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二僧》 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文章着重论述做学问的道理,指出人的天赋才资并非决定学业有否成就的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2、先讲为学的难与易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可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在于人的主观努力,平庸与聪明的关系也可转化。

3、通过僧人的故事指出,自恃聪明而不学者必败,愚庸者能勤奋学习则必有成就。全篇采用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的写法,两僧对比,例证生动,观点鲜明。

故事简介: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扩展资料

《蜀鄙二僧》的启示:

1、现实社会中,各人的资源条件往往有很大差别,但对许多事情,条件好的不见得就能成功。只说不练,不去实施,再好的想法还是空的。要勇于实践,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不利环境下往往也能争取到更好的结果。

2、做事要有决心、有决断,勇于迈出第一步,不要被可能的困难吓倒。要积极实践,在实践中解决困难、积累经验,而不是停滞于筹划之中。同时,良师益友对人的成长也有重要帮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鄙二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3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才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才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①而往?”越明年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④,可持⑤而不可持也;自持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⑥者也。昏与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⑧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释】   ①持:同“恃”凭借。   ②越:到,及。明年:第二年。   ③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反而,却。   ④聪:耳朵听觉灵敏,引申为有智慧。 敏:反应迅速,引申为机智。   ⑤持:笔者怀疑可能为误写,同“恃”。   ⑥败:衰弱,颓废。这里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自己荒废。   ⑦昏:糊涂。庸:平常。 这里指不聪明,才华不出众。   ⑧限:限制。   ⑨之:到,往,去。   10至:到,达到。   11惭色:惭愧的神色。惭,惭愧。   12欲:想。   13往:去。   14.语:告诉、说。   15.于:对。   16.何如:怎么样。   17.下:指顺江而下。   18.犹:还、尚且。   19.明:第二。   20.钵:和尚盛饭的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   21.顾:难道、反而。   22.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3.足:足够。   24.以告富者:把到达。“以”后面省略了“之”,以之,把这件事。   25.南海:这里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舟山)。
编辑本段译文:
  蜀地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有。贫穷的和尚对富有的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贫穷的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够了。”富有的和尚说:“我多年来想要雇船南下,到现在还没去成;您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到达南海这件事告诉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和尚听了,有惭愧的神色。   四川(西蜀)距离普陀(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属地偏远地方的这个和尚么?所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有时)可以依仗(有时)却不能依仗;自己依仗自己的聪明却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荒废了自己(的聪明)的人。糊涂和平庸,(有时)可能限制人(有时)却不一定会限制人;不因为自己的平庸就放弃自己,而努力学习不知疲倦的人,是自己激励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2961.htm

第2个回答  2019-04-09
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人们订立志向,还不如四川偏僻地方的两个出家啊?
译文:
四川的偏远山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吗?”富和尚说:“你依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要一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不以为然:“我几年前就想雇条船顺江下南海,到现在还没去成;你一无所有,就别做美梦吧!”
可第二年,穷和尚竟然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经过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惭愧得羞红了脸色。
第3个回答  2009-03-16
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决定事物成败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客观条件。
我们一定不要做那表面富有,头脑却空空的富僧,而要学习穷僧矢志不移、不畏难艰的精神。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2961.htm

第4个回答  2013-02-22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您靠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