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广施仁德是讲什么

如题所述

  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

  出处:《上下五千年》第005章 尧舜广施仁德

  原文:
  历史上的尧十分贤明。尧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黄帝的妻子嫘祖生玄嚣,人们都认为玄嚣是太白金星下凡。他长大以后,黄帝封他为少昊帝。黄帝还封给少昊一块地,称为少昊国。少昊精明能干,把这块土地上治理得十分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少昊帝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少昊帝的侄儿颛顼前来学习治国之道,而当时颛顼才10岁。几年后,颛顼别的没长进,琴瑟之技倒是高了许多。
  黄帝有一天听颛顼弹琴,从那优美铿锵的乐声中和他端然稳坐的神态中判断出他将是一个理想远大的年轻人。黄帝十分喜爱他,便时常让颛顼为他弹琴,并与他谈论治国之道。在颛顼年仅20岁时,黄帝就把帝位传给了这个孙子。当时社会比较民主,百姓对首领有什么不满或是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还可以登上天梯向神仙诉说,反映人间的情况。神仙也通过天梯下凡,帮助人们除奸去恶。颛顼认为作为一个首领,应当说一不二,百姓没有权力直接指责首领。于是颛顼砍掉天梯。百姓没有了天梯,又无法直接对首领妄加评说,十分不满。不但如此,颛顼还规定女子见到男子必须躲避,否则要受处罚。许多女子更是不满这条规定。两条规定反映了人类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男尊女卑已经初步形成了。颛顼的措施遭到了众人的反叛,从此人心不稳,社会动荡不安。颛顼也因此忧郁不安,没过几年,颛顼因病而亡。继位的是少昊帝的孙子帝喾。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尧继位时年仅20岁。首都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因为他被封于陶和唐,所以又叫陶唐氏。
  尧十分聪明又仁慈,颇受人尊敬。尧是继炎帝、黄帝之后的又一个最有威望的部落首领。尧统治时期,天下太平,人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尧自己却十分俭朴。
  尧很重视农业,命人观察天象制订历法,以方便人们掌握耕种的节气。
  尧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住的是连白灰都没有涂过的茅草房,外边下雨,屋内就渗进小雨滴,但尧没有半点怨言。他吃的是糙米饭、野菜汤。他穿的衣服除非破烂不堪,否则不换新衣服。人们见到尧如此,心里十分心疼他,对尧说:“您是我们的首领,整天那么辛苦,吃的、穿的、住的都应该是最好的,我们不会有怨言的。”尧诚恳地说:“天下那么大,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挨饿受冻,还有没有人没有房子住。我没有别的追求,只想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都有房子住,都能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天下只要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的过错啊!”因此,尧更加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人们敬仰他,信任他。而且尧从不一意孤行,十分讲究民主。他有什么事都和大家商议。他经常召开部落会议,征求大家意见,让大家共同出谋划策。
  尧还十分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之很有效的行政机构,这一机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萌芽。尧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强大,也得益于他手下的干将。那时他手下的名臣有很多,包括管民政的舜(舜后来继承了帝位),管军政的契,管教育的夔,管农业的弃,管司法的皋陶以及一些有能力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尧渐渐地老了,于是尧按照惯例召开了部落会议,人们都愿意让尧继续担任首领,但又不忍心看到上了年纪的尧继续操劳。大家共同商议决定推荐尧九个儿子之一的丹朱为继承人。尧说:“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授舜,则天下得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于是他把帝位让给了舜。这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使人们更是敬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领。舜是黄帝的九世孙,生在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县北10公里处),他的先人封于虞,所以舜又叫虞氏、虞舜。舜的父亲叫瞽瞍,母亲早亡,继母和继弟经常折磨他、陷害他。后来他无法在家中继续住下去,就离家出走了。他为人诚实,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人们都很喜欢他。在舜继位之前,尧亲自派人去考察他。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还为他修了一个粮仓,送去许多牛羊。舜的继弟象得到这个消息后,就想方设法害死舜,把两个美女据为己妻,占有财产。有一天他和父亲把舜骗到仓顶,撤走了梯子,让舜无法下来,然后又放起了熊熊大火。舜一看着火了,急忙往下跳,由于他当时带了个大斗笠,跳下来时一点没受伤,大斗笠成了救命的降落伞。象一看没有达到目的,又想出一计。他和父亲又把舜骗到枯井旁,说井里边有许多宝物,让舜下去取宝。舜将信将疑,但父命难违,他还是下去了。可刚一到井底,象和他父亲就往井里扔石头,想砸死舜。而枯井旁边恰好有个侧洞,舜躲在侧洞里,丝毫无损。当象和他父亲正在舜的屋里抢夺财产时,舜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但是舜什么也没说,仍然十分孝顺父母。尧知道之后,很受感动,所以在召开部落会议时力排众议,不让丹朱继位而推荐德才兼备的舜。
  舜继位后,任用贤人“八恺”、“八元”,除掉了“四凶”,制定了“五刑”,取得了辉煌的政绩。舜还设立了官职。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舜渐渐老了。他见大禹治水有功,又有才有德,便决定把帝位让给禹。他带着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到各地游说,帮助禹在百姓中树立威信。大禹十分感动。在巡游过程中,由于年岁已高(110岁),舜在路上突然患病,在苍梧之野劳瘁而死。娥皇和女英伤心欲绝,泪水打湿了路边的竹子,我们现在还可以找到带有斑斑泪痕的斑竹,那就是湘妃竹。娥皇、女英最后在湘水里溺死,成了湖水的女神。大禹为了纪念舜,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修了零陵与舜庙。而那个曾经陷害舜的继弟象,被舜的德行感化。在舜死后,他真的变成了一头大象,默默地在舜的墓田中耕种,寒来暑往,不知疲倦。尧和舜早已成为历史人物,但他们都具有中华民族的美德:选贤任能,宽厚豁达。他们的高尚德行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

  尧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
  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五帝”之一。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上下五千年》(少儿历史通俗读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让“上下五千年”名闻遐迩的是国内第一款少儿通俗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它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历史教育家林汉达教授与现代作家曹余章先后编著,林汉达教授编写了写作提纲和部分篇目,曹余章则写了剩下的篇目,其中第一版分5册于1979年问世,东汉以前的部分为林汉达与曹余章合著,其余的部分是曹余章在林汉达手稿基础上整理而成,1991年该书分精华版和平装版发行了第二版。受其影响和启发,有了相关读物“中华上下五千年”,继而又有了“世界五千年”少儿文学读物问世。但是,这些读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书,不能和“通史”,断代史,中国史,世界史相提并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01
详见中国上下五千年 希望你满意……!

历史上的尧十分贤明。尧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黄帝的妻子嫘祖生玄嚣,人们都认为玄嚣是太白金星下凡。他长大以后,黄帝封他为少昊帝。黄帝还封给少昊一块地,称为少昊国。少昊精明能干,把这块土地上治理得十分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少昊帝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少昊帝的侄儿颛顼前来学习治国之道,而当时颛顼才10岁。几年后,颛顼别的没长进,琴瑟之技倒是高了许多。

  黄帝有一天听颛顼弹琴,从那优美铿锵的乐声中和他端然稳坐的神态中判断出他将是一个理想远大的年轻人。黄帝十分喜爱他,便时常让颛顼为他弹琴,并与他谈论治国之道。在颛顼年仅20岁时,黄帝就把帝位传给了这个孙子。当时社会比较民主,百姓对首领有什么不满或是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还可以登上天梯向神仙诉说,反映人间的情况。神仙也通过天梯下凡,帮助人们除奸去恶。颛顼认为作为一个首领,应当说一不二,百姓没有权力直接指责首领。于是颛顼砍掉天梯。百姓没有了天梯,又无法直接对首领妄加评说,十分不满。不但如此,颛顼还规定女子见到男子必须躲避,否则要受处罚。许多女子更是不满这条规定。两条规定反映了人类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男尊女卑已经初步形成了。颛顼的措施遭到了众人的反叛,从此人心不稳,社会动荡不安。颛顼也因此忧郁不安,没过几年,颛顼因病而亡。继位的是少昊帝的孙子帝喾。尧就是帝喾的儿子。

  尧继位时年仅20岁。首都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因为他被封于陶和唐,所以又叫陶唐氏。

  尧十分聪明又仁慈,颇受人尊敬。尧是继炎帝、黄帝之后的又一个最有威望的部落首领。尧统治时期,天下太平,人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尧自己却十分俭朴。

  尧很重视农业,命人观察天象制订历法,以方便人们掌握耕种的节气。

  尧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住的是连白灰都没有涂过的茅草房,外边下雨,屋内就渗进小雨滴,但尧没有半点怨言。他吃的是糙米饭、野菜汤。他穿的衣服除非破烂不堪,否则不换新衣服。人们见到尧如此,心里十分心疼他,对尧说:“您是我们的首领,整天那么辛苦,吃的、穿的、住的都应该是最好的,我们不会有怨言的。”尧诚恳地说:“天下那么大,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挨饿受冻,还有没有人没有房子住。我没有别的追求,只想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衣服穿,都有房子住,都能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天下只要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的过错啊!”因此,尧更加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人们敬仰他,信任他。而且尧从不一意孤行,十分讲究民主。他有什么事都和大家商议。他经常召开部落会议,征求大家意见,让大家共同出谋划策。

  尧还十分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之很有效的行政机构,这一机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萌芽。尧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得如此强大,也得益于他手下的干将。那时他手下的名臣有很多,包括管民政的舜(舜后来继承了帝位),管军政的契,管教育的夔,管农业的弃,管司法的皋陶以及一些有能力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尧渐渐地老了,于是尧按照惯例召开了部落会议,人们都愿意让尧继续担任首领,但又不忍心看到上了年纪的尧继续操劳。大家共同商议决定推荐尧九个儿子之一的丹朱为继承人。尧说:“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授舜,则天下得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于是他把帝位让给了舜。这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使人们更是敬仰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领。舜是黄帝的九世孙,生在姚墟(今山西省永济县北10公里处),他的先人封于虞,所以舜又叫虞氏、虞舜。舜的父亲叫瞽瞍,母亲早亡,继母和继弟经常折磨他、陷害他。后来他无法在家中继续住下去,就离家出走了。他为人诚实,品德高尚,乐于助人,人们都很喜欢他。在舜继位之前,尧亲自派人去考察他。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还为他修了一个粮仓,送去许多牛羊。舜的继弟象得到这个消息后,就想方设法害死舜,把两个美女据为己妻,占有财产。有一天他和父亲把舜骗到仓顶,撤走了梯子,让舜无法下来,然后又放起了熊熊大火。舜一看着火了,急忙往下跳,由于他当时带了个大斗笠,跳下来时一点没受伤,大斗笠成了救命的降落伞。象一看没有达到目的,又想出一计。他和父亲又把舜骗到枯井旁,说井里边有许多宝物,让舜下去取宝。舜将信将疑,但父命难违,他还是下去了。可刚一到井底,象和他父亲就往井里扔石头,想砸死舜。而枯井旁边恰好有个侧洞,舜躲在侧洞里,丝毫无损。当象和他父亲正在舜的屋里抢夺财产时,舜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但是舜什么也没说,仍然十分孝顺父母。尧知道之后,很受感动,所以在召开部落会议时力排众议,不让丹朱继位而推荐德才兼备的舜。

  舜继位后,任用贤人“八恺”、“八元”,除掉了“四凶”,制定了“五刑”,取得了辉煌的政绩。舜还设立了官职。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舜渐渐老了。他见大禹治水有功,又有才有德,便决定把帝位让给禹。他带着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到各地游说,帮助禹在百姓中树立威信。大禹十分感动。在巡游过程中,由于年岁已高(110岁),舜在路上突然患病,在苍梧之野劳瘁而死。娥皇和女英伤心欲绝,泪水打湿了路边的竹子,我们现在还可以找到带有斑斑泪痕的斑竹,那就是湘妃竹。娥皇、女英最后在湘水里溺死,成了湖水的女神。大禹为了纪念舜,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修了零陵与舜庙。而那个曾经陷害舜的继弟象,被舜的德行感化。在舜死后,他真的变成了一头大象,默默地在舜的墓田中耕种,寒来暑往,不知疲倦。尧和舜早已成为历史人物,但他们都具有中华民族的美德:选贤任能,宽厚豁达。他们的高尚德行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