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历史小故事!!

简短(100字左右)
标题目 呵呵
请高手火速来报
一定要简短哦 嘿嘿

1、三征高句丽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

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

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

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  ,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唐初使节到高句丽时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2、瓦岗寨起义

瓦岗寨起义,又称瓦岗军起义,是隋大业七年(611年)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期间发生的一场农民起义。

瓦岗农民起义,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七、八年时间,动员了上百万的群众,转战中原, “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演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活剧, 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推翻隋王朝的整个斗争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瓦岗军的巨大历史功绩。遗憾的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及其保护下的政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走向下坡路, 以至最后失败。

3、江都兵变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炀帝从东都第三次乘龙舟南下江都。这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蔓延全国。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逼近东都,公布炀帝十大罪状。李渊亦攻进长安,拥立代王侑,自封唐王。江南起事队伍逼近江都,炀帝自感末日将临,引镜自照说:“好头颅,谁来砍它呢!”江都宫中人人自危。

这时宫中由司马德戡率领的骁果军都是关中人,他们长期在外,思念故乡。司马德戡和虎贲郎将元礼、直合裴虔通密谋推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发动兵变,率众西归。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也有说是十一日的)夜间,司马德戡引骁果自玄武门入,裴虔通与元礼直入宫中搜捕,炀帝闻变,匿于永巷,被叛军驱出。

至天明乃押至寝殿。之后宇文化及使校尉令狐行达缢杀炀帝。并将隋氏宗室、外戚在江都宫中者皆杀之,惟炀帝侄秦王浩因素与宇文智及交往密切,得不死,并被立为帝。后宇文化及自为大丞相,宇文智及为左仆射,准备率隋官兵十余万众西归。

4、永徽之治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帝位,结果都被废掉,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唐朝都城迁至洛阳,以洛阳为东都,唐朝两京制从此开始。

即位之初,他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共同辅政。君臣纷纷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 

李治即位后,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

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其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最广。

5、元和中兴

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甚至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成为唐朝的内忧外患之一。

唐德宗死后,经过了唐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其即位后,经常阅读典籍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等文献,他都仰慕不已。

唐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贤臣为宰相,李纯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很晚才退朝。

唐宪宗在位15年间,政绩较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从而取得了元和年间削藩的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唐朝获得再次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7
1.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
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
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
数月如此,都知心头很为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而高兴。
一天,他正与主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
胡趱不敢怠慢,急忙让主人把驴牵来。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主人出来,胡趱急了,奔进后院,
只见驴子浑身是汗,直喘粗气,正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胡趱又来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样,习惯地拉开嗓门喊道:“仆人们
多加草料,好好喂驴!”
胡趱冷笑一声说:“抱歉得很,今天驴子来不了啦。”
主人问:“为什么?”
都知就说:“昨天回去头旋恶心,卧在棚里起不来了,请您准它几天假,让他缓缓气吧!”

2.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李密谈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杨素。回家以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识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将来你们有事可以与他商量。”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3.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 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 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 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 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 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温馨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 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 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 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4.好学不倦 只有一个洞穴的老鼠很快被捉。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 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 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 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 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 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 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5.困境即是赐予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 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 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 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 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 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 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 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 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 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 ,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 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 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温馨提示: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 ,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 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 正面价值。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1.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
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
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
数月如此,都知心头很为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而高兴。
一天,他正与主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
胡趱不敢怠慢,急忙让主人把驴牵来。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主人出来,胡趱急了,奔进后院,
只见驴子浑身是汗,直喘粗气,正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胡趱又来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样,习惯地拉开嗓门喊道:“仆人们
多加草料,好好喂驴!”
胡趱冷笑一声说:“抱歉得很,今天驴子来不了啦。”
主人问:“为什么?”
都知就说:“昨天回去头旋恶心,卧在棚里起不来了,请您准它几天假,让他缓缓气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16
1.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
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
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一天两天不新鲜,
数月如此,都知心头很为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而高兴。
一天,他正与主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
胡趱不敢怠慢,急忙让主人把驴牵来。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主人出来,胡趱急了,奔进后院,
只见驴子浑身是汗,直喘粗气,正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胡趱又来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样,习惯地拉开嗓门喊道:“仆人们
多加草料,好好喂驴!”
胡趱冷笑一声说:“抱歉得很,今天驴子来不了啦。”
主人问:“为什么?”
都知就说:“昨天回去头旋恶心,卧在棚里起不来了,请您准它几天假,让他缓缓气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