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退化的成因

如题所述

土地退化一般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土、土壤盐碱化等3个方面。

一、水土流失成因

(1)自然因素。山丘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山区丘陵区近70%的面积属结晶岩体,其土壤结构松散,蓄水保水能力低;在沉积岩中,大部分属可溶性石灰岩,土层浅薄,裸岩较多,极易造成水土流失。黄泛平原冲积的沙土,由于地表土质多为粉细沙,一般四级风即可扬沙。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地貌,从而引起或加剧了水土流失。

1)乱砍滥伐,破坏林木。

2)陡坡开荒。加剧了丘陵地区水土流失。

3)工业开发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开矿、修路、采石、建厂和其他建设项目连续不断。工程的建设,使破土面积日逐增大,弃渣弃石量猛增,工程完工后,水土保持措施跟不上,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二、土地沙化成因

沙化土壤的发生、演化与我国西北半干旱、干旱及荒漠草原地区的风沙土有所不同。其特点是:①砂性的土壤母质先经水力搬运分选、沉积过程,再由风力吹蚀、搬运、再次沉积形成;②主要发生于黄泛平原的各种高地上。风沙土壤发生的空间位置,主要决定于区域的地貌格局,即决定于河流决口、泛滥、改道、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古河槽地、决口扇形地、缓岗地等各种砂质高地貌的空间布局,它为风沙化土壤的发生创造了物质基础。

在自然条件下,风沙土的成土过程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

①流动风沙土阶段,即成土过程的最初阶段;②半固定风沙土阶段;③固定风沙土阶段。

三、土壤盐碱化成因

盐碱土是在一定的水文气象、土质、地形地貌、海潮等自然条件作用下形成的,人类生产活动,如灌溉、排水、农业耕作技术等,也对盐碱土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盐碱土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海岸外延或海潮入侵,海水退后,土壤中残留大量盐分,使土壤发生盐渍化,如滨州、东营、潍坊等滨海地区的盐碱土即属此类;二是在内陆黄泛平原一些地区,土层中含有易溶性盐分,随着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运动,在某些地方停滞聚积,而使土壤发生盐渍化,内陆地区的盐碱土即属此种类型。

影响可溶性盐分在陆地上某些地方停滞聚积而造成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因素有: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这是土壤发生盐碱化的气候条件,由于蒸发作用,使含有盐分的地下水和土壤水向上运动,盐分结晶留在地表,形成土壤返盐;②地下水位过高。地下水埋深越浅,蒸发量越大,随水分蒸发上升到地表聚积的盐分就越多,土壤就愈易发生盐碱化;③地形因素。由于地形变化,直接影响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与流速,同时影响土壤水盐运动。加之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多易形成盐土和重度盐渍土;④人为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明显影响土壤中水盐迁移和积聚。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会导致土壤盐分的积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