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头上长了好多细小的白包。怎么办。

金鱼头上长了好多大小不一的透明白包。白包里好像还包有白色的像粉刺一样的东西。透明白包下面的肉通红。像发炎一样。透明包不是圆的。而是像刺一样尖尖的包。地点在眼睛上面怎么办呀。我不敢乱用药。怕鱼死的更快。急。快快快。

  没有实际看到,我不敢下断言,你说的有几种可能,我一一列举,你对照一下,一定要诊断准确.

  一、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病原体]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由于此病流行不广,甚少发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视。
  [防治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其它方法:
  1、强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金鱼、红鲤、锦鲤在越冬前有一定肥满度,增强抗低温和抗病力。
  2、经常投喂水蚤、水蚯蚓、摇蚊幼虫(血虫)等动物性鲜活食料,加强营养,增强对痘疮病的抗病力。
  3、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50-60分钟,对预防和早期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4、用红霉素0.4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 10天后再施用药一次,有一定的疗效。
  5、用红霉素10ppm浓度浸洗后,再用呋喃西林0.5ppm-1.0ppm浓度全池遍洒,10天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有一定的疗效。

  二、疖疮病
  [病原体] 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大小为(0.5~0.6)微米×(1.0~1.4)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无荚膜,无芽孢。琼脂菌落呈圆形,直径2~3毫米,灰白色,半透明,最适培育温度25~30℃。
  [流行与危害]由于病灶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两侧,以及疖疮仅在皮肤局部小范围内充血发红,而且病灶向外突出形成疖疮,所以不易形成流行病。因此,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危害鲤、草、青等鱼。
  [症状] 此病又称瘤痢病,病灶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两侧,皮下肌肉组织出现1个或几个红肿的隆起,形似脓疮,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组织呈现出血、体液渗出,继而坏死、溃疡。由于患部在背鳍基部两侧,故导致病鱼鳍基部充血,鳍条散开,病情严重时,肠道也有充血发炎症状。
  一般可根据症状诊断。当疖疮部位尚未溃烂时,切开疖疮,明显可见肌肉溃疡,有脓血状的液体。涂片检查时,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量的细菌和白血球。
  [防治方法]
  (1)预防
  ①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
  ②药物消毒,用2克/立方米水体呋喃唑酮药浴鱼体30分钟,可消毒受伤部位,防止细菌感染。
  (2)治疗 (内服与外用)
  内服:
  ①内服磺胺类药物,混合饲喂,连用5天;
  ②内服呋喃唑硐,每天1次,混合饲喂,连用20天。
  ③内服抗生素类,连用10天;氯霉素,连用5~10天;四环素,连用10天。
  ④内服氟哌酸,拌入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天为1个疗程。
  外用:
  ①预防此病应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外伤。
  ②待脓疮成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疱者捞出单独治疗。
  ③大型鱼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万单位或用药液冲洗疮面。

  三、头部穿孔病
  当鱼饵料中部分地或完全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营养素,或由于鱼受鞭毛虫类感染而导致食物运行到肠内时,这些营养素被寄生虫所吸收。同时由于大量的鞭毛虫类的感染而减弱寄主肠内粘膜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营养缺乏症--穿孔病。
  当鱼体内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等必需营养素中的任一种时,其皮下组织就会开始成块状的分解,尤其是在头部的软骨组织。起初这些病变并不易察觉,因发病部位的表皮依然完好,直到各个病块被撕裂,白色的软骨组织被分解而成的物质开始渗漏出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分泌物会穿透周围的组织,最后流到伤口外面来。从鱼的外表可发现在头部及眼睛周围出现1—3毫米的蛀洞,看起来就像—条条小白虫由皮肤内钻出来—样。至于大—点的洞,像几毫米直径宽的塞子被顶出来一样,洞孔随时间而扩大。
  治疗时除药物控制外,还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规律地添加足够量的钙、磷和维生素D,穿孔即可愈合。同时在水中添加碳酸钙和硫化镁,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及预防患穿孔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7
嗨,真有缘! 我们家的金鱼原来也得过这种病。 当时特别担心,后来按照这个网站提供的药,治好的!
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1149

另外我建议你发张照片,那样更有针对性。
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
可能一: 白毛病 (水霉病)
这是由于鱼体外伤或寄生虫破坏皮肤组织而被霉菌侵入引起的,初期时不易察觉,待菌丝向外生长成棉毛状菌丝时才被注意。
治疗方法是: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水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水混合后浸洗病鱼。一周可以见效。

可能二: 白点病(小瓜虫病)
是由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或腮组织内所致,发病率较高,发病时光在头尾部、上下鳍部出现表现为1毫米大小的一粒粒小白点,严重感染时,皮肤和鳍上有一个个的小脓泡,故一般称为白点病。这种病传染很快,须及时治疗。
治疗方法是:将病鱼放在每公斤水含1片50毫克呋喃西林的溶液中浸洗1周左右;或用千万分之一至千万分之三的醋酸亚汞溶液浸洗约30--40分钟。

可能三:一、痘疮病——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病原体] 由疱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
[防治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可能四:竖鳞病

又称松鳞病。

病因: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冬季水温较低或换水水温差异过大引起。

防治方法:一盆清水配制高锰酸钾,以配制成深色水为准,浸洗时间以鱼体忍受度为准。浸洗后将鱼放入清水中漂洗,然后用呋喃西林干粉涂抹患病处,几次治疗后松鳞面积逐步缩小,最后能痊愈。

可能五:水霉病

鱼体外表有棉球丝状白色粘附物,严重时全身都有。

病因:水霉菌,鱼体外表伤容易引发。

防治方法:一盆水配0.01毫克孔雀石碌(化剂商店有购),浸洗,见病鱼体已有绿色染附即可,放入清水漂洗,提高水温,增加光照,鱼缸内加呋喃西林溶液至水呈淡黄色,可反复浸洗几次直至病鱼痊愈。

建议:
1 百分之八九十是痘疮病
2 去鱼市咨询,那些卖鱼的更有经验。
3稳住心,别着急者换水,导致更大的意外。
4 尝试那个网站的资料,我上回就是拿它治好的,我觉得你说的跟我们家的鱼的病一样 ,不管怎麽说,我上回算是治好了。
5还有,千万别着急哦,相信你会治好的。 祝------成功

参考资料:http://www.lanshou.net/read.php?tid=11149

第2个回答  2009-03-02
白点,霉菌加红血丝
甲基蓝,治疗白点红血丝很好,很多地方有买,花鸟市场,大概五块
没有的话,孔雀石也可以,是干剂,放在水里泡一下就行
黄粉,两块,很多地方有卖
上述这些肯定有效,但滴的时候注意剂量,缸小的话滴个四五滴就够了,
大的话两汤匙也够了

还有注意,用药的时候禁食两三天
第3个回答  2009-03-01
白点病吧!2楼的太复杂了,多半自己不怎么样鱼,用粗盐泡,想浴盆那么大的缸放一小碗,别太少了。或者去买孔雀绿溶液,很好买,鱼店里就有。
第4个回答  2009-03-01
透明白包只在头上的话,多数是金鱼头肉在发育,没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