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主动学习

如题所述

  一、激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掌握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伴有一定的积极情绪,在生活中的意义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愉快的学习,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容易质疑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以疑激趣,以境致趣,让学生产生渴望得到答案的心理,使学生想学、愿学,并且带着疑问去学。例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演示,通过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同学们兴趣来了,都主动请“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也锝到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情感教学  有人说,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其实,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课改基本理念,就十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课堂上把握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就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充满真情地诵读,创设情感氛围;充满深情地解析,激起情感涟漪。兴奋处便激昂高亢,悲愤时便沉郁怒气,紧张处便语短声急,平淡时便声平气和,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思想情感中,让学生的情感随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思”而跌宕起伏。而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去感悟。如:教学《沁园春 长沙》一文时,应把那种激昂澎湃的革命激情和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演示在课堂上。而同是描写秋景的《故都的秋》则不同,需把那种向往、眷恋之情与流露出的忧郁、孤独之心境展示在课堂上。  三、调控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只是个成功的演讲者,重要的是一位课堂编导。他要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巧妙的设计,积极掌控课堂气氛,适时调整学习情绪,从而调动并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教学《离骚》一课时,诵读之后,学生基本把握了主人公情绪变化的脉络:“哀”—“怨”—“郁邑”—“悔”—“岂余心之可惩”。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冷静思考一些问题,譬如:选文中写了哪几个方面的矛盾冲突?诗人哀怨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看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怎样?诗人的态度怎样?我们如何评价诗人的这些表现?诗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沉思默想,就会把学生的学习情绪一步一步地调动起来,对鉴赏文本有了理性的认识,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从心底产生赞美、崇敬之情。  四、讲活课文内容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课文内容、主旨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各有千秋,同样教师在讲解、引导、启发学生时也要因材施教、灵活安排,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通过多重对话,尤其是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的对话,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如:在学习《菏塘月色》一文时,关于它的主旨一向众说纷纭。我就让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和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也来个众说纷纭。结果真个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的认为是怀旧、思乡;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棉地人生的十字路口所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有的认为是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痛苦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有的认为是作者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在美景中找到了自己平静的心境,反样了他向往光明美好的情怀;有的认为是写生活的顿悟的;有的认为是作者希望摆脱生活羁绊,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可见,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需要教师给他们创造展示和表达的机会。课文内容不但需要教师去讲解,更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主动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