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是什么意思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是什么意思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出自《弟子规》,字面意思大家都理解。大意是:只要是人,大家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被同一片土地所承载。

说的是人们生活在一起,随时都可能面临困难,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应该伸出援手,无私地去帮助他们,因为大家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个的人类社会群体。

细想想,我们每个人活在社会上,都不是孤力无援的,我们的生存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和配合。人类的生存,实乃一个互帮互助的过程,所有的人,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以,我们只有互相关爱,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4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的意思是: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1、“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出自《弟子规全文》。

2、说明
爱是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他人的辛勤劳动,大家彼此相互依存才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密切关注社会上的一切人和事,随时准备伸出援助之手,关怀他人,帮助他人,以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份责任,如此人生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3、小故事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政治家,他小时候,一天在村外玩耍时,突然发现了一条两头蛇。孙叔敖大吃一惊,因为他听说两头蛇是不祥之物,谁见到它就会死去。孙叔敖刚想躲开,转念一想:自己看见它就够倒霉了,要是留着它,别人见了也会倒霉的。于是他就把两头蛇砸死深埋了。孙叔敖回到家里后,哭着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孙叔敖的话,笑了:“孩子,你死不了,因为在危险时还想着别人的人是不会轻易死掉的。

4、作品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0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出自《弟子规》,字面意思大家都理解。大意是:只要是人,大家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被同一片土地所承载。个人认为,此话就互相关爱这一点不无道理,有其积极一面。正所谓“山川异域,风雨同天”。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理应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互相关爱,同舟共济,风雨共担。当灾难来临时,谁都不可能置身世外,独善其身。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各国齐心协力共同拯救地球,就是最好体现。姑且不说二战期间超越了国家、种族的博爱,比如众所周知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美国援华飞虎队飞行员。,对上千犹太人施以援手的辛德勒,南京大屠杀时以博爱之心拯救数十万难民的拉贝。单表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各国更是通力合作,携手共抗病毒。有许多国家为我国提供了疫情防控物资捐助。在我国更是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护人员更是以博大胸怀,致生死于度外,抛家别子,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还有逆行挂帅出征的耄耋老人,倾家荡产做公益的名人,捐款捐物尽自己微薄之力的普通人,捐巨资只为研制疫苗的企业,各行各业都在尽自己所能抗击疫情,正所谓“洒向人间都是爱”,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凡是人,皆须爱”,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来分析,我们都应本着博爱的胸襟去关爱每一个人,但是这种爱也不应该随随便便付出,这种爱应该是双向的,应当是相互关爱,应该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以使他们能够把这份爱继续传递给别人,人人都献出一些爱,这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否则就会出现“农夫和蛇”、”升米恩,斗米仇“的现象。但如果人们出于自我保护,走向另一个极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处处提防,距人以千里之外,对需要帮助的人袖手旁观,置之不理。人人猜忌,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每人都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自私自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变成精致利己主义者,就会人人自危。老人摔倒不敢扶,见义勇为不敢做,最终只会害人害己。总而言之,我们大家应该相互关爱,但不能毫无原则,应该去爱我们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6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要相亲相爱,就好像天无私的覆盖着一切,大地承载培育万物一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10-15
只要是人,大家都应该相亲相爱,因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

被同一片土地所承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