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的分类

如题所述

按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在身体上分布的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可区分为: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三大类。
外感受器包括:光感受器、听感受器、味感受器、嗅感觉器和分布在皮肤、粘膜(包括嗅粘膜、味蕾)等处的感受器。
内感受器包括:心血管壁的机械和化学感受器,胃肠道、输尿管、膀胱、体腔壁内的和肠系膜根部的各类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分布于骨骼肌肌腹、肌腱、关节囊、韧带和内耳味觉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时产生的刺激。
按所接受刺激的特点可将感受器分为:
①机械感受器 。包括位于皮肤内、肠系膜根部、口唇、外生殖器等部的触 、压感受器和位于心血管壁内、肺泡及支气管壁内,各空腔内脏壁内的牵张(或牵拉)感受器。
②温度感受器。包括温热感受器及冷感受器两种,遍布于皮肤及口腔、生殖器官等部的粘膜内(见温度觉)。
③声感受器。在大多数高等动物已发展为结构复杂的听觉器官,其组成部分除接受声波振荡的内耳螺旋器外,还有增强声压的中耳和集音的外耳。
④光感受器。动物(甚至某些植物)的最主要的感受器,甚至原生动物,如眼虫就有了感光的眼点。它的光感受器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感光细胞,绝大部分动物的光感受器还具备多层结构的视网膜(见视觉器官)。
⑤化学感受器。主要分布于鼻粘膜、口腔粘膜、尿道粘膜、眼结合膜等处,主要感受空气中和水中所含的化学刺激物 ,如Na 、H 以及一些挥 发性油类。
⑥平衡感受器。如鱼类身体两侧部的侧线(见侧线器官) ,鸟类及哺乳类高度发展的内耳平衡器官(见前庭器官)。
⑦痛感受器。也叫损伤性刺激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皮肤、角膜、结合膜、口腔粘膜等处的游离神经末梢,还有分布于胸膜、腹膜及骨膜等部的神经末梢,多无特殊结构(见痛觉 )。
⑧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及室旁核内,详细结构至今还未弄清,它对体液中渗透压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它所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反之则分泌增加,从而调节尿中排出的水分,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