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匈奴,契丹等等现在是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历史上匈奴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蒙古国、新疆自治区等地区。大部分融入汉族,以刘性最多,分布于中国北方。其余向西方发展。

历史上契丹是现在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其他如:吐蕃,是现在藏族的祖先,一直占据青藏高原。回纥,原在蒙古草原,后被突厥驱除至现在的新疆,为我国维吾尔人祖先。

扩展资料:

1、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在强盛的时侯,东破东胡,南并楼兰、河南王地,西击月氏与西域各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

南沿长城与秦汉相邻,并一度控有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向西跨过阿尔泰山,直到葱岭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达贝加尔湖周边。被称之为“百蛮大国”。

2、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对于契丹族的起源,相传北方大草原流淌着两条河:

一条从大兴安岭南端奔腾而下,契丹人称其为西拉木伦河,亦称“黄水”,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自医巫闾山西端而来,名为老哈河,亦称“土河”。契丹民族就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一地区民族的迁徙、融合呈现出十分频繁复杂的状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匈奴

百度百科_契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匈奴: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蒙古国,新疆自治区。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人。

契丹:从河北省到现在东北全境。辽朝国号“契丹”,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

扩展资料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1005年辽圣宗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最后确定了与宋的边界。

漠北地区于931年设立“辖戛斯国王府”,隶属上京道;1004年建成了镇州、防州、维州三边防城(皆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西南),以镇州(又称可敦城,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达桑东北古回鹘城)为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并驻军镇戍,开辟屯田。西北路招讨司是辽西北边疆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负责镇守西北边疆地区,管辖阻卜等部落。1068年设置乌古敌烈都统军司为统辖两部的最高机构,其最高长官为统军使(有时仍称都详稳),由契丹人担任。

僻处今鄂嫩河及贝加尔湖东南面的萌古部,在辽大康十年(1084)向辽廷遣使进贡,其酋长接受了辽廷封授的部族官称号令稳、详稳,成为辽的属部,例如,成吉思汗的五世族祖,海都次子察剌哈宁昆(又译察剌孩领忽)受有辽朝的“令稳”(即领忽,小部族官)官号,四世族祖必勒格被辽廷升号“详稳”(即想昆,大部族官),父子相继任辽属部官。辽代也筑有长城,称为辽代长城(辽边壕)。

参考资料

匈奴_百度百科

契丹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历史上匈奴在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蒙古国,新疆自治区等地区。大部分融入汉族,以刘性最多,分布于中国北方。其余向西方发展。

历史上契丹在现在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吐蕃,现在藏族的祖先,一直占据青藏高原。

回纥,原在蒙古草原,后被突厥驱除至现在的新疆,为我国维吾尔人祖先。

扩展资料: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 [1]  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  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辽。 

参考资料:契丹-百度百科   匈奴-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12

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赶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在汉武帝前期,匈奴被汉军击败,退出漠南。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在汉武帝后期,匈奴击败汉军,完全掌控漠北。

在汉宣帝时期,匈奴分裂,五单于争立。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率众投降西汉。公元前36年,西汉诛灭北匈奴郅支单于。

在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醢落尸逐鞮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还是叛服不定。

公元87年,鲜卑大破北匈奴,北匈奴开始“大乱”。公元89年,窦宪大破北匈奴,迫使北匈奴西迁,班固在燕然山南麓勒石,铭刻《封燕然山铭》纪功。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匈奴与鲜卑的后代铁弗人建立了胡夏政权。

匈奴干扰了当时的中国,《史记》《汉书》均有记载。近代西方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游牧民族。

匈奴在强盛的时侯,东破东胡,南并楼兰、河南王地,西击月氏与西域各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南沿长城与秦汉相邻,并一度控有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向西跨过阿尔泰山,直到葱岭和费尔干纳盆地,北达贝加尔湖周边。被称之为“百蛮大国”。以大戈壁为中心分为南、北。与现今不同的是,在漠南一带的山区,如阴山,当时尚有数量众多的树木,而平地有面积广大的草原。

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 [1]  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

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统和二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复号辽。

契丹最早记载见于《魏书》。《魏书》在记载与北魏政权联系和交往的各民族时,首次为契丹和与它关系密切的库莫奚立了专传。

此后,《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文献通考》、《宋会要》等,都有关于契丹人活动情况的专门记录。

上述文献在记载契丹人的起源时,大致有“匈奴说”和“东胡说”两种意见。这两说又派生出另两说:一说“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一说“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而不是鲜卑的直接后裔”。

第4个回答  2016-11-07
匈奴: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蒙古国,新疆自治区,契丹:从河北省到现在东北全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