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如题所述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不是靠听学会的,而是靠做学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得出真知。所以教师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实践,了解知识生发的全过程。强调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是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是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在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的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意见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生转变成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学生,既有生活上的关怀,也有学习上的帮助,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教材以专题的形式来安排章节,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的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思一思”“做一做”等栏目,集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教师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合适的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的学习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教师利用“做一做”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来解题,而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却相当低,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好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感,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体现了《标准》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的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4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有大部分学生“从众”现象严重,一些中等生容易被尖子生的思想左右,有想法也不愿意说了,害怕说错。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会思考,也不愿深思,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宋代教育家程颐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学则不得也”,“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这些都突出了思考在学习中的地位。《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思考”是数学学科四大方面的目标之一,而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课程标准中希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教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其实,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恰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发展和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呢?
  1.创设思维的情境,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引入数学教学,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优美的教学语言能再现教材所表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能力。生动鲜活的画面,绘声绘色的视听效果,将教材所表现的相关情境,呈现给学生,能有效丰富表象,激活思维及情感活动。
  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首先出示四只小动物准备过桥的画面,然后出示它们各自的体重和桥限重一吨的条件,同时配以优美的故事情境语言,最后抛出问题:这些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这样的问题,就会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以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欲望的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2.善于等待,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课堂提问中,往往是智力水平高的孩子,可以很快地举手作答,而其他学生尤其是那些智力发展滞后的学生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为了不让大多数孩子成为陪读,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多一点耐心,舍得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让老师的思维牵着学生走,也不要让少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大家思维。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我针对这部分内容,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上课时,首先出示“一支自动笔8角钱,应怎样付钱?”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我提出了三种不同要求:①会正确说出至少一种付8角钱的方法。②会正确说出至少三种付8角钱的方法。③能利用按顺序思考的方法,把所有可能付钱的方法一一列举,并找出你认为最简便的一种付钱方法。这三种不同要求,更多地给孩子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一层比一层更具有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求新求趣的欲望,特别是对第三层的要求,包含了数学中列举的思想,为之后的精英教育打下基础。这样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的教学方式,照顾到了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数学是由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离不开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索、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有学生觉得题目中出现了“多”字,就应该用加法,对此,我们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求学生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理清谁多谁少,弄明白求的是多的量还是少的量,比较出与以往求多的量的题目的异同,从而消除误解,加深认识。我们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随时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记下来、说出来,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习惯。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静心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做到眼、耳、口、手、脑并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会静心思考,就能思考得有条理、有根据,并且会把所讲的知识延伸发展,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循环排列规律》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地演示,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理解了循环排列规律的周期性,5、6、7、8行的排列规律和1、2、3、4行的排列规律完全一样。教师接着提问:“如果继续排下去,该怎么排列呢?”通过学生思考,课件把静态的思维转化成动态的演示,体现了4行一个循环的排列规律。练习题中出现了三个水果为一组,接着让学生根据循环排列规律的特点说出后面的每一组该怎么排列,学生在应用规律做题过程中领悟到了三个水果循环排列的规律,就是3组一循环,3组一循环的重复出现,可以有这样的无数个循环组。有些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是不是5个图形一组,就是5行、5行的循环出现?9个图形一组,就是9行、9行的循环出现?其他学生在这些学生的启发下,也领悟到了知识的内涵。最后小结得出:几个图形为一组出现,就会出现几行,就是几行为一个循环周期。学生只有通过静心地思考,才能把知识脉络梳理清晰,真正掌握它,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要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考虑。
  学会一点数学知识,只能管一阵子,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就能管一辈子。科学的思维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养成爱动脑筋、爱想问题的好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把金钥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