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09高三期末生物考试答案解析

如题所述

1.对受粉后正在成长中的幼小果实适当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形成无子果实 B.使其种子减少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果实发育
解析: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着的种子。若对受粉后正在成长中的幼小果实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会促进果实发育。因为受粉过程能够正常进行,受精卵能发育成胚,受精极核能发育成胚乳(双子叶植物种子形成时,胚乳营养转移给胚的子叶),所以种子能够正常形成,因此答案A、B错误;果实成熟过程主要是由乙烯促进。解答本题的同时,要关注利用生长素的产生和作用原理培养无子果实的应用:即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够促进形成无子果实。本题答案为D。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解析:本题综合考察了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植物转基因技术常常是把目的基因转入到离体受精卵细胞或愈伤组织细胞中,转了基因的细胞需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变成完整植株,培育出定向变异的新品种;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携带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能使其后代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即具有全能性;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杂交过程中,首先是融合细胞的膜的融合,因此利用了膜的流动性等原理;愈伤组织是外植体细胞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分裂而形成的细胞群;通过培养杂交瘤细胞使其不断有丝分裂(细胞克隆的过程),产生特异性强的抗体,所以D是正确的,本题答案为C。

3.为了防止转基因植物中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研究人员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可以减少目的基因的基因频率
B.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C.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基因污染”是近年来环保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基因工程作物中的转基因能通过花粉(风媒或虫媒)所进行的有性生殖过程扩散到同类作物。人工组合的基因可能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在环境学上则称为基因污染(不需要记忆,了解即可。)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是由母本提供的(受精时,只是精子头部的细胞核部分入卵),和雄性产生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如果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组既细胞质基因组中,目的基因不会随花粉转移到非转基因作物中。本题答案为C。(参考资料: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类细胞器,包括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他们均由前质体发育而来。前质体内有DNA,存在于生殖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中,并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分裂进入子代细胞,前质体在植物体不同细胞中能发育成白色体、有色体或叶绿体。)

4.图1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
B.该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8条
C.图中结构①和②分离时不可能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D.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解析:根据染色体成对有序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版上,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非等位基因重组(此时①和②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可能会因为交叉互换而具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C不正确),也会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其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暂时为4条,分裂后恢复为2条;只有该生物的体细胞在进行有斯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为8,所以B不正确;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纺锤体,但是不能看到赤道版,因为赤道版不是一个实体结构,是指细胞中央的平面,D不正确。本题答案为A。

29.(14分)图2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⑴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分析A→C和F→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A→C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F→B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千焦,则图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能够识别图中的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A与C箭头是双向的,C又是其他所有成分的箭头指向,所以可以判断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环境,D、E、F分别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B则为分解者。
答案:
⑴DEF CO2 含碳有机物 产生温室效应(或“导致CO2增多”)
⑵能量流动 m /125 千焦 D增多,F减少

30.(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研究了玉米的一系列问题,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3表示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初期淀粉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此环境中约经过20 天左右幼苗死亡,并被细菌感染而腐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3
DBABDDDCBCCBABCCACDDCCDABDACCDA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