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但辞……鸣啾啾 写出了木兰怎样的心情?100字以上

以第一人称“我”来写

  本篇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首十六句叙木兰准备代父出征。次十二句叙出发到战场。次六句叙经历十年战士生活后还乡。次八句叙入朝受赏。次十六句叙到家。最后四句是歌者之辞,用比喻赞叹木兰乔装之妙。

  《木兰诗》在叙事中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例如木兰投军途中的一段叙述,不仅使读者看到一位驰骋于烽火狼烟中的英雄,而且也看到木兰对父母、故乡的拳拳深情。

  此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擅长运用排比笔法和复叠句式来抒情叙事。比如写木兰“愿为市鞍马”一段,东南西北都写到了,这就把本来简单无味的一件事叙述得生动活泼,仿佛看到木兰一家子都在忙忙碌碌地四处奔走,为木兰采办行装。再如写家人对木兰归来的欢迎,连用了三个复叠句式,创造出一种欢乐和热闹的气氛,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调。

  此诗中也有一些简约传神的笔墨。例如写木兰十多年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涯,只用了寥寥六句。这几句对偶工整,诗意凝练,可能经过文人加工,但并不损害整首诗的民歌风调。

  作者用一个比喻来结束全诗。 本是作者的赞歌, 却用了一个“我”字:“安能辨我是雄雌!”使人仿佛听到木兰俏皮、风趣的声音。木兰似乎并不认为自己代父从军是一件多么不平凡的事,她所感到自豪的只不过是自己能乔装得叫人男女莫辨。这个结尾不仅表现了民歌特有的清新活泼,而且使读者感到劳动妇女特有的纯朴幽默的感情,耐人口味。

  【注释】:
  唧唧:叹声。
  军帖:征兵的文书。可汗:西北民族君主之称,起于汉以后。
  鞯:马鞍的垫子。西魏至唐初行府兵制,当时应征从军的人须自备鞍马、弓箭等物。
  黑山:即杀虎山,蒙古语为阿巴汉喀喇山,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南百里。
  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
  金柝:军用铜器,像锅,有三只脚,又有柄,容量相当于斗。白天做炊具,夜里用来报更,就是“刁斗”。
  明堂:天子祭祀、朝诸侯、教学、选士的地方。
  策勋:纪功。将勋位分做若干等,每升一等为一转。
  尚书郎:官名,尚书机关的侍郎。
  千里足:指驼马等代步之物。
  儿:女子自称之词。
  霍霍:急速貌。
  帖花黄:六朝以来女子有黄额妆,在额间涂黄。
  扑朔:跳跃貌。迷离:不明貌。以上二句互文,雌兔的脚也扑朔,雄兔的眼也迷离。

参考资料:http://www.singtaonet.com/culture/poetry/t20060414_193465.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4
本篇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首十六句叙木兰准备代父出征。次十二句叙出发到战场。次六句叙经历十年战士生活后还乡。次八句叙入朝受赏。次十六句叙到家。最后四句是歌者之辞,用比喻赞叹木兰乔装之妙。

《木兰诗》在叙事中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例如木兰投军途中的一段叙述,不仅使读者看到一位驰骋于烽火狼烟中的英雄,而且也看到木兰对父母、故乡的拳拳深情。

此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擅长运用排比笔法和复叠句式来抒情叙事。比如写木兰“愿为市鞍马”一段,东南西北都写到了,这就把本来简单无味的一件事叙述得生动活泼,仿佛看到木兰一家子都在忙忙碌碌地四处奔走,为木兰采办行装。再如写家人对木兰归来的欢迎,连用了三个复叠句式,创造出一种欢乐和热闹的气氛,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调。

此诗中也有一些简约传神的笔墨。例如写木兰十多年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涯,只用了寥寥六句。这几句对偶工整,诗意凝练,可能经过文人加工,但并不损害整首诗的民歌风调。

作者用一个比喻来结束全诗。 本是作者的赞歌, 却用了一个“我”字:“安能辨我是雄雌!”使人仿佛听到木兰俏皮、风趣的声音。木兰似乎并不认为自己代父从军是一件多么不平凡的事,她所感到自豪的只不过是自己能乔装得叫人男女莫辨。这个结尾不仅表现了民歌特有的清新活泼,而且使读者感到劳动妇女特有的纯朴幽默的感情,耐人口味。
第2个回答  2009-03-14
当我的父母似乎在我身后叫着“木兰,木兰,你快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到达了黄河了,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今夜的月亮格外清冷,似乎月光在为世间的一切道别,难道月宫的嫦娥仙子也在似我这般的别离?远方战争中的马蹄声也好像从几百里外的燕山传来,和着黄河的流水声,倒也是相映成趣。嘴角挂起一弧苦笑的月牙,只是不知道我是否还有归来的机会?罢了,既然已经决定好了代替我的老父,换下女儿装,穿上寒光四溅的盔甲,拿起剑来参与战争,世上便少了一位名唤木兰的女郎,多了一位叫木兰的少年了,何必再想?还是早日奔向燕山吧。
不知是否符合要求?我也就这文笔了。
第3个回答  2009-03-24
当我的父母似乎在我身后叫着“木兰,木兰,你快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到达了黄河了,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今夜的月亮格外清冷,似乎月光在为世间的一切道别,难道月宫的嫦娥仙子也在似我这般的别离?远方战争中的马蹄声也好像从几百里外的燕山传来,和着黄河的流水声,倒也是相映成趣。嘴角挂起一弧苦笑的月牙,只是不知道我是否还有归来的机会?罢了,既然已经决定好了代替我的老父,换下女儿装,穿上寒光四溅的盔甲,拿起剑来参与战争,世上便少了一位名唤木兰的女郎,多了一位叫木兰的少年了,何必再想?还是早日奔向燕山吧。
不知是否符合要求?我也就这文笔了。
第4个回答  2009-03-17
我为了年老体衰的父亲去从军,早上辞别了父母就立刻上路,在晚上就到达了黄河边。满耳都是黄河流水的哗哗声,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第二天早晨离开汹涌的黄河,晚上住在了黑山。总是听见胡骑的马啾啾的叫声,还是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对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怀着无尽的思念,上了战场。

OK吗?OK就采纳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