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饲养

养鹦鹉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鹦鹉的种类很多.不知你家的是什么鹦鹉.下面我介绍几种鹦鹉,你可作参考.

牡丹鹦鹉
【形态特征】
牡丹鹦鹉,体长约14厘米,嘴红色短粗,呈倒钩状。鼻和眼皮白色,面颊到胸部橘红色,其余羽毛翠绿色,爪灰色。与鹦鹉科其他品种相比,牡丹鹦鹉尾较短。
【生活习性】
牡丹鹦鹉似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浆果为食。可成对或成群笼养,为避免鹦鹉咬坏笼子,应采用铁丝网笼。未发育成熟的雏鸟可养在一个大笼内,一般1立方米不超过15只。繁殖用的笼子应挂一个有相当于5只鹦鹉体积的巢,可用三合板或纸板做,开一个直径5~8厘米的孔。不论群养笼还是繁殖笼,除在笼体的后部装鸟巢,笼内还要准备栖杠1根,水浴器1个,食、水罐各1个。食物主要以谷子和稗子为主;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蔬菜、骨粉、牡蛎粉。
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
[形态]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
[生态]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在南方,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
[饲养管理]人工饲养牡丹鹦鹉可成对或成群笼养。繁殖鸟的活动空间不得小于0.5立方米。鸟笼需用12号的铅丝编制,网眼的直径不得超过2厘米,以防鸟钻出飞走。笼底应铺细沙,并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笼内清洁卫生。如果养一对牡丹鹦鹉进行人工繁殖,可自制一个70厘米×60厘米× 50厘米大小的繁殖笼,内放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开一直径5厘米的圆形出入口,口下设一木台,供鸟进出时蹬踏。牡丹鹦鹉的饲料是稻谷、谷子、粟子、小米等,为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还要加喂10%的麻子或葵花籽、牡蛎粉、青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
[繁殖]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
绯 胸 鹦 鹉
介绍: 绯胸鹦鹉属于鹦形目,鹦鹉科,英文名Psittacula alexandri ,又名红嘴绿鹦鹉、大鹦哥、大紫胸鹦鹉,海南鹦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向南一直延伸到国外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目前除家庭饲养外,野生的数量已十分稀少。
绯胸鹦鹉体重约150克,体长约33厘米。羽色上绿下红,雄鸟额基有一黑纹,向左右伸达至眼;最外侧初级飞羽几乎为纯黑褐色,中央尾羽天蓝色,有长长的楔状尾,十分漂亮。雄鸟和雌鸟上嘴颜色不同,雄鸟是珊瑚红色,雌鸟为黑色,这是两性最易区别的特征。其观赏饲养一般爱选择雄鸟。成鸟雌雄的区分可根据上嘴的颜色,雌鸟黑褐色,雄鸟红色。但幼鸟雌雄区别若是根据嘴的颜色,不太容易区分。因为幼鸟嘴色不仅雌雄相同。而且随着日龄而有变化。雏鸟时期呈红色、近离巢时变褐色,出飞后分别变成红色(雄鸟)或黑褐色(雌鸟)。
绯胸鹦鹉体形优美,羽彩绚丽,能效仿人语,故人们喜欢饲养。为了学“说话”,或者使其繁殖,最好选择幼鸟饲养。很多有经验的饲养者,可以人工繁殖绯胸鹦鹉,成功率很高。平时饲养成鸟主要饲料可按玉米3份、稻谷3份、花生果(连壳)1份及一些青绿饲料(苹果、青菜或其他瓜果类)、少量昆虫等配合喂养。饮水要清洁,每天要更换。笼内设一砂池,砂粒需经太阳暴晒消毒过。在越冬期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点维生素E。

金 刚 鹦 鹉
介绍:红金刚鹦鹉,英文名:Green-Winged Macaw,学名: Ara Chloroptera
产地:巴拿马东部至巴拉圭。身长约90厘米,体重1200~1400克,深红色,肩部及翅膀的覆羽是黄色,翅膀、尾部及尾羽的末梢是蓝色的。脸颊上有几条红色的线条,灰白色的上喙,上喙下边的基部为灰黑色,下喙为黑色。黄眼,深灰色的脚。母鸟体型较小,头部也较小。成对或是成群的生活在一起,通常栖息在树的顶端。性情温和,对小孩友善,但容易受到突如其来的吵杂声或是移动的惊吓。母鸟产下2~3个卵,孵化期为24~26天。在野外,幼鸟通常三个月离巢,但是人工饲养往往超过一百天才能离巢。

金刚鹦鹉
大金刚鹦鹉的种类
琉璃金刚鹦鹉 对于一般饲养者而言,琉璃金刚鹦鹉有趣且充满娱乐性,它因此而理所应当的广受欢迎。但是,它们被广泛饲养的原因往往被错误的认为是它们相对普通,而且它们被频繁的与其他种类进行杂交。或许,作为最常见的大金刚鹦鹉,它们的性情的确理想,很容易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相对于其他的大金刚鹦鹉,它们是非常友善的,很容易融入你的家庭。对于琉璃金刚鹦鹉,可选择的颜色有三种。
绿金刚鹦鹉 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误导了,事实上,绿金刚鹦鹉是以绯红色为主只是在翅膀上有绿色的带线。在它们脸的部分有横贯的红色羽毛,看起来很象是印第安战士脸上的图案。由于很少被饲养,这种极度聪明的鸟类对任何事情都显的很好奇,尤其是喜欢与人类交流。绿金刚鹦鹉近期才开始出现在宠物店里。野外捕获的鸟类是难于饲养的,然而家庭繁殖的幼鸟又供不应求。绿金刚鹦鹉是所有的金刚鹦鹉中最聪明的一种,它们又喜欢恶作剧的倾向,快速学习的能力也非常强。在不同的群体中,它们具有超群的友好交往能力。从形体上,绿金刚鹦鹉比琉璃鹦鹉和绯红金刚鹦鹉都要大的多。比起小丑鹦鹉和紫蓝鹦鹉,它们是鹦鹉家庭中最大的。此外,绿金刚鹦鹉有两个亚种,其中的一种和紫蓝金刚鹦鹉一样大!
军用金刚鹦鹉 这是一群最被低估了的鹦鹉种类,它们的性情和语言能力都足以跟琉璃金刚鹦鹉媲美。军用金刚鹦鹉具有一身的暗淡色调,这或许使它们在其他同类面前显的有点失色,可它们依然是非常漂亮的。由于鸟类的走私问题始终存在,此类鸟的购买是有限度的。军用金刚鹦鹉比前述的几种都要小,因此,对于喜欢喂养小型鸟类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军用金刚鹦鹉天性善良,相较于于其他的大金刚鹦鹉也不算活跃。在新环境中,它们很容易快速的成为人类的朋友。
红胸金刚鹦鹉 这类滑稽且引人注目的金刚鹦鹉比常见的一些种类要小的多。它们具有欢乐的声音和淘气的性情。红胸金刚鹦鹉喜欢吃坚果和包谷,在美国本土和玻利维亚,它们主要吃这两类食物。作为一个中等大小的金刚鹦鹉鸟类,它们大约两英尺长,却比同类中较大的成员要少一英尺。但它们性格上的诸多优点,足以弥补其体形上的差距。尽管它们或许不象琉璃金刚鹦鹉和绯红金刚鹦鹉那样常见,供饲养的鸟种还是可以找到的。
绯红金刚鹦鹉 在这类鹦鹉身上,你会看到大自然在色彩搭配上所创造的奇迹。绯红金刚鹦鹉可以列入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鹦鹉之一,在种群中会最快获的人们的喜爱。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公众生活,它们肯定会变成真正爱炫耀的一群。作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对于任何不当的饲养方式都非常的敏感,因此它们有的时候会被称为"刺头",但 如果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并有适当的时间从笼子里出来玩耍,它们将会可以和琉璃金刚鹦鹉媲美。绯红金刚鹦鹉对环境异常敏感,不适合孤立喂养。它们可以成为最有趣最可爱的家庭成员,但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不当饲养,或者被耍弄,它们会变的顽固且沉闷。绯红金刚鹦鹉的种类很多,最不寻常,最值的注意的一种,是翅膀上具有翡翠的绿色和黄色的色块。野生绯红金刚鹦鹉的数量持续减少,目前已经收到热带环保人士的广泛关注。
紫蓝金刚鹦鹉 此类鹦鹉是族群中最大的,足有四英尺长和展开可宽达四尺的翅膀。最近的调查表明,紫蓝金刚鹦鹉的数量在2500-3000只之间。不同于大部分的金刚鹦鹉,紫蓝是很挑剔的食客。在野生条件下,它们以两种不同的棕榈果为食;在家养条件下,以澳大利亚胡桃,巴西豆,榛子,胡桃,杏仁,大胡桃,坚果和椰子进行饲养都非常成功,苏式饼干,水果和蔬菜也可以作为补充食物。它们的饮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较低的维生素。由于它们特殊的饮食习惯,还由于它们需要很大的 笼子供它们生存,因此,饲养紫蓝金刚鹦鹉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作为宠物的金刚鹦鹉
如果能给予健康的饮食,有适当从笼子里解脱的自由,并受到大量的关注,金刚鹦鹉会成为你一生的长期伴侣。这些鸟类都很长寿,在它们的一生中,也许会看到很多猫或狗在你家里的出生和死亡。正是由于它们的长寿,以金刚鹦鹉为宠物并不应当是一个草率的决定,不能一时冲动的买回家又后悔。我们的一些客户会带着它们的鸟儿去上班,在那儿度过它们的一天,就象第二个家一样,这种安排把客户和它们的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有些人会为他们的鸟建立很大的生活空间,让鸟儿快乐的生活。相当数量的金刚鹦鹉种类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被喂养,还有些种类依然难于饲养,其野生数量也依然很低。野生的小丑鹦鹉,紫蓝鹦鹉和蓝喉鹦鹉(Blue-throated)的数量近年来都急剧降低。就我个人的意见,这些鹦鹉太珍稀,不适合做宠物,但我想鼓励那些有经验的饲养者喂养这些品种。
健康
在考虑购买金刚鹦鹉的时候,这是一个需要独立做考虑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卖金刚鹦鹉的人都应该会愿意让他们的鸟儿接受鸟类兽医的检查,然后再让你带他们回家,其中包括全面的血液检查(即CBC),喉部和气管的健康和鹦鹉病的抵抗性。你大概需要等两天的时间,才能获的这些检查的最后结果。鸟儿应该有带兽医签字的证书。如果所有的检测都表明鸟儿没有明显的疾病,那么你就可以很有信心的把它们买回家。为了预防起见,新鸟即使经历了所有的检查,也最好跟你已养的鸟儿隔离最少45天。
年龄
年龄是仅次于健康和性情的重要考虑因素。买一个年龄较小的鸟,没办法保证它们能很驯服,而买一个年老一点的金刚鹦鹉也不代表它们会成为好的宠物。金刚鹦鹉是独立的生物体,即使到了一岁甚至一岁半,它们也依然保持生长。金刚鹦鹉的幼鸟具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变浅。小丑鹦鹉和紫蓝鹦鹉例外,即使进入成熟期,它们的眼睛也还是黑色的。

凤 头 鹦 鹉
介绍: 葵花凤头鹦鹉,英文名Cacatua galerita,其中还有小葵花凤头鹦鹉、鲑色葵花凤头鹦鹉、大白葵花凤头鹦鹉等几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及北部、东部岛屿等地。
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凤头寿命很长,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也有的活到60-80年。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眼沙为黑色,雌鸟为褐色。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每天加喂些苹果和少量青菜。人工饲养应采用金属笼或金属架,架两边设有金属的食罐、水罐。葵花凤头鹦鹉嘴掾坚硬,破坏性强,饲主要经常检查锁链牢固情况,以免鹦鹉咬坏后逃跑。该鹦鹉聪明,乖巧,富有感情。鸣声响亮,善学人语,深受朗鹦鹉爱好者喜爱。
玄 凤 鹦 鹉
又名: 鸡尾鹦鹉、太阳鸟、欧卡美
分布于澳洲中部一带
形态及习性: 身长三十公分,照片左边为原种鸡尾鹦鹉,右边为其黄化种,鸡尾鹦鹉还有许多的变种已经育种成功。
它的个性相当温和,饲养在合适的环境中,它就会准备繁殖。母鸟会产下4~7个蛋,约孵化二十天,公鸟负责白天的孵化工作,母鸟则负责晚上的,孵化后,幼鸟大约三十天后离巢。
在台湾鸡尾鹦鹉已经能够商业化的大量生产了,小鸟的爱好者可以在市面上购买约三尺大的笼子以及专用的巢箱,并且提供适当的食物,您就可以准备繁殖鸡尾鹦鹉了。因为它的个性相当温驯,非常适合初学者饲养,当作手乘的宠物鸟。如果您对繁殖鸡尾鹦鹉已经很有心得的话,您还可以试试繁殖其他的变种喔。
(一)生活习性
玄凤鹦鹉栖息草原、树林及农田中。喜小集群活动。食物主要为植物果实种子,兼食植物嫩芽。筑巢于树洞内,由雌雄共同孵化和育雏。
(二)形态特征
玄凤鹦鹉体长约23~25厘米。嘴短、阔,前端具钩。头具淡黄色的冠羽。脸颊具橘黄色的圆形块斑,中央尾羽特长。
(三)玄凤鹦鹉的雌雄鉴别
雌雄同色,雄鸟脸颊斑的颜色深,雌鸟脸颊斑的颜色稍暗淡。雌鸟尾羽下侧具黑色横斑。幼鸟的体色相同,雌雄很难鉴别。
(四)玄凤鹦鹉的品种
目前国内饲养的玄凤鹤鹦鹉只有灰色、花色和白色3个品种。
1.灰色玄凤鸦鹦鹉全身体羽为青灰色,头具淡黄色冠羽,嘴黑灰色,头顶、前额、下顿至喉部均为淡黄色,脸颊具橘黄色圆形块斑,上体、胸、腹为青灰色,两翼外侧覆羽为白色(也有的背部及翅膀上具白色块斑),尾羽为黑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脚为黑灰色。
2.花色玄凤鹦鹉体羽为青灰色,全身具黄色斑块。其它似灰色玄凤鹦鹉。
3.白色玄凤鹦鹉全身体羽为白色,头具淡黄色羽冠,嘴为象牙白色。头部、脸颊、下颌至上喉部均为淡黄色,脸颊具橘黄色圆形块斑。脚为肉粉色。
(五)玄凤鹦鹉的饲养管理
玄凤朗鹦鹉体格健壮,抗病力强,耐粗饲料,较容易饲养繁殖,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很少发生死亡现象。但要注意不要断食、断水,饲料不要太单一。作为观赏鸟或驯鸟也可用鹦鹉架饲养。由于它善于攀缘,喜欢啃咬木质,玄凤鹦鹉的饲养应用金属笼,每对玄凤鹦鹉的繁殖笼大小为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栖杠宜选用硬木或硬树枝,直径2厘米右。食水用具应结实、稳妥,防止被咬坏或蹬翻。巢箱可用五合板制成封闭式的巢箱,大小为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6厘米,中间最好加一块5厘米高的隔板,巢箱正面开一个6~7厘米的出入孔,内垫锯末。沙盘最好用铁皮托盘。水罐每天或隔天清洗1次,更换清洁饮水。青菜每天或隔天喂1次。沙盘每周清理1~2次,食罐、水罐及用具应每月消毒1次。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调节室温,预防疾病的发生。冬季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应加强通风。
(六)玄凤鹦鹉的饲料
主要以谷子、黍子、稗子、稻谷、麻籽、葵花籽、鸡蛋小米、油菜或其它青菜等。
1.粒料搭配比例谷子40%,黍子20%,稻子10%,麻籽20%,葵花于10%,把几种饲料混合均匀即可。
2.鸡蛋小米在配鸡蛋小米时,应在每l千克小米中加2克食盐和4克多种维生素、钙粉和微量元素。
(七)玄凤鹦鹉的繁殖
幼鸟的性成熟期为8个月左右,此时即可参加繁殖。玄凤鹦鹉一年四季均繁殖,但夏季天气最热的7~8月份,也是鹦鹉换羽的季节,应把窝巢拿掉停止繁殖。如果不把窝巢拿掉,鹦鹉会继续.繁殖,由于天气闷热,孵化的蛋虽说发育得很好,但出雏率很低,会有相当部分的雏鸟憋死在蛋壳内,并使鹦鹉 换羽期推迟。这样反而不如让鹦鹉停止繁殖,待恢复体力换 羽期后,再挂窝巢进行繁殖,保持较高的出雏率,以提高经济效益
玄凤鹦鹉全年可繁殖3~4窝,初产的鸟每窝可产3~4 枚蛋,以后一般多为4~6枚,蛋呈白色,隔天产1枚蛋,在产 第三枚蛋后,雌鸟开始孵化。孵化主要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 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约50天左右。幼鸟开始学 着吃食,等雏鸟能吃食后可分笼饲养,这时雌鸟又开始下蛋繁殖了。
在种鸟繁殖、孵化期间应注意环境的安定,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不要移动鸟笼,尽量不去翻动鸟巢,以免惊动亲鸟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小鸟出壳后要注意室温和食、水的充 足,在繁殖期应补充无机盐饲料和微量元素。
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玄凤鹦鹉平均寿命18年左右,最长可活20多年。
玄凤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5~7年左右,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7
牡丹鹦鹉性情凶猛,以强欺弱,发情雌鸟更为突出,叫声大而杂,有时噪声扰人,还可向其他鸟进攻,这时若将雌鸟与雄鸟配对繁育则鸣声锐减,性情好转,所以饲养牡丹鹦鹉以成对为佳。
初养者可养棕头牡丹鹦鹉和桃脸黄牡丹鹦鹉,以少为佳。如果家中有病人或神经衰弱者,最好不捧,以免因鸟的吵声而影响病人康复。
雌雄鉴别
单凭外观较难区分雌雄,但根据几个综合特征可以鉴别。雄鸟好动,性凶,头略小,有“背儿头”,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远,眼不大,骨盆闭合紧,裆骨有尖,用手摸可以感觉到有尖状突起。雌鸟性温,头略大、圆形、顶平,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近,眼较大,骨盆较宽松,雌鸟体形往往比雄鸟大,5个月以上的雌鸟裆骨之间距离大。
饲养与管理
牡丹鹦鹉是较易饲养的鸟类,通常都用铁笼饲养,不能用竹、木笼饲养,竹、木笼很容易被啃破而发生鸟逃逸现象,饲养笼以大为宜。若用于繁殖,可用繁殖笼,繁殖笼可用金属丝制成,其大小均为65厘米X 60厘米X50厘米。巢箱为木质两层,巢箱口约5厘米见方。巢箱糟可挂在笼外,也可挂在笼内,比在笼外时要注意贴墙壁,以僧于鸟出入。巢箱肩可魏引膏川窝,再垫上锯木屑,便于蛋集中孵化。石膏巢箱稳定,不易隅动,给鸟以安全感。
所选亲鸟要健康,体形轻巧,运动灵活,无腿趾残疾。与配亲鸟年龄要相当,或雄鸟略大于雌鸟。可采用两种方法配对,其一是先分出雌雄,而后成对放入笼内配对,观察几天确定恋对即可,如1周内仍不能配上对需调换;其二是大笼内散养,待配对后再捉出放入繁殖笼内进行繁殖。繁殖时,需供给巢材,如干草、纸条、布条、麻丝、竹丝等。孵化期为18天左右。出壳的雏鸟需经40天左右离巢,离巢的幼鸟需亲鸟带饲2周左右才能独立活动。为使幼鸟能尽快独立生活,应及时分窝,将幼鸟分出繁殖笼,只用一只亲鸟带饲,这样亲鸟的体力恢复较快,可及时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
亲鸟的繁殖旺期—般能保持4年左右,—旦过了这个时期,繁育力会下降。因此需对鸟进行提纯复壮。
牡丹鹦鹉的饲料配制有一定的诀窍,不能因为它喜欢吃什么就喂什么,而应该多种饲料合理搭配。
蛋米:1公斤小米加4个鸡蛋黄搅拌而成,用量一般占总喂量的40%。
稻米:以带有稻壳的稻米为佳,稻米的种皮牡丹鹦鹉很喜欢吃,可补充淀粉、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并可增加喙的咀嚼能力。用量一般占总喂量的30%。
谷子:一般占总喂量的10%一15%。
剩余部分可喂麻子、稗草子、瓜子等。根据实践经验,以每天喂10—20粒生瓜子为佳。

在介绍幼鸟喂育之前,先给各位鹦鹉爱好者简单介绍一下饲养鹦鹉上的心态问题。很多朋友买鹦鹉回来的目的就是让鹦鹉说话,但实际上,鹦鹉能不能说话,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系到鹦鹉说话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个体智商、教话年龄、教话环境、教话方法等,也就是说如果要自己的鹦鹉说话,必须满足这几个条件·· [t/.A

举例1:如果你购买的是一只已经成年的鹦鹉,那么成年后,依然未学会说话的,那么将来能学会说话的机会,将会很低··鹦鹉跟人一样,要学话,还是从幼鸟开始教导比较容易学会。 br+. { k0

举例2:其实任何品种的鹦鹉都可能学会说话,包括虎皮、玄凤等小型鹦鹉,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这些品种的学话记录,甚至虎皮还得过鹦鹉的说话比赛大奖。但这并不表示你家的虎皮一定能学会说话,因为每个虎皮的个体都智商都会不同,能学会说话的只是个别的虎皮。还有,就算是灰鹦鹉,也不是每个都能学会说话的。
i
#
8w2

坊间很多鸟贩都会夸夸奇谈,说很容易教说话,这其实是为了赚钱而已。鹦鹉会说话固然有趣,但饲养鹦鹉的更大乐趣是互动和观赏,所以建议各位朋友不要把饲养鹦鹉的焦点放在说话上,万一鹦鹉不会说话,那么主人就将鹦鹉冷落,这是十分不对的,其实平时跟鹦鹉玩、互动比鹦鹉说话更有趣,鹦鹉会做出很多令你意想不到的动作,不但有趣,而且十分搞笑~~所以,饲养鹦鹉的朋友,不妨把鹦鹉作为你家庭的一分子,多加点爱心去体会鹦鹉饲养给你带来的乐趣吧···· [1]z[*\![1]2$_

一、购买前准备 0nO#\W

)AG~/Z$4
V

1、了解你要购买的鹦鹉 !BRab&

作为一个合格的主人,应该购买鹦鹉前做好功课,了解你要购买鹦鹉的特点,优点,缺点等而不是第一步就去了解价钱。如果对鹦鹉一无所知的,建议先去各大论坛看看资料,问问朋友,先普遍学习一下简单的入门知识,普遍了解一下市面有那些常见的鹦鹉卖,各种常见鹦鹉的特点是什么等等,然后按你自己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鹦鹉,再仔细去了解这种鹦鹉的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公母的特征,如何分辨幼鸟等。当你在网上查看资料的时候,还要注意网上的错误信息,网上的资料不会完全正确的,甚至部分网站的资料是错误的,误导的,或者乱写,所以提醒一下,查看资料的同时,自己要注意思考,分辨一下那些资料是错的。另外也有些资料是不准确,例如某些鹦鹉的说话能力怎样,这些都是网站估计的,大家不要太认真,实际上的饲养,并不一定能达到文章里面说的情况,不要以为文章说的,自己日后饲养也能有同样效果。看完资料,再看看自己、家人、邻居是否受到影响,他们能否接受,因为鹦鹉都有几个共通的缺点 "V8<‑^\Ct

a、叫声吵杂,甚至有些品种的叫声是超级难听,会惹人反感,甚至造成家庭不和,邻里反目的。不要以为在市场看到的鹦鹉不叫就是不吵,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鹦鹉不是整天都叫,的,但部分鹦鹉一旦叫起来,那就足够让你抓 sl1:L'}<

b、羽粉,羽粉是鹦鹉皮肤的分泌物,对鹦鹉来说是有保护羽毛、防水,防虫、调节温度的作用,但羽粉是不断分泌和散落地面的,对人类来说,可以是造成空气污染,和弄脏地面,若家里有亲人有呼吸系统问题的,就尽量不要考虑饲养了,长期吸入羽粉会对呼吸道构成影响的。 /U#u
x!9D

c、破坏,鹦鹉跟顽皮小孩差不多,经常会搞破坏,会啃咬不同的木质、塑料甚至钢,来达到它们磨嘴的目的。家里的家具、电线、书报随时有被啃咬的危险,作为主人的你在购买它之前就应该好好考虑怎样面对这些问题。鹦鹉咬东西是本能驱使的,因为鹦鹉嘴巴是不断生长的,要通过啃咬去磨嘴,所以家里饲养鹦鹉时候,要提供玩具和木头给鹦鹉啃咬 `,U@[yTw

d、陪伴、互动,鹦鹉是高智商生物,也需要主人经常陪伴和互动的,如果作为主人的你,经常出差,或者懒得陪伴鹦鹉的,家里又经常一个人都没有的,那么你就最好不要饲养鹦鹉了,当鹦鹉出现孤单寂寞无聊沮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自残的情况,也就是心理性的啄羽症。 hgq}EF

当你准备好,有足够知识、时间、空间去照顾你的鹦鹉的时候,就开始了解价钱和鸟商吧。 e_es6[1]Od

2、了解你要购买的鹦鹉价钱、各地鸟商 &l9q:'s+

全国各地售卖鹦鹉的鸟商很多,但怎么选择诚实的鸟商呢?可以告诉你,在国内,胡乱吹嘘,不懂装懂,以老鸟当幼鸟卖,隐瞒疾病情况等等的问题鸟商占总数的95%,只有极少数的鸟商是比较诚实的。所以,如何去挑选合适的鸟商,作为主人的你,应该做好资料收集,了解鹦鹉特点,凭自己的知识去购买鹦鹉,这样就不容易受鸟商的谎言迷惑。与其说鸟商骗人,其实很多时候部分鸟商不是骗人,而是根本不懂,所以经常闹出很多笑话,举例说,某地鸟商把玄凤称为小葵花鹦鹉,而购买的鸟友也以为这是葵花,结果就闹笑话了。要判断鸟商的诚信,除了当面沟通外,不妨问一下其他鸟友当地情况,和鸟商的信誉度,切勿冲动买鸟。 lR>ujr=

怎样才能买到合理价格的鹦鹉呢?同样了解也是很重要的,就算同一种鹦鹉,因为不同的性质、不同产地,不同售卖地区,不同年龄,不同亚种,也会有不同的价钱的,所以别再问为什么xx地方的玄凤卖80,但dd地方的玄凤只卖25元 20CmeVWP

好了,说了那么多,下面说说具体操作吧 @_L8>j
第2个回答  2009-03-17
这是我给你抄来的,太长发不完,我删除了很多。
楼主要想和养虎皮的交流,就到这里去注册个用户,然后到小型鹦鹉版块儿去学一下吧。
http://bbs.18888.com/?u=153772

如果选购的是成年的虎皮鹦鹉,鉴别其雌雄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雄鸟的鼻梁青蓝色,雌鸟的为深肉色或姜黄色。
2、雄鸟的体型相对苗条一些,雌鸟显得较为短胖。
3、雄鸟的羽毛颜色比雌鸟的毛色更鲜艳美丽。

1.备巢虎皮鹦鹉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但夏季天气热,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所以夏季应中止繁殖,其方法是每年的7-9月将笼舍内的巢箱取出,进行消毒清洗,10月以后再放入笼内。

2、配对应该选择健壮和远亲的1-2岁的青年鸟作为种鸟,虎皮鹦鹉出壳后5-8个月就性成熟。另外要注意新品种培育的优良品种种性的保持,不要将不同类型的鹦鹉胡乱配种,以致于后代“四不象”。群养繁殖时,雌鸟的数量应多于雄鸟的5%左右,让其自由配对,以免雄鸟为争取配偶而打斗。

3、产卵雌雄鸟配对后,很快就会选定自己的巢窝并交配,交配后不久,如果是在加食或喂菜时,雌鸟不出巢箱,雄鸟守候在一旁,可能是产卵了。应记下产第一枚卵的时间,一般是每天或每隔1天产1枚卵,每窝一般产卵4-7枚,产卵期应在饲料中增加较多的石灰质,补充钙质,避免产软壳卵。

4、孵化虎皮鹦鹉的乳化期为18-20天,孵化初期雌鸟特别警觉,不要轻易搬动巢箱和窥视巢内的卵,要保持环境安静。孵化任务完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间雌鸟全靠雄鸟叼食喂养,一般雌鸟产第2枚蛋后,就开始边产卵边孵化。孵化期18-20天。当距产第一枚蛋的时间约18天后,抽出巢箱看是否出雏,将无精蛋、破蛋捡出。以后隔3日查看一次。

虎皮鹦鹉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

5、育雏虎皮鹦鹉属于晚成鸟,雏鸟出壳后8-9天开始长羽毛,10-11天开始睁眼睛,20天以后羽毛长齐,30天左右出窝。在离开巢窝前,全靠成鸟喂食。当小鸟基本长齐羽毛或从巢内探出头来时,有的雌鸟除喂食外,不再理会小鸟,有的又开始交配,并寻找新的巢,开始准备下一窝繁殖。小鸟长到30天左右就可离巢生活。在育雏期间,除供应主食饲料外,还要供应部分鸡蛋黄,增加黍的比例。离巢10天后的小鸟要与母鸟分笼饲养,饲料应放在它们能取食到的地方,注意小米、稗子、黍配合饲喂,补充鸡蛋黄,并逐渐改成鸟混合粒料。小鸟在出壳后5-8个月完全长大,性达到成熟。
7、鹦鹉学舌
虎皮鹦鹉是鸟类当中最善于模拟的鸟之一,它会学人说话。学舌的鹦鹉从手玩的雄鸟中挑选,从出壳后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反复教它一句话。特别注意的是,教鹦鹉学舌时要专人教,不能家里的人全去教,这样会导致鸟儿混淆,什么也学不会。首先,让鹦鹉站在手上,靠近人的嘴,用温柔的声调,教它简单的词汇。其次,当鸟儿学会一句话,奖励它喜欢的饲料,然后再教另一句,但是要记住经常训练,否则会忘掉的。

一般来说,健康的鸟,羽毛是很贴紧和光亮的,如果生了寄生虫,羽毛会翻卷,且会零乱,起毛头,残缺脱落。为防止产生羽虱,可用烟草叶垫窝;还要注意对鸟笼、鸟具消毒,可用沸水浇淋,烈日暴晒,经常保持清洁。饲养者接触鸟后也要注意清洁卫生,如洗手等,一般是不会受感染的。
虎皮鹦鹉体长16~18厘米。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

2.淡色型虎皮鹦鹉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
3.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谈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两个品系。

4.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

5.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虎皮鹦鹉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蛋所需孵化日数 18 天到 22 天
一年产卵次数 5 到 6 次
平均寿命 5 到 10 年
最适合产卵的时间 年中

公 母
一般种 蓝色 茶色
白子种 紫红色 茶色
鼻膜的颜色
二. 繁殖前的准备:

一但您的虎皮长到七八个月大,鼻膜的性征也明显了,有年纪相差不大的一公一母,且天气状况不会非常严热,即可以开始设置繁殖所需的环境,让他们有一段时间去适应,准备时的注意事项:
1 准备一个虎皮专用的巢箱,如果是大头仔则推荐用牡丹小鹦用的巢箱。
2 将巢箱放置笼内,笼子则应置于阳光不会直设的地方。
3 此段期间严禁随意移动笼子,在不安定的环境母鸟是不敢产卵的。
4 如果可以的话,每次产前最好将巢箱用热水消毒一次,以防羽虱的威胁。
5 如果是手玩鸟,建议停止与人之间的互动接触,容易甘扰他们。
6 为他们准备营养充足的饲料,有些鸟店会卖繁殖用饲料,一般都是属于高热量的,个人觉得给他们 吃玉米的效果还不错,可以促进他们发情,但应注意脂肪过多症。
7 为了帮助母鸟卵壳的形成,这一段时间都要补充他们的钙质 ex. 蛋壳,红土,或乌贼骨
8 青菜中有维他命和矿物质,一周应喂食一次。
9 巢箱中的稻草垫应该用剪刀先剪得松散一点,方便母鸟以后来处理。
10 也可以在巢箱底铺二公分厚的木屑粉。

三. 发情的征兆:
如果您都有照上述的准备方法去做,相信不久后就可以看到他们发情的征兆啰,虎皮发情的征兆如下:
1 母鸟会在巢箱内啄来啄去,且会不断进出巢箱。
2 公鸟则是站在栖木上不断上下摇晃,且会追着母鸟跑。
3 公鸟母鸟明显比平常亲昵,会互相理毛,公鸟也会主动的将食物衔入母鸟的嘴里。
4 感情好的公母鸟会一起进入巢箱中睡觉,不过母鸟通常不会让公鸟进入。
5 当母鸟站在栖木上时可明显看出下腹部突起,比公鸟长很多。
6 母鸟的粪便会变得比平常大,接近玄凤粪便的大小,即象征已经开始产卵了。
7 交配时公鸟会从母鸟的背爬上进行交配,通常不会很久,快的话三秒就够了。

四. 蛋形成的过程有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与公鸟交配 - 成功受精成为受精卵 - 产卵 - 孵化
不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无公鸟可交配 - 无法成为受精卵 - 产卵 - 不会孵化
不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与公鸟交配 - 但没有成功受精 - 产卵 - 不会孵化

五. 产卵后应当注意事项
生了蛋以后还是有很多事项要注意喔! 因为这关系到鸟宝宝能不能顺利的孵出:

1 蛋生出后就不应该再继续供应高热量的饲料了,公鸟可能会因此持续保持兴奋状态而追着母鸟要求交配,会影响母鸟照顾幼鸟。
2 这时期饲料应主要以小米搭配一些些的长形热量较高的谷子就够了。
3 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将巢箱打开观看蛋,可能会受母鸟攻击 (尤其是手玩鸟,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怕人),也可能让他们没有情绪继续孵蛋,甚至将蛋啄破。若真的要看,次数也不应该太频繁。
4 可以在蛋蛋旁边放置一颗白色大小相近的弹珠,母鸟会误以为是蛋而一起孵,在母鸟离开巢箱觅食时就可以发挥他的功效,就是保温的效果,让蛋不易冷却。
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俗称娇凤或阿苏儿。原产于澳洲,目前已成为遍布世界的玩赏笼鸟。我国最早于30年代初引进,现在各地均有饲养。
成鸟体长为190~220毫米。体重约35克。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

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
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
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
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虎皮鹦鹉的养殖技术
虎皮鹦鹉又叫娇凤、彩凤、阿苏儿。原产澳大利亚,后经人工培育,已成为世界性笼养鸟,各国都有饲养。这种鸟羽毛华丽,易于饲养,可大量繁殖,供人们玩赏。

2、饲养管理。虎皮鹦鹉可成对饲养,也可成群饲养,一般用铁丝笼或内铺铁皮的箱形笼。每对鸟的活动空间应在0.5立方米以上,否则不利于繁殖。笼底应做成抽屉式的(钉上铁皮),便于拉出清扫和铺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坚固,以防被咬坏。饲料以谷子和稗子为主,同时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但用量不能超过10%。为了保证鸟所需的营养,青菜(白菜、油菜)和无机盐(骨粉、牡蛎粉)也要经常饲喂。这种鸟耐粗饲料,精饲料不宜喂得过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积,影响产蛋、繁殖。
喂食时,要注意吹去食罐内的谷壳,青菜在喂前要洗净,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沥干,吃剩下的当天取出。注意笼内卫生,勤清理砂土和粪便。食、水罐应每天刷洗12次。虎皮鹦鹉虽不太怕冷,但气温过低会影响繁殖,所以冬季室内温度不要低于0℃。
第3个回答  2009-03-17
如果选购的是成年的虎皮鹦鹉,鉴别其雌雄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雄鸟的鼻梁青蓝色,雌鸟的为深肉色或姜黄色。
2、雄鸟的体型相对苗条一些,雌鸟显得较为短胖。
3、雄鸟的羽毛颜色比雌鸟的毛色更鲜艳美丽。

1.备巢虎皮鹦鹉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但夏季天气热,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所以夏季应中止繁殖,其方法是每年的7-9月将笼舍内的巢箱取出,进行消毒清洗,10月以后再放入笼内。

2、配对应该选择健壮和远亲的1-2岁的青年鸟作为种鸟,虎皮鹦鹉出壳后5-8个月就性成熟。另外要注意新品种培育的优良品种种性的保持,不要将不同类型的鹦鹉胡乱配种,以致于后代“四不象”。群养繁殖时,雌鸟的数量应多于雄鸟的5%左右,让其自由配对,以免雄鸟为争取配偶而打斗。

3、产卵雌雄鸟配对后,很快就会选定自己的巢窝并交配,交配后不久,如果是在加食或喂菜时,雌鸟不出巢箱,雄鸟守候在一旁,可能是产卵了。应记下产第一枚卵的时间,一般是每天或每隔1天产1枚卵,每窝一般产卵4-7枚,产卵期应在饲料中增加较多的石灰质,补充钙质,避免产软壳卵。

4、孵化虎皮鹦鹉的乳化期为18-20天,孵化初期雌鸟特别警觉,不要轻易搬动巢箱和窥视巢内的卵,要保持环境安静。孵化任务完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间雌鸟全靠雄鸟叼食喂养,一般雌鸟产第2枚蛋后,就开始边产卵边孵化。孵化期18-20天。当距产第一枚蛋的时间约18天后,抽出巢箱看是否出雏,将无精蛋、破蛋捡出。以后隔3日查看一次。

虎皮鹦鹉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

5、育雏虎皮鹦鹉属于晚成鸟,雏鸟出壳后8-9天开始长羽毛,10-11天开始睁眼睛,20天以后羽毛长齐,30天左右出窝。在离开巢窝前,全靠成鸟喂食。当小鸟基本长齐羽毛或从巢内探出头来时,有的雌鸟除喂食外,不再理会小鸟,有的又开始交配,并寻找新的巢,开始准备下一窝繁殖。小鸟长到30天左右就可离巢生活。在育雏期间,除供应主食饲料外,还要供应部分鸡蛋黄,增加黍的比例。离巢10天后的小鸟要与母鸟分笼饲养,饲料应放在它们能取食到的地方,注意小米、稗子、黍配合饲喂,补充鸡蛋黄,并逐渐改成鸟混合粒料。小鸟在出壳后5-8个月完全长大,性达到成熟。
7、鹦鹉学舌
虎皮鹦鹉是鸟类当中最善于模拟的鸟之一,它会学人说话。学舌的鹦鹉从手玩的雄鸟中挑选,从出壳后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反复教它一句话。特别注意的是,教鹦鹉学舌时要专人教,不能家里的人全去教,这样会导致鸟儿混淆,什么也学不会。首先,让鹦鹉站在手上,靠近人的嘴,用温柔的声调,教它简单的词汇。其次,当鸟儿学会一句话,奖励它喜欢的饲料,然后再教另一句,但是要记住经常训练,否则会忘掉的。

一般来说,健康的鸟,羽毛是很贴紧和光亮的,如果生了寄生虫,羽毛会翻卷,且会零乱,起毛头,残缺脱落。为防止产生羽虱,可用烟草叶垫窝;还要注意对鸟笼、鸟具消毒,可用沸水浇淋,烈日暴晒,经常保持清洁。饲养者接触鸟后也要注意清洁卫生,如洗手等,一般是不会受感染的。
虎皮鹦鹉体长16~18厘米。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

2.淡色型虎皮鹦鹉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
3.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谈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两个品系。

4.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

5.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虎皮鹦鹉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蛋所需孵化日数 18 天到 22 天
一年产卵次数 5 到 6 次
平均寿命 5 到 10 年
最适合产卵的时间 年中

公 母
一般种 蓝色 茶色
白子种 紫红色 茶色
鼻膜的颜色
二. 繁殖前的准备:

一但您的虎皮长到七八个月大,鼻膜的性征也明显了,有年纪相差不大的一公一母,且天气状况不会非常严热,即可以开始设置繁殖所需的环境,让他们有一段时间去适应,准备时的注意事项:
1 准备一个虎皮专用的巢箱,如果是大头仔则推荐用牡丹小鹦用的巢箱。
2 将巢箱放置笼内,笼子则应置于阳光不会直设的地方。
3 此段期间严禁随意移动笼子,在不安定的环境母鸟是不敢产卵的。
4 如果可以的话,每次产前最好将巢箱用热水消毒一次,以防羽虱的威胁。
5 如果是手玩鸟,建议停止与人之间的互动接触,容易甘扰他们。
6 为他们准备营养充足的饲料,有些鸟店会卖繁殖用饲料,一般都是属于高热量的,个人觉得给他们 吃玉米的效果还不错,可以促进他们发情,但应注意脂肪过多症。
7 为了帮助母鸟卵壳的形成,这一段时间都要补充他们的钙质 ex. 蛋壳,红土,或乌贼骨
8 青菜中有维他命和矿物质,一周应喂食一次。
9 巢箱中的稻草垫应该用剪刀先剪得松散一点,方便母鸟以后来处理。
10 也可以在巢箱底铺二公分厚的木屑粉。

三. 发情的征兆:
如果您都有照上述的准备方法去做,相信不久后就可以看到他们发情的征兆啰,虎皮发情的征兆如下:
1 母鸟会在巢箱内啄来啄去,且会不断进出巢箱。
2 公鸟则是站在栖木上不断上下摇晃,且会追着母鸟跑。
3 公鸟母鸟明显比平常亲昵,会互相理毛,公鸟也会主动的将食物衔入母鸟的嘴里。
4 感情好的公母鸟会一起进入巢箱中睡觉,不过母鸟通常不会让公鸟进入。
5 当母鸟站在栖木上时可明显看出下腹部突起,比公鸟长很多。
6 母鸟的粪便会变得比平常大,接近玄凤粪便的大小,即象征已经开始产卵了。
7 交配时公鸟会从母鸟的背爬上进行交配,通常不会很久,快的话三秒就够了。

四. 蛋形成的过程有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与公鸟交配 - 成功受精成为受精卵 - 产卵 - 孵化
不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无公鸟可交配 - 无法成为受精卵 - 产卵 - 不会孵化
不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与公鸟交配 - 但没有成功受精 - 产卵 - 不会孵化

五. 产卵后应当注意事项
生了蛋以后还是有很多事项要注意喔! 因为这关系到鸟宝宝能不能顺利的孵出:

1 蛋生出后就不应该再继续供应高热量的饲料了,公鸟可能会因此持续保持兴奋状态而追着母鸟要求交配,会影响母鸟照顾幼鸟。
2 这时期饲料应主要以小米搭配一些些的长形热量较高的谷子就够了。
3 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将巢箱打开观看蛋,可能会受母鸟攻击 (尤其是手玩鸟,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怕人),也可能让他们没有情绪继续孵蛋,甚至将蛋啄破。若真的要看,次数也不应该太频繁。
4 可以在蛋蛋旁边放置一颗白色大小相近的弹珠,母鸟会误以为是蛋而一起孵,在母鸟离开巢箱觅食时就可以发挥他的功效,就是保温的效果,让蛋不易冷却。
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俗称娇凤或阿苏儿。原产于澳洲,目前已成为遍布世界的玩赏笼鸟。我国最早于30年代初引进,现在各地均有饲养。
成鸟体长为190~220毫米。体重约35克。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

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
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
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
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虎皮鹦鹉的养殖技术
虎皮鹦鹉又叫娇凤、彩凤、阿苏儿。原产澳大利亚,后经人工培育,已成为世界性笼养鸟,各国都有饲养。这种鸟羽毛华丽,易于饲养,可大量繁殖,供人们玩赏。

2、饲养管理。虎皮鹦鹉可成对饲养,也可成群饲养,一般用铁丝笼或内铺铁皮的箱形笼。每对鸟的活动空间应在0.5立方米以上,否则不利于繁殖。笼底应做成抽屉式的(钉上铁皮),便于拉出清扫和铺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坚固,以防被咬坏。饲料以谷子和稗子为主,同时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但用量不能超过10%。为了保证鸟所需的营养,青菜(白菜、油菜)和无机盐(骨粉、牡蛎粉)也要经常饲喂。这种鸟耐粗饲料,精饲料不宜喂得过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积,影响产蛋、繁殖。
喂食时,要注意吹去食罐内的谷壳,青菜在喂前要洗净,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沥干,吃剩下的当天取出。注意笼内卫生,勤清理砂土和粪便。食、水罐应每天刷洗12次。虎皮鹦鹉虽不太怕冷,但气温过低会影响繁殖,所以冬季室内温度不要低于0℃。
第4个回答  2009-03-17
如果选购的是成年的虎皮鹦鹉,鉴别其雌雄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雄鸟的鼻梁青蓝色,雌鸟的为深肉色或姜黄色。
2、雄鸟的体型相对苗条一些,雌鸟显得较为短胖。
3、雄鸟的羽毛颜色比雌鸟的毛色更鲜艳美丽。

1.备巢虎皮鹦鹉几乎常年可以繁殖,每年可繁殖4-5窝。但夏季天气热,连续入巢孵化,不但影响成鸟健康,而且孵化育雏率也降低,幼鸟体质不佳,所以夏季应中止繁殖,其方法是每年的7-9月将笼舍内的巢箱取出,进行消毒清洗,10月以后再放入笼内。

2、配对应该选择健壮和远亲的1-2岁的青年鸟作为种鸟,虎皮鹦鹉出壳后5-8个月就性成熟。另外要注意新品种培育的优良品种种性的保持,不要将不同类型的鹦鹉胡乱配种,以致于后代“四不象”。群养繁殖时,雌鸟的数量应多于雄鸟的5%左右,让其自由配对,以免雄鸟为争取配偶而打斗。

3、产卵雌雄鸟配对后,很快就会选定自己的巢窝并交配,交配后不久,如果是在加食或喂菜时,雌鸟不出巢箱,雄鸟守候在一旁,可能是产卵了。应记下产第一枚卵的时间,一般是每天或每隔1天产1枚卵,每窝一般产卵4-7枚,产卵期应在饲料中增加较多的石灰质,补充钙质,避免产软壳卵。

4、孵化虎皮鹦鹉的乳化期为18-20天,孵化初期雌鸟特别警觉,不要轻易搬动巢箱和窥视巢内的卵,要保持环境安静。孵化任务完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间雌鸟全靠雄鸟叼食喂养,一般雌鸟产第2枚蛋后,就开始边产卵边孵化。孵化期18-20天。当距产第一枚蛋的时间约18天后,抽出巢箱看是否出雏,将无精蛋、破蛋捡出。以后隔3日查看一次。

虎皮鹦鹉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

5、育雏虎皮鹦鹉属于晚成鸟,雏鸟出壳后8-9天开始长羽毛,10-11天开始睁眼睛,20天以后羽毛长齐,30天左右出窝。在离开巢窝前,全靠成鸟喂食。当小鸟基本长齐羽毛或从巢内探出头来时,有的雌鸟除喂食外,不再理会小鸟,有的又开始交配,并寻找新的巢,开始准备下一窝繁殖。小鸟长到30天左右就可离巢生活。在育雏期间,除供应主食饲料外,还要供应部分鸡蛋黄,增加黍的比例。离巢10天后的小鸟要与母鸟分笼饲养,饲料应放在它们能取食到的地方,注意小米、稗子、黍配合饲喂,补充鸡蛋黄,并逐渐改成鸟混合粒料。小鸟在出壳后5-8个月完全长大,性达到成熟。
7、鹦鹉学舌
虎皮鹦鹉是鸟类当中最善于模拟的鸟之一,它会学人说话。学舌的鹦鹉从手玩的雄鸟中挑选,从出壳后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反复教它一句话。特别注意的是,教鹦鹉学舌时要专人教,不能家里的人全去教,这样会导致鸟儿混淆,什么也学不会。首先,让鹦鹉站在手上,靠近人的嘴,用温柔的声调,教它简单的词汇。其次,当鸟儿学会一句话,奖励它喜欢的饲料,然后再教另一句,但是要记住经常训练,否则会忘掉的。

一般来说,健康的鸟,羽毛是很贴紧和光亮的,如果生了寄生虫,羽毛会翻卷,且会零乱,起毛头,残缺脱落。为防止产生羽虱,可用烟草叶垫窝;还要注意对鸟笼、鸟具消毒,可用沸水浇淋,烈日暴晒,经常保持清洁。饲养者接触鸟后也要注意清洁卫生,如洗手等,一般是不会受感染的。
虎皮鹦鹉体长16~18厘米。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

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

2.淡色型虎皮鹦鹉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
3.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谈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两个品系。

4.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

5.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虎皮鹦鹉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蛋所需孵化日数 18 天到 22 天
一年产卵次数 5 到 6 次
平均寿命 5 到 10 年
最适合产卵的时间 年中

公 母
一般种 蓝色 茶色
白子种 紫红色 茶色
鼻膜的颜色
二. 繁殖前的准备:

一但您的虎皮长到七八个月大,鼻膜的性征也明显了,有年纪相差不大的一公一母,且天气状况不会非常严热,即可以开始设置繁殖所需的环境,让他们有一段时间去适应,准备时的注意事项:
1 准备一个虎皮专用的巢箱,如果是大头仔则推荐用牡丹小鹦用的巢箱。
2 将巢箱放置笼内,笼子则应置于阳光不会直设的地方。
3 此段期间严禁随意移动笼子,在不安定的环境母鸟是不敢产卵的。
4 如果可以的话,每次产前最好将巢箱用热水消毒一次,以防羽虱的威胁。
5 如果是手玩鸟,建议停止与人之间的互动接触,容易甘扰他们。
6 为他们准备营养充足的饲料,有些鸟店会卖繁殖用饲料,一般都是属于高热量的,个人觉得给他们 吃玉米的效果还不错,可以促进他们发情,但应注意脂肪过多症。
7 为了帮助母鸟卵壳的形成,这一段时间都要补充他们的钙质 ex. 蛋壳,红土,或乌贼骨
8 青菜中有维他命和矿物质,一周应喂食一次。
9 巢箱中的稻草垫应该用剪刀先剪得松散一点,方便母鸟以后来处理。
10 也可以在巢箱底铺二公分厚的木屑粉。

三. 发情的征兆:
如果您都有照上述的准备方法去做,相信不久后就可以看到他们发情的征兆啰,虎皮发情的征兆如下:
1 母鸟会在巢箱内啄来啄去,且会不断进出巢箱。
2 公鸟则是站在栖木上不断上下摇晃,且会追着母鸟跑。
3 公鸟母鸟明显比平常亲昵,会互相理毛,公鸟也会主动的将食物衔入母鸟的嘴里。
4 感情好的公母鸟会一起进入巢箱中睡觉,不过母鸟通常不会让公鸟进入。
5 当母鸟站在栖木上时可明显看出下腹部突起,比公鸟长很多。
6 母鸟的粪便会变得比平常大,接近玄凤粪便的大小,即象征已经开始产卵了。
7 交配时公鸟会从母鸟的背爬上进行交配,通常不会很久,快的话三秒就够了。

四. 蛋形成的过程有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与公鸟交配 - 成功受精成为受精卵 - 产卵 - 孵化
不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无公鸟可交配 - 无法成为受精卵 - 产卵 - 不会孵化
不可能孵化的蛋 母鸟体中的卵成熟 - 与公鸟交配 - 但没有成功受精 - 产卵 - 不会孵化

五. 产卵后应当注意事项
生了蛋以后还是有很多事项要注意喔! 因为这关系到鸟宝宝能不能顺利的孵出:

1 蛋生出后就不应该再继续供应高热量的饲料了,公鸟可能会因此持续保持兴奋状态而追着母鸟要求交配,会影响母鸟照顾幼鸟。
2 这时期饲料应主要以小米搭配一些些的长形热量较高的谷子就够了。
3 尽量不要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将巢箱打开观看蛋,可能会受母鸟攻击 (尤其是手玩鸟,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怕人),也可能让他们没有情绪继续孵蛋,甚至将蛋啄破。若真的要看,次数也不应该太频繁。
4 可以在蛋蛋旁边放置一颗白色大小相近的弹珠,母鸟会误以为是蛋而一起孵,在母鸟离开巢箱觅食时就可以发挥他的功效,就是保温的效果,让蛋不易冷却。
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俗称娇凤或阿苏儿。原产于澳洲,目前已成为遍布世界的玩赏笼鸟。我国最早于30年代初引进,现在各地均有饲养。
成鸟体长为190~220毫米。体重约35克。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

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
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
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
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
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
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虎皮鹦鹉的养殖技术
虎皮鹦鹉又叫娇凤、彩凤、阿苏儿。原产澳大利亚,后经人工培育,已成为世界性笼养鸟,各国都有饲养。这种鸟羽毛华丽,易于饲养,可大量繁殖,供人们玩赏。

2、饲养管理。虎皮鹦鹉可成对饲养,也可成群饲养,一般用铁丝笼或内铺铁皮的箱形笼。每对鸟的活动空间应在0.5立方米以上,否则不利于繁殖。笼底应做成抽屉式的(钉上铁皮),便于拉出清扫和铺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坚固,以防被咬坏。饲料以谷子和稗子为主,同时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但用量不能超过10%。为了保证鸟所需的营养,青菜(白菜、油菜)和无机盐(骨粉、牡蛎粉)也要经常饲喂。这种鸟耐粗饲料,精饲料不宜喂得过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积,影响产蛋、繁殖。
喂食时,要注意吹去食罐内的谷壳,青菜在喂前要洗净,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沥干,吃剩下的当天取出。注意笼内卫生,勤清理砂土和粪便。食、水罐应每天刷洗12次。虎皮鹦鹉虽不太怕冷,但气温过低会影响繁殖,所以冬季室内温度不要低于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