就连宋江自己都是一心为了做官而努力。

二、整个梁山就一个半好汉

108个好汉中,称得上好汉的仅鲁智深一人,武松算半个。宋江死后,鲁智深早已事了圆寂,深藏功与名,武松在征战方腊的时候,失去一条手臂,自身难保。

如果宋江不带头招安,鲁智深和武松应该会拼命护他一世周全,只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宋江折腾半生搭了很多梁山兄弟的命,到死也不过是做到了市长的位置,屁股还没坐热就死了。

对于他的人品,梁山幸存的好汉心里跟明镜似的。同是乌合之众,谁又会去做出以怨报德的事情呢?

三、李逵复生也不会替他报仇

后人分析宋江毒死李逵的原因,大都认为宋江是害怕李逵为他报仇,鲁莽行事,毁了他半生辛苦换来的一世英名。

熟读《水浒传》原著,我们可以得知李逵是个官瘾很大的人。从接自己的母亲上梁山就骗她说自己做了官,再到梁山非要自己私设公堂,模拟判案过足官瘾,最后喝下宋江的毒酒,时日无多,还要坚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享受生命中最后当官的滋味。

由此可见,如果李逵没有喝下毒酒,他也不会报仇。当官堪比抽鸦片,一旦沾染终生不可戒掉。

第2个回答  2020-09-17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被招安之后,许多的梁山好汉都被朝廷杀害了,连宋江也被毒死了。可是当时有三个梁山好汉手上都手握兵权,为什么不给宋江他们报仇呢?

这三个人是呼延灼、关胜以及朱仝,虽然他们都是梁山好汉,但是与宋江,却多多少少有些仇怨的。

首先来说呼延灼,当时他掌管着上万的兵马,却被宋江吴用设计陷害,自己的三千铁甲连环马被消灭了一个干净,还有许多被宋江拉上山吃掉了。所以虽然后来呼延灼上了梁山,但是他和宋江是有仇的,没有拍手叫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是关胜,他是关羽的后代,因为对抗梁山好汉,他从一个蒲东巡检成了一个上将军,但是被宋江用了反间计,无奈被逼上了梁山,所以关胜本身是不情愿上梁山的。上了梁山之后关胜也没有受到重用,,所以后来被招安后,尽管手上握着兵权,但是他也不会为宋江报仇的。

最后是朱仝,当时为了让朱仝上梁山,虐杀了他心爱的小衙内,所以虽然朱仝上了梁山,但是他和宋江也是有仇的,怎么会给宋江报仇呢?

要说宋江其实混的也挺惨的,要说最有可能给他报仇的,可能只有武松一人了,可是武松也对宋江的招安行为心灰意冷了,所以这仇也不是非报不可的。

不过故事终究是故事,不比过于当真,我们只要体会人物的智慧就好。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无论身份高低,都各自称兄道弟,身份高者如皇室后裔柴进,身份低者如小偷小摸的时迁,这些人凑在一起,在作者的笔下,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小编认为未必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身份的差别总会导致意识形态的不同,达官显贵怎么甘心与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合作,只不过是时事所逼而已,你几时看过柴进和鼓上蚤时迁有什么交集,因此,梁山好汉虽然名义上是兄弟,但实际上心高气傲者不在少数,而这其中以宋江为代表。

大家都知道,其实梁山好汉一直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宋江为首的投机派,这些人的心思不在水泊梁山的建设上,而旨在通过梁山来实现今后的招安,从而洗清自己以前的罪过,为自己谋一个更好的前程,比如霹雳火秦明,小李广花荣和柴进等等,当然还有一批是以晁盖为首的造反派,这些人是对朝廷恨之入骨的,当时上梁山聚义的大多是这些造反派,晁盖虽然家里比较富裕,但是对于造反却十分的热衷,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招安,而是希望弟兄们在山上能够吃好喝好,造一个快乐的逍遥世界,彻底打破等级的划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黑旋风李逵,鼓上蚤时迁等等。

当晁盖死了之后,宋江所领导的投机派便占了大多数,晁盖尸骨未寒,聚义厅就被改成了忠义堂,这正好代表了宋江一开始的心愿,就是赶紧招安,衣锦还乡,可是老天偏偏不给宋江这个机会,皇帝甚至把山东的宋江作为头号敌人来对待,三番五次的派兵来攻打,但是每一次都失败,宋江却对被俘虏的将领非常客气,其实宋江从来就没有反心,他上梁山是因为走投无路暂且栖身,他打朝廷的官军是为了今后有更多招安谈判的资本,可以说宋江在梁山的这些日子一直没把梁山好汉们当兄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宋江的性格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一点。

宋江在江州失陷的时候,是被黄蜂刺黄文炳陷害了,差点被杀头,按理来说这种仇恨是非报不可的,但是宋江却非要逼着梁山好汉们杀回江州为自己报仇,可怜这些兄弟们冒着被一锅端的风险把宋江从法场上救回来,最终宋江非但不感谢,还要以自己的身份作为筹码来威胁晁盖,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宋江究竟有多自私了,晁盖都已经说了现在江州刚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有所防备,况且我们的人还少,去了之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宋江却丝毫不以为然,宋江真的拿他们当兄弟了吗,并没有。

其次咱们再来看看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反诗,把自己夸的和朵花似的,说什么自幼曾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其实这些都是自夸而已,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个宋江的心高气傲,难怪黄文炳看到这首诗之后冷冷一笑了,在宋江眼中,这些兄弟们全是他的棋子,他说什么他们就得听什么,其实在梁山聚义后期,很多人已经对宋江不服气了,尤其是宋江天天想着招安,更是寒了兄弟们的心,要不在招安之后很多兄弟为什么会不辞而别呢?

最后在对待李逵这件事情上,宋江更是一意孤行,李逵是最忠实于宋江的,但是在最后,宋江却用毒酒毒死了李逵,人家的生命自己想剥夺就剥夺,还说什么以忠为先,简直是不可理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宋江其实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仗义疏财是假,提高自己知名度,为自己的仕途铺路才是真。

【看累了,开心一刻】

清晨月坛的包子铺,我排着队买包子,见前头一女的抱怨说:“你们这的包子啊,也太小了,一口没,还老字号呢,真不地道。”

低头忙着装包子的伙计说:“我们这的包子都说是全北京城最真材实料了,小姐您…….啊,是您啊姚小姐!”(姚晨)

最后请您点击下方说一说评论,这篇文章如果值得您看的请回复1,不值得您看的请回复2,谢谢您的参与!

第4个回答  2020-09-17

江从上梁山起就在追求如何实现个人的招安梦

熟读《水浒传》,我们知道,啸聚梁山的好汉在晁盖领导时期是没有招安想法的,但自宋江被逼上梁山之后,由于宋江醉心于招安,可是,虽然宋江在梁山好汉中影响很大,但如果这个时候宋江提出招安,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可是,宋江最终却实现了带领梁山好汉的招安梦,那么,宋江是如何带领梁山好汉实现招安梦的呢?与其说是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实现招安梦,不如说是宋江挟持梁山好汉实现他的招安梦,而且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宋江一直就有出人头地的梦想。宋江本只是郓城县的一个“押司”小吏,家里父亲包括兄弟都是农民,没有任何靠山,在重视文凭的北宋,作为小吏宋江要想出人头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宋江偏偏有出人头地的志向,所以,宋江在工作方面是不出色的,他将工作场所搬到了酒楼,通过结交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无论谁都不得罪,无论谁都讨好,又通过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获得大量的正常收入之外的收入,所以,宋江在江湖上获得了“及时雨”的称号。宋江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梦想通过在社会或江湖上的影响,以期被高层最好是皇帝发现,另辟蹊径,以求在重文轻武的时代获得高升的机会。所以,宋江走到哪里都是金钱开路,但给的钱都不会超过十两,如李逵、武松等,但关键时候他能够舍得大把花银子,如为结交皇帝宠爱的二奶李师师(这是后来事)。这充分说明宋江所谓的“及时雨”称号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期能够被上层最好是皇帝重视,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二是笼络和分化人心,迅速成为梁山的核心。宋江这个人在《水浒传》中的表现是既不是文,也不是武,因为他文不出众,武也不行,相貌也是中下等,但他会说,会通过钱财,通过实现别人的爱好来笼络人心,“及时雨”的绰号就是他笼络人心的一大手段,而且在钱财之外,满足别人的爱好也是他的一大手段,如王英好色,宋江就让扈三娘嫁给他,如放纵董平杀了程万里一家,霸占其女儿为妻,另外,宋江分化手段也很高明,梁山好汉中的军师吴用,本是晁盖手下最得力的核心人物,但宋江却通过各种手段重用吴用,让吴用逐渐被其所用,这样,梁山首领晁盖也就成为空架子,而晁盖手下的其他人除了有点武艺之外,并无谋略,不足为惧,宋江正是通过各种手段,笼络和分化人心,迅速成为了梁山好汉中的核心。

三是篡改晁盖遗志,顺利坐上第一把交椅。晁盖死后,宋江要坐上第一把交椅其实还有障碍,因为晁盖临死前立下遗志: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这显然说明了晁盖并不想让宋江接替他的位置,因为晁盖知道凭宋江的本领不可能捉得史文恭(其实定性为史文恭所射那也可能是宋江嫁祸于人),虽然有吴用、林冲等人会意宋江,请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但宋江知道,他要真坐上第一把交椅,那也坐不稳,所以,硬着头皮去打曾头市,虽然其他好汉心知肚明,都不曾捉得史文恭,最终给不知原因刚上梁山的卢俊义捉得,虽然宋江假惺惺的请卢俊义坐第一交椅,但卢俊义当然明白其中的用意,他并不想当王伦和晁盖第二,以死想争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江又没有其他理由坐第一把交椅,在吴用的周旋下,竟然用抓阄的方法让宋江和卢俊义分别率兵攻打东平和东昌,这个时候的卢俊义自然会意,让宋江首先攻下东平,这样,宋江终于通过篡改晁盖的遗志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了,离挟持梁山好汉实现招安梦想越来越近了。

四是坚决打击反对招安的好汉。宋江虽然利用吴用和戴宗等一直在各种场合宣传招安思想,但在众多梁山好汉中仍然有一部分坚决反对招安,这其中包括李逵,武松、阮氏三雄、鲁智深、王英、陈达、朱武、杨春、段景柱等,当然大部分的好汉是嘴里不说心里反对的,这其中包括李俊、童威、童猛等,还有公孙胜、樊瑞等,尤其是李逵,虽然是宋江的亲信,但当李逵反对招安时,宋江不惜以要斩他为代价,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宋江所谓的兄弟情谊和义字当头都不见了,他的心里只有招安,谁敢阻挡招安,无论是谁,都不放过,这也是许多梁山好汉在征剿方腊之后即使仍然幸存也不愿跟随宋江做官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越来越明白,他们实际上已沦为宋江为实现个人招安梦的一颗棋子而已,包括卢俊义的奴才浪子燕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