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阶层需要怎样的大学生

要怎样写比较好?
符合题目的有现成的加分

题记:

大学四年,人生中最可宝贵的青春时光。我们记下自己最切深的思考,作为祝福与寄语,献给所有在人生中问学进阶的后来者们。

第一章 责任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大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场所。人类创造知识、创造财富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舒适美好,更是使这个世界不断向着和谐进步的目标发展。地球——这一颗在深邃苍茫宇宙中微不起眼的蓝色小行星,承载着众多生命的诞生与死亡,众多物种的存在与毁灭,如果我们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的小小组成部分之一,只学会为自己的命运而关注、为自己的利益而追逐,那毫无疑问,我们不配成为地球母亲呵护的孩子。于我们所寄身生存的社会而言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只是汲汲奔走于自我满足的道路中,为自己谋利、为自己打算,却毫不回报整个社会和他人曾经、正在或将要给予的关爱,他同样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我们拥有着学习的本领和愿望,而学习的目的却应该是让自己不断成长,直至能造福自己与世界。大学,在我们看来,正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

倘若理解了大学的真实含义,我们必然始终抱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来生活、学习。何谓责任?中国古代士大夫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感自觉肩负起引领整个社会前进的重担;而西方人常说“知识分子是人类的良知”——责任意识绝不意味着高人一等,有资格轻视他人,享受着比他人更为优越的资源,而是意味着作为大众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理应比一般人承担更多更重的社会义务。我们有幸走入大学学习,获得高学历的文化教育,使得自己能够在学院环境中接触前沿先进的信息,能够拥有比一般人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甚至在未来的生存竞争中占据比一般人更为有利的起始地位,这都是因为我们是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中坚力量!然而,需要我们更为深刻意识到的是,大学教育的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日后的生活状态与生存质量。换言之,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更应当来源于一个社会价值判断中的中上层阶层。良好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我们能够接受大学教育提供了基础,而我们的所受教育又会反过来维系、巩固和提升着我们的社会地位。“身出名门”和“身出寒门”都不是大学生群体的主体,而来自社会中间阶层家庭的大学生才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对象。从社会学原理来看,社会的稳定状态,来源于中间阶层力量的稳固。那么,也可以这样理解,中间阶层,尤其是作为现今中间阶层的子女们、未来中间阶层的基石——我们同样承担着最大的责任来使这个社会实现高度稳定与高速发展。

我们的社会正在欣欣向荣地前进,但这不意味着它的完美无缺。也许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我们终日埋头学习,忽视了身边的许多社会事件和问题,但是进入大学后,它们就会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出现在课堂讨论中。你可以看到有的人一双球鞋价值成千上万,你也可以看到有的人一顿午饭只有咸菜和馒头;你可以看到有人能够在北京上海买下几套豪宅囤积居奇坐待财源滚滚,你也可以看到矿工们在随时可能坍塌的千米井底用生命换取为数不多的血汗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应该对此熟视无睹,甚至认为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将那些贫困学子、甚至这个社会上大量生活于保障线之下的人们算作相对较低的阶层,那么作为中间阶层的我们就应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青年责任。一个和谐社会的正义与公平的理念与制度建构,不应该由下位阶层出于不满于生活状态而提出变革要求来实现,他们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和代价来改变和改善自我起码的生活。如果他们身上的责任意识相对淡薄,那是可以谅解的,毕竟社会没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利益;然而,作为中间或准中间阶层的我们,在享受着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成长起来,却因此心安理得,认为这就是由出身和命运所决定,摆出一副上等人的派头来冷漠和蔑视地对待这一切,毫无呼唤社会正义与公平的责任意识,那就是不可原谅的,便不配拥有“大学生”这个称号。

大学生,尤其是来自中间阶层以及以后将成为中间阶层的大学生,我们走进大学的第一课,应该就是开始逐步唤醒自己身上的精英意识和青年意识,从身边的每一步做起,自觉承担起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责任意识是扎根于心灵深处的根本信念。即便自己生活中充满了优裕,如果你能够注意到身边那些穿着破旧衣服的身影,那些在食堂中只盛着青菜的饭碟,那些仍不知互联网络为何物的无知,那些每次都忍受着拥挤不堪的硬座车厢回家的颠簸、甚至根本无法负担路费的无助……你能够正视,心中为之一震,体会到他们的痛苦无力,进而爆发出想去帮助他们的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冲动,只要不是漠然,不是讥讽,不是洋洋自得,不是刻意回避,那你就已然拥有了责任意识。剩下的,就是在今后的生活中一点点让这种理念之火燃烧起来,照亮你的生命,付诸于行动,去照亮整个世界。

那么,校园中的我们,怎样做算是有责任的行动呢?当然我们不可能像比尔·盖茨一样捐出亿万家产给慈善事业,也难以如丛飞那样将毕生心血都投给贫困儿童,这些可以是我们的长久目标、远大理想。而作为大学生所需要的做,就是关注着身边的细节。

学会分享——在自我享受自我娱乐的同时,如果你身边有那么一位同学,或者亲属,或者熟人,处于这种物质上相对贫困的状态,而你又行有余力把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分享给他,那么就请毫不吝啬地这样去做,让你的心中建立起平等的感情,让他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

学会援助——大学中不会缺少这样的机会,例如支农、支教、捐赠、志愿服务等等,并非事事都参加,次次都积极,但只要有心,有行动,都是对他人的具体的帮助,这已是富有成效的影响。

学会研究——学会思考——学会呐喊——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接受着更高的教育,比普通人相对拥有了更多的社会发言机会与更深厚的发言本领(话语资源),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为之呼唤,通过扎实的学理思考,用理性和理智的分析,呼唤更多的人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不要认为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词语,有些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也不能逃避。既然社会赋予了我们大学生光荣的身份,那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发挥最大的能量来完善社会,真正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第二章 道德

在小学乃至中学阶段的学习,我们接受的社会评价往往由分数所决定。在高考的独木桥前,只有成绩是主宰一切的关键,一个人身上必须具备的其他要素都相对被有所忽略。然而当成功地冲过这座决定个人命运的桥梁之后,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也就将不再如同中小学校园那样单纯,有着师长的呵护;大学里,父母是遥远的,老师是忙碌的,我们不再会“只剩学习”的便利,而是不得不仅凭自己的力量来面对一切。这种时候,一个人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一个人的所有人格素养构成中,道德应该是首位的。古语所谓“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道德何以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力量?道德,归根结底地说,是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正常秩序得以维持的良好规范。只有当社会中的所有人、事都在一定标准的约束下,而不是处于游离或反叛的状态,社会的运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健康发展。而这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道德。道德从人类早期生存开始,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在社会进步中又得到不断的补充。由于它是被一个社会的最大多数人认可的,也就同时起着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功用。换言之,为什么违背或触犯道德的人会被整个社会所不容,就是因为那是损害了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缘故。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我们必须恪守道德。

也许在现实生活的今天,我们会看到很多与理论截然相反的事实:你会发现不讲道德的人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践踏道德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有的人满口仁义道德,背后却是肮脏污秽的行径;有的人坚守道德,却是一生清贫……也许对此我们会叹息道德之无力,会泛起质疑道德的念头。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拒绝道德的合理借口,事实上,我们也没有什么借口让自己去回避甚至破坏道德。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你能够在今天顺利地步入大学校园,而没有堕入罪恶的深渊,那就说明你是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他人和你自己对道德的恪守,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你。因此你就应该对道德作出回报,让道德之光照耀自己的生命。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生活中对于道德的冲击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利益,在大学中同样如此。我们基本上是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过惯了在家中受宠、唯我独尊的生活。而在面对充满残酷竞争的未来,我们也常常受到这样的教育——用一切手段却获得自我的发展机会——马基雅维利式的教育。不可否认,这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我们的道德就很容易走上极端个人主义的误区。例如,大学中,你将会面对丰厚奖学金的吸引,评优评先名额的限制,关系到未来前景的就业机遇等等,那么你就可能同时面对如下的选择: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干部,在评比加分时你会不会为了让自己超过别人而有意抹掉他人的加分点;如果求职面试时身边的同学是你强劲的竞争对手,你会不会暗地使坏背后中伤以致他被首先淘汰;如果你觉得自己想要的荣誉不曾到手,你会不会不择手段不计毁誉地用尽办法去追逐?面对个人利益的时刻,就是最考验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时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许在你不长的人生经验中也曾遇见或耳闻过这样的问题,但大学会将一切变得更加明朗。此时此刻,请用道德和良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趁我们的灵魂还没有被彻底污染之前,先让它在净化中升华。如果你也觉得那些依靠送礼攀亲套近得到老师、领导欢喜的行为是可耻的,如果你也觉得那些冒充贫困生骗取国家补助而奢侈挥霍的人是可恨的,如果你也觉得那些利用学生干部权力欺上瞒下争实夺利的场景是可笑的,那么请你,如果你也有一天终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时,千万不要因为利益的欲望而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追求和人格底线。假如你实在对这种污浊的阴暗感到愤怒,甚至偶尔也可能嫉妒的时候,也千万不要想去尝试。至少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得不偿失”的:一个没有丧失基本良知的人,在做一件坏事时所承担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阴影远远超过可能从中获得的收益。

大学生活,是学会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培训场。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与同寝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这其中,道德尤为重要。如果身边有同学道德不足,他(或她),损人利己、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小肚鸡肠、传播是非……,我们一定会因此而疏远他、排斥他。避免被疏远和排斥的办法就是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宁可以高尚的道德来引导我们的行为,影响感化身边的人,也不能让自己在浊潮中成为道德的逃兵。何谓高尚的道德呢?其实道德是人生的基石,而非惊天动地的壮举。我们在生活中,对他人多一点关心帮助,多一点谦逊忍让,多一点尊重理解,多一点宽恕大度,即使他人不一定会以同样的方式对你,但是你能坚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他人,那你就是这个时代道德的楷模了。

以道德为人生准则来生活所需要面对的最大困境,在于如何坚守。因为现实中会有太多的反面例证冲击我们的道德信念,以至我们常常在进与退的一步之间动摇踌躇。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在对于道德的坚持上,我们应该也具备这样的意志与自信。也许在这种坚守中,我们会失去一些利益,但我们收获的是人生的价值。我们应当相信一个世界的真正意义绝不在于迷失了道德的利益欲求,道德的金石会永远在终极的颠峰闪现光明。不以损害道德为目的来获取利益,你的人生会是坦然的、惬意的、毫无担心畏惧的;而那些舍弃了道德汲汲以不正当手段得到利益的人,往大了说,终会受到来自社会的惩罚,往小了说,他也经受不起良心的裁判。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多么杰出,多么成功,多么卓越,但如果他的道德是不完整的,那他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实现了人生价值。一个人有道德而欠缺才华,这是遗憾的;一个人有才华而欠缺道德,这是可悲的。遗憾和可悲,同时在生命的天平上来称量,孰重孰轻,我们应该能够得出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