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求,考研

求:08年考福州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的专业课用的书是哪版的,详细的,拒绝网址,先到先得

福 州 大 学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一、 考试科目名称: 837经济学综合
二、 招生学院和专业: 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评价目标
西方经济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应用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现实中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考查知识范围
一、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稀缺与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逻辑、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含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蛛网模型等)。
二、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分析与产品市场:
1.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效用论概述、偏好理论、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推导、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曲线、不确定性和风险、相关知识的概述与评论。
2.生产成本论与生产者行文分析。(1)厂商与企业组织形式,生产函数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与长期,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成本线,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报酬与技术变革、对本章知识到概述与评论;(2)成本的经济分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生产与成本的关系),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及应用,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3.产品市场分析。(1)完全竞争市场分析。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竞争市场的效率与公平,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2)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模式(垄断、寡头、垄断竞争)与根源,垄断与垄断竞争下的均衡条件分析,价格歧视及应用,寡头及各种寡头模型,不确定性、信息与信息市场失灵(道德陷阱与逆向选择),博弈轮初步;不同市场之间的效率比较,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三、要素市场分析:
1.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市场如何决定收入,分配论与边际生产率,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2.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要素供给概述,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欧拉定理与罗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四、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分析:
1.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条件,社会福利函数,效率与公平,不公平的根源及反贫困政策,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2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经济管制,自然资源经济学与环境资源经济学初步,微观经济学的概述与评价。
五、宏观经济学概述与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目标与工具,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GDP和实际GDP、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乘数论、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投资的决定、IS曲线、利率的决定、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七、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八、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总供给的一般说明、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对本章知识到概述与评论。
九、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描述,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影响,现代通货膨胀理论与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十、国际经济学基本知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汇率和对外贸易,国际收支的平衡,IS-LM-BP模型,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开放经济条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十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增长核算,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乘数-加速数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关知识到概述与评论。
十二、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争论。古典学派与凯恩斯革命,货币主义的根源与现代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名义粘性,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博弈轮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运用,相关知识概述与评论。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另参见: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排序从易到难。

福 州 大 学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课程(考试)大纲
一、 考试科目名称: 838管理学综合
二、 招生学院和专业: 管理学院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基本内容:
一、 考核基本要求
考生应掌握管理的基本特征及规律,系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体系和方法,把握管理职能对于各种组织的重要作用,运用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管理理论,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正确把握管理活动内在规律,能具体理解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质、内容、结构、方法,同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二、各章知识点和主要考核要求
1、 管理、管理者、管理学
重点掌握组织的概念、管理的本质,管理的过程与管理职能,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管理者的职能层次与基本素质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对管理的本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以及管理学的特点有准确理解,从而能围绕管理的基本任务,明确所承担的管理职能,并对管理的专业的学习意义有清晰的认识。把握外部环境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培养考生懂得组织环境分析时管理者基本的思维方式.
2、 管理思想演变与理论的发展
重点掌握管理思想演变过程、管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学派和产生背景;科学管理理论(泰罗、法约尔、韦伯)、行为科学理论(梅奥、马斯洛、X•Y理论、双因素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等等);中国的管理思想等。
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了解管理思想演变过程,对各种管理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及体系有全面了解,掌握管理理论各个发展阶段的产生背景,并结合国内背景对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进行思考。

3、 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重点掌握组织的性质,组织的成长型态,组织文化及对管理的影响,管理的一般环境,管理的任务环境;组织环境不确定性与权变管理方法
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把握组织、组织文化的本质涵义,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把握环境分析对组织的重要性,掌握管理的系统观和权变思想,把握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点,了解管理者基本的组织环境思维方法。
4、 决策理论与管理决策方法
重点掌握决策对于组织的重要意义;基本的决策理论思想;决策的概念及特征;决策分类与决策程序;理性决策的局限性与有限理性决策;主观决策法,风险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群体决策的原则。
本章的学习要求:认识科学决策对于组织的核心作用,能够决策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把握理性决策理论与有限理性决策的差别;把握一般决策过程和决策方式;能够运用正确的决策思维方式,掌握不同情景下决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计划与战略管理原理
重点掌握:计划的本质,计划的类型以及计划工作的程序;计划的权变因素,目标管理的定义与一般步骤;战略的涵义,战略的基本层次,战略规划流程,公司层战略框架和事业层战略框架。
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性质,把握计划职能的本质涵义和未来管理者正确的计划观念,了解目标管理方式及实施安排。了解战略对组织的重要性,熟悉管理者基本的战略思维方式。

6、 组织工作与组织结构设计
重点掌握:组织理论的演变;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分工、统一指挥、职权与职责,管理跨度、部门化);有机式组织与机械式组织,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类型及比较分析;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授权的过程、有效授权的一般要求;直线权力与参谋权力的区别、直线与参谋的矛盾及协调。
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掌握组织与公司战略的关系,了解组织工作特征及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学会分析不同组织结构的运行特征,并掌握基本的组织结构合理化要求;根据组织理论,把握对不同组织形态选择的分析方法。熟悉组织设计中职权设计的核心问题。

7、 激励理论
重点掌握:一般激励理论和激励过程,熟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及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本章的学习要求:把握组织管理的“人本思想”和现代行为管理思想,能够熟悉和应用激励理论,了解员工的行为特征,把握对员工的一般激励原则和方法,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8、 领导理论
重点掌握:领导的定义、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权力权威的来源,领导风格理论(四分图理论、方格图理论),权变领导理论(菲德勒模型,赫塞•布兰查德的情景理论)。
本章的学习要求:对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领导的本质有正确认识,学会辨别不同领导风格的基本特征,能够运用权变思想,分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领导方式的适应性,提高领导水平。

9、 管理中的控制职能
重点掌握:一般控制原理,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的关系,控制的类型与关键控制点,控制过程,企业组织基本的控制方式(前馈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控制的前提和原则,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
本章的学习要求:对控制基本原理有正确理解,能够把握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和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熟悉一般的控制方式,正确认识控制工作在管理活动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

参考书目(须与专业目录一致)(包括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
《管理学》(第七版)斯蒂芬•罗宾斯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些课程还应有基本运算和实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排序从易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0
这09年的研究生都考完了,怎么还问08年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