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压力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大学生常见压力有:就业压力,考研压力,人际交往压力。

1、就业:贯穿大学生涯的“主题”

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遍存在消极心态。一些大学生放大了对求职的畏惧感。这些大学生认为,人情关系是主宰就业的关键,没有人情关系,个人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由此,“干得好不如有一个好父(母)亲”、“干得好不如嫁(娶)得好”的观念在高校甚至社会上广泛流传。一些大学生人为增大了挫折感,进而导致抑郁心理。

年轻气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在一封封投递出去的个人简历石沉大海之后,他们开始抱怨世道不公,继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结果导致紧张、情绪低落,甚至对求职渐渐失去信心。

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心理压抑感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不断强化,最终使一些大学生形成抑郁心理。

2、考研:提升自我还是逃避现实

在不久前共青团广州市委、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中,有13.4%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长期有较大压力,至今感到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能排解”。

研究生和普通大众之间的差距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被证明是平等的。在用于测试焦虑和抑郁症的各个测试中,与之前这些同样比例测试的6%的普通人群相比。41%的研究生为中度至重度焦虑,39%属于中度至重度抑郁的范围。

3、人际关系:同窗间无法承受之轻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的调查显示,对目前的在校大学生而言,除学业和就业外,人际关系已成为其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该中心进行咨询的学生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因为与室友、同学之间的关系有问题,个别甚至由于压力过大出现了心理扭曲。

扩展资料:

压力的反应共有以下五类。

1、对抗与逃避。

面对压力时,大脑释放出一种激素,导致肌肉紧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类反应常见于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压力事件,如丢了工作、亲人去世等。此时,对抗者选择迎难而上,逃避者选择远离。

2、默默承受。

主要表现为既不对抗也不逃避,而是默默承受压力。长此以往,易致各种疾病,如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3、反应迟钝。

面对压力,有些人像被冻住了,无法做出任何行动反应。但压力引发的生理反应不会停滞,因此带来的慢性压力伤害仍存在。

4、情绪过载。

突然且过大的压力会导致一个人出现慌乱情绪。美国祖克尔-希尔赛德医院临床心理医生柯蒂斯·赖辛格博士说,就像一头鹿被置于聚光灯下,会不知所措。一旦人体无法承受同时袭来的过多情感,就可能患病。

5、极度疲惫。

赖辛格博士说,为提供更多能量应对压力,大脑会自发调动大量葡萄糖。当大脑耗能过多,人就会感到疲惫、困倦。此时,只有即刻的睡眠才能补充消耗过多的能量。通常,婴幼儿出现这种反应较多。因为儿童的抗压“资源”较少,只能靠睡眠应对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学生“压力山大”为哪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压力大五个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1、心理压力源

(1)认知性:信息太多或太少,知觉超负荷或剥夺,目标模糊、不确定,约定的目标难以执行,时间紧或等待,意料之外,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认知功能受损。

(2)情绪性:恐惧、焦虑、死亡、受伤、失败、损失的威,悲伤、愤怒、挫折、损失和负罪感,厌倦产生的动机冲突、想家,精神上的诱惑导致丧失信仰,人与人的感情。

2、躯体压力源

(1)生理性:睡眠缺乏,脱水,缺乏营养、卫生条件差,疲劳,免疫系统损伤,肌肉过度使用或未充分使用。

(2)环境性:热、冷、湿,震动、噪音、爆炸,缺氧,烟、毒、化学物,能量消耗,武器装备,电磁辐射,传染源,繁重的体力工作,光亮、黑暗、模糊和昏暗,地形复杂。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的存在是产生压力的必要条件。但心理学所说的压力是我们能够经历和体验到的压力,即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也可以说,是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及其导致的一系列消极情绪。

双趋冲突或趋-趋冲突,即有两个同样具有吸引力,但又不相容的目标,都想达到,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只能达到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心理冲突:鱼和熊掌。

双避冲突或避—避冲突,即当一个人同时面临两件令人讨厌,都想避免的事情,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同时避免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双避冲突比双趋冲突对人危害大,而且也比较难于解决

趋避冲突,即对同一目标既想达到,又想回避时产生的心理冲突。通常这类目标既有吸引力,要需承担一定风险才能达到。如拨牙、结婚等。趋避冲突是最常见的心理冲突。

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如选择工作,确定治疗方案等。多重趋避冲突是最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

扩展资料:

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某种事件并努力适应,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我们称这类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单一性生活压力后效往往是正面的,大多有利于人们应对未来的压力。

群体压力维护了群体团结,有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对多数成员内心安全感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但对群体中少数固执己见的人而言,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会抹杀成员的个性和创造性。

群体压力是产生群体极化的一个原因。极化反应往往取决于群体中多数人的偏向。如果多数人在讨论一开始就偏向爱冒险的决定,则做出的决策就会向冒险转移;如果多数人讨论开始时偏向保守的决定,则决策就会向保守转移。

由于群体压力的存在,使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从而强化了多数人的意见,是决策向极端性转移。

莱维特分析了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辩论阶段:群体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尽量耐心得听取别人的意见,经过讨论,成员渐渐分成多数派和少数派。这时,少数派已经感到某种压力,但群体还是允许他们据理力争,少数派也抱有争取大多数的期望。

2、规劝阶段:多数派已由听取意见转为劝解说服,力劝少数派放弃他们的主张。少数派受到越来越大的群体压力,有些人因而放弃原来的观点,顺从多数人的意见。

3、攻击阶段:个别少数派仍坚持己见,不肯妥协,多数人开始攻击其固执己见。此时,个别少数派感到压力极大,但可能为了脸面而不愿屈从。

4、心理隔离阶段:如果个别少数派仍不改初衷,大家便开始断绝与他的交往,孤立他。此时个人要么屈服,要么在巨大的压力下脱离群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力

第2个回答  2019-06-02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某种事件并努力适应,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我们称这类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单一性生活压力后效往往是正面的,大多有利于人们应对未来的压力。

2、叠加性压力

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内有若干可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此时所体验的压力称同时叠加压力。

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前者产生的压力效应尚未消除,后继的压力又已发生,此时所体验的压力称继时叠加压力。

3、破坏性压力

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以及被攻击、绑架、强暴等。破坏性压力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创伤后压力失调(PTSD)、灾难症候群、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等。

在强烈的压力经历过去后一段时间才出现的压力反应,是一种延缓压力反应,常见情绪沮丧、易激惹、闪回、恶梦、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人际关系疏远等。灾难症候群指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分为惊吓期、恢复期及康复等三个阶段。

扩展资料

释放压力的方法: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

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支解法

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 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3、想哭就哭

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验血压,然后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编成二组,分别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说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一读解千愁

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云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气量豁达,不惧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压力

第3个回答  2022-03-06

我是一名正在读大二的学生,上了大学我们都会发现跟高中一样还是有许多压力的存在,在大学里具体有哪些压力呢,下面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一说大学里常见的压力。

一、学习压力

想必在高中时不免会听到老师或父母总会说:“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可是当我们真正上了大学才发现大学一样有学习压力的存在。如果课程成绩不及格就会挂科,而挂科后还要补考或重修,是比较麻烦的,甚至还会因为学分不够影响到毕业。

而且大学里有些专业的课程特别多,有些学校还要求上早读和晚自习,学习时间和任务甚至比高中还多,因此学习压力也是很大的。

 

二、人际交往压力

在大学里跟高中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很多时候都需要你融进团体。大学宿舍需要一起住四年,中间难免会有矛盾发生,这时候就需要你妥善处理了,宿舍和谐还是很重要的,毕竟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处理不好还是会很尴尬的。

大学里也经常要参加许多社团,而社团里就经常要办许多活动,对于许多社恐的同学来说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三、就业压力

许多大学生对于未来就业方向不确定,时常感到迷茫与焦虑,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好,浑浑噩噩过着日子。即使知道自己的就业方向的,在投递简历和面试时会有许多竞争者同时竞争,遭受的压力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大四临毕业的学生更是如此,经常奔波忙碌于各大面试之中,到头来却可能没有收到任何回应,压力更加大了。

虽然大学里有很多压力的存在,但这不能影响我们度过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只要自己努力坚持,不断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即可!

第4个回答  2022-03-06

只要在生活中,就会有方方面面的压力,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并且大学生的常见压力也是非常多的,一些可能来自家庭,一些可能来自外界,学校,甚至自己也会给自己压力。

1、学习压力,考试压力。到了大学,你会发现这里的很多人都非常优秀,也许你也是高中时期的佼佼者,但到了这里也许只能排到中游甚至下游。在于这群优秀者为伍,自然会感到十分的有压力。另外,学生也可能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而导致学习压力过重。因此就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去排解压力,试着散散心,放松放松。考试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只要有考试就会有排名,有竞争,这对所有大学生无疑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

2、就业压力。这主要针对快要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临近毕业,他们就会开始迷茫起来,他们不知道毕业以后到底干什么,害怕找不到工作,现在外面的就业岗位竞争力十分激烈,市场的需求也相对饱和,而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又太高,这压力自然而然就几何增加。

3、交往压力,恋爱压力。人际交往是不同于高中生的一大难题,大学时期的人际交往圈是十分复杂的,这都需要我们个人去处理,这些人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特征,即我们要有足够强大的交际处理能力,才能解决好这些关系。同时恋爱关系也算是其中的较为特殊的一种关系。处理不好这层关系也许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情绪。

4、经济压力。大学生是一个纯消费者,并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属于只出不进的团体。面对比较富裕的同学,就可能显得自卑,害怕同学瞧不起自己,莫名的产生一些隐形压力。

总之,大学生的压力也是来自方方面面的,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怎么样去排解压力,切不可憋在心里,造成心理疾病,学会排解压力,也是一种很强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