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英雄故事

尽量简短!简要!
有古代英雄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陈连升(?—1841)湖北鹤峰人。他出身于行伍,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累擢曾山营参将。1839年在回击英国侵略军制造的官涌武装挑衅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将,调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军猛攻沙角炮台。他镇定自若,指挥守军多次击退敌人进攻。英军闯入炮台后,他身先士卒,奋勇抵抗,不幸中弹扑地,英勇捐躯。

关天培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时勇于任事,治学练兵注重实效,被称作“干济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1839年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措施,训练水师,修筑炮台,加强战备,曾多次击退英军的进犯。1841年2月25日,英舰18艘向虎门发动进攻,关天培与游击麦廷章在靖远炮台率将士奋勇抵抗。26日下午英军再度发动猛攻,琦善拒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仍亲燃大炮杀敌。最后与守炮台将士四百多人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

定海三总兵

葛云飞(1789—1841),字雨田,又字鹏起,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领导定海保卫战的主要爱国将领。1838年任定海镇总兵。1839年因父死回家守丧。1841年初,英军从定海撤退后,葛云飞奉命进驻定海。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也同时奉调率兵进驻定海,与葛云飞协力防守。1841年9月下旬,英军再次进攻定海。葛云飞对所部坚定地说:“贼不足畏,可尽灭也!万一不利,某身为大将,奉天子命镇守斯土,城亡与亡,大义也!当死在此地,不离定海寸步!”9月26日,敌军进攻定海竹山门,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敌船桅,敌军仓皇退去。27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28日至30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都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弹药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但大营不发救兵。10月1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王锡朋壮烈牺牲。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亲手挥刀杀死侵略军多人后,也英勇牺牲。葛云飞据守在最危险的定海城南土城。王、郑牺牲后,敌人向葛云飞阵地压来。他手执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但他仍忍痛奋力砍杀。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一起被称为“定海三总兵”。葛云飞著有《名将录》、《浙海险要图说》及许多诗文。

裕谦

裕谦(约1795—1841),字鲁山,号舒亭,蒙古镶黄旗人。1817年,他考中进士,1826年任湖北荆州知府。1841年2月,清政府命他为钦差大臣,赴浙江,筹划海防。他支持林则徐抗英,反对伊里布、琦善的投降卖国活动。他揭发伊里布私受英军礼品的劣迹。清政府将伊里布调京审讯,命裕谦为两江总督,仍为钦差大臣,督办江浙军务。10月10日,英军进攻镇江。他率兵英勇抵抗,力战不支,投水自尽,遗著有《裕靖节公遗书》。

陈化成

陈化成(1776—1842),字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历任水师把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1830年任福建水师提督。1840年6月,英国侵犯福建,陈化成和闽浙总督邓廷桢一起进行抵抗,击退英军。不久,调任江南提督。他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积极备战。他对部下诸将说:“武臣死于疆场,幸也。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舰驶近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欲向英军求和,陈化成坚决反对。16日拂晓,英舰逼近,攻打吴淞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指挥守军发炮还击,激战两个多小时,击毁击伤敌舰数艘,击毙击伤侵略军多人,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这时,守在宝山的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击毁了英舰,以为取胜的机会来了,竟然大摆其总督仪仗,大摇大摆地出来督战。敌人发现后,发炮轰击。牛鉴一听到炮声,吓得面无人色,赶快从轿子里钻出来,丢帽弃靴,混在士兵中乱窜逃命,致使全军溃败。东炮台守将余步云丢弃炮台逃走。敌人乘机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从正面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参将周世荣劝陈化成退却。陈化成怒斥周世荣说:“曩谓尔诚,荐拔至是,今尔负我,以致负国”,后周世荣贪生逃跑。时英军蜂拥登岸,弹如雨下,陈化成负伤多处,仍英勇抵抗,最后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壮烈牺牲。

海龄

海龄(?—1842),满洲镶白旗人。1841年他任京口副都统。1842年7月,英军7000人在海军配合下,进攻镇江。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守卫城外各山高地。海龄率旗兵1000人和青州兵600人守城垣。镇江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英。21日,英军登陆,攻占城外高地,炸破西口入城。他督率部众与侵略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城陷后,海龄自缢殉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24
这里有 !
参考资料:http://www.cbe21.com/gs/ymgs2.php
邱少云(1931-1952),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10月11日在朝鲜反击敌占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中,他和全排战友奉命于夜间潜伏在距敌60米的山脚,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发动进攻,以便突然袭击敌人。12日中午,邱少云被敌燃烧弹所引起的烈火烧身。为了不暴露部队埋伏的地点,他忍受着剧痛,坚持不动,直到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和战友们的安全。
邱少云牺牲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童年受尽苦难

1931年,邱少云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关溅乡邱家沟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
邱家沟本来只是一座荒山。有一年,几家姓邱的百姓逃荒到这里,把荒山开垦成了田地。可是,住在城里的地主李丙云,串通县长造了一张假地契,硬说邱家沟的地是他家的。
邱少云一家6口人,只有半亩多地,为了糊口,只好租种地主的几亩地。这年天旱,一年下来,交完租没剩下多少粮食。没办法,少云的哥哥只好给地主去放牛,他父亲去给船老板拉纤。父亲一连气给船老板干了3个月一肩膀磨破了,腿走肿了,脚被石头划得满是伤口,好不容易盼到年底,满指望能挣些钱回家过年,可是,船老板硬是不给工钱。邱少云的父亲咽不下这口气,带领穷兄弟们找船老板说理;船老板只好发了3个月的工钱。
这天黄昏,邱少云的父亲一个人坐在船边,摸着口袋里的几块银元,盼望早点回家。突然,他身后“咚”地响了一声。他刚要回头看是怎么回事,几个护船的狗腿子猛扑到他身上,不由分说,卡住他的脖子,捆住他的手,往他嘴里塞满了棉花,七手八脚地搜走了他刚到手的工钱,然后,把他推进了河里。就这样,邱少云的父亲被船老板害死了,他的妈妈受了这样大的打击,也得了重病,不久,也去世了。
13岁的邱少云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拿起妈妈用过的讨饭竹筐,东讨一点,西要一点,好养活两个小弟弟。
为了挣钱糊口,邱少云把两个弟弟寄养在亲戚家,去给一个姓丁的地主放牛。他心想,只要卖力气多干活,就能多挣钱,两个弟弟就不会再挨饿了。他使出全部力气干活,早上天刚蒙蒙亮,别人还在梦中,他就赶着牛群出了村。一路上,他还打草砍柴,晚上回去还喂猪、扫院子、担水、推磨、劈柴。可是,到了年关,狗地主一拨拉算盘珠子,还顶不上每天的冷饭钱。他又到一家面馆跑堂,每天要挑40担水。从天不亮开始,一直挑到夜深人静。邱少云去挑水的河,离面馆一里多路,都是土坡,又滑又陡,遇到下雨,稍不小心,就有摔倒。滑到河里的危险。6月的一天,天下着雨,街上都是泥浆,坡路上又粘又滑,空手走路都免不了摔跤。邱少去一早就去挑水。他感到头昏沉沉的,脑门发烧,浑身发冷,眼前直冒金花。一担、两担、挑到第三担,邱少去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伙伴们劝他歇一会儿,可是,老板娘坐在那儿监工,没办法,他又挑着水,向河边走去。他吃力地挑着水,就要一步一步到坡项了,邱少云突然脚下一滑,身子一歪,连人带桶滚到了坡底。老板娘不但没有什么同情,还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懒货,上哪儿去偷闲,这么半天,你是要砸了我的买卖不成!”邱少云说:“我,我路上摔了一跤。”“什么?摔了一跤?你这个笨蛋,快看看我的桶摔坏了没有?我是雇你干活的,不是要你跌跤摔水桶的。”邱少去气得嘴唇直哆嗦,眼前一黑,又跌倒在地上。伙伴们七手八脚帮他擦泥水,洗脸上的伤。一个年长的师兄一摸他的脸,吓了一跳,这么热,对老板娘说:“他病成这个样子了,还给你们干活,还骂他摔了水桶,你们......”“我们怎么了?我们不能白养一个大活人。病了干不了活,就给我滚!”
那时候,邱少云就这样到处打工做活,不但挣不了钱,还累成一身病。1949年秋天,邱少云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关在一个大仓库里,等着被送上前线。
邱少云,在旧社会受尽了苦难,渴望着翻身得解放。

遵守纪律是胜利的保证

邱少云视纪律高于生命,为战争胜利而忍受难以想象的痛苦,直到牺牲自己。这里我要讲一讲他参军后是怎样第一次认识纪律的重要的。
邱少云被抓了壮丁之后,被关进一个大仓库里,一共有100多人。
1949年12月的一天,听说解放军马上就要来了,乡里的大小国民党员一大早就跑了个净光。他们来不及把新抓来的壮丁送到前线。快到中午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砸门声。门被砸开了,进来了几名解放军战士。一位年纪稍长的战士大声说:“壮丁兄弟们!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主席派我们来解放你们的,你们自由了!”壮丁们欢呼起来,纷纷拥向门口,围住了解放军同志。刚才那个战士又说:“各位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参军的可以提出申请,我们欢迎!”
第二天,邱少云就报名参了军。
1950年盛夏时节,四川人民迎来了解放后第一个大丰收,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投入了紧张的助民夏收。邱少云干得特别起劲。他熟练地挥动着镰刀,汗水淋淋,一会儿就把别人拉下一大截。老乡们都夸他说:“还是土生土长的小伙子会干活。”邱少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邱少云割了几趟,忽觉得头重脚轻,浑身无力,双手按了按太阳穴。这一举动被后面的李士虎看到了。他伸手在邱少云头上一摸,吃惊地说:“哎呀,你发烧了,我去叫卫生员来!”邱少云说:“叫卫生员干啥!我又没有病!”“没病怎么这么热!”邱少云说:“晒的呗!太阳这么毒,谁的脸不热?”
晚饭以后,卫生员找到了邱少云,一量体温,39.2度。第二天一早,大家要干活去了,连长把邱少云叫到一边,说:“你要好好休息,早点养好病。”又说:“实在闷得慌,就把你们班的枪擦一擦吧!”
邱少云因为有病,不能去参加助民夏收劳动,回到班里闷闷不乐地擦起枪来。他把班里其他战士的枪都认真擦完了,刚把自己的枪拆开,天边就响起了雷声,要下雨了。一道道闪电划破了天空,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他想,这哪是擦枪的时候,赶紧抓起扁担往地里跑去,枪零件还摆在桌子上。没跑出去多远,倾盆大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他才想起没拿雨衣,也顾不上回去取了, 抢收稻谷要紧。邱少云被大雨淋得象落汤鸡,和大家一起挑起稻捆。当他挑到第5捆的时候,一件雨衣披在他身上,回头一看,是朱连长。朱连长大声说道:“真是乱弹琴!这么大的雨,你的病加重了怎么办?还不赶快回去?”邱少云为了早点把稻谷抢运回去,让乡亲们少受损失,又继续干了起来。
劳动结束以后,班长回到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枪零件,吃了一惊。他和连长商量了一下就把邱少云找来,说:“有件事情我要批评你。你带病参加抢收,这种精神很可贵,也值得大家学习。可是,你烧刚退,雨浇了会受凉,病加重了怎么办?连长让你休息,是为整个革命利益着想。有了好身体,才能多做工作,做好工作。你应该服从命令好好休息。”班长还说:“你当时急急忙忙走了,枪零件就扔在桌子上,如果有敌情怎么办?一旦来了战斗任务,难道你空着双手上战场,用两个拳头打敌人吗?”从这件事情,邱少云懂得了遵守纪律,服从命令的重要。他向班长认真做了检讨。他说:“班长,我错了。现在我懂得了,作为一个革命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坚决遵守革命纪律,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胜利。”

努力学文化练本领

邱少云从小受苦,上不起学。有一次,他上山去挖野菜,背着背篓路过学校,听到朗朗的念书声,就好奇地停下来。这时,地主正好走到这里,看到邱少云,就恶声恶气地说:“你站在这儿干什么?笨头笨脑的,还想念书?”邱少云多么想念书啊!
到了部队,邱少云有了学文化的机会。部队到了沱江以后,开展了学文化运动。
邱少云学文化非常认真、刻苦。午休时间,他的床铺总是空的,晚饭后,大家都在游戏,他不参加。本来,他最喜欢游泳,可是,大热的天,他却很少去游泳,甚至,连洗澡也不洗了,总是抓紧时间学习。
一天晚饭后,连长发现在沱江边洗澡的战士里又没有邱少云的身影,就到文化室去找,也没有。连长忽然想起,邱少云喜欢到伙房后面的一棵大树下看书。果然,邱少云正坐在大树下看书。只见他衬衫已被汗水湿透,脸上的汗珠已成了小溪。连长走过去轻声地问道:“少云同志,躲在这儿干什么呢?”邱少云吓了一跳,忙放下书本站起来。连长装作生气的样子说:“躲到这儿以为我找不到?跟你说过多少遍,现在天气很热,要勤洗澡,休息休息。”邱少云说:“连长,我不累。”连长还不放过他,说:“看你眼睛都熬红了,还说不累。学文化当然要抓紧,可也不能不顾身体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要注意休息。”说着,连长要动手帮他收拾东西。邱少云按住连长的手,恳求道:“连长!你就叫我多学习会儿吧!我人笨,基础又差,再不抓紧点怎么行呢?”连长被感动了,问邱少云:“你为什么要这样刻苦学文化呢?”邱少云回答:“为了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更好地建设新生活。”连长听了很高兴,说:“你说的很好,好好学吧!”
在全连大会上,连长表扬了邱少云刻苦学习的事迹。
邱少云参军以后,恨不得马上上战场,狠狠地消灭敌人。可是,没有本领不行,所以,他决心苦练杀敌本领,做一个好战士。
邱少云全身心投入了军事训练。除了参加班、排集中训练,业余时间抓的也很紧,一有空就跑到操场上去。练习瞄准,一练就几十分钟。他的射击、刺杀、爆破成绩都不错,就是投弹成绩不行,一直超不过50米大关。
一天,邱少云下了岗,天已快亮了。他想,自己的投弹成绩老上不去,现在离起床时间还早,何不去练一会儿呢?于是,便拿起一根草绳和3个教练弹,来到了练兵场。他把草绳的一头拴在一棵大树上,另一头拴了个教练弹,用力甩开臂膀练了起来。
这一切,被同班战士李士虎看到了。李士虎正在练习射击,不知邱少云在干什么,跑过去问邱少云:“少云,你在干什么?”“练臂力。”“这个法子行吗?”“能行!小李,你来试试看。”小李试了几下,觉得挺好,就跑回去找绳子了。原来,他的投弹成绩也不太好,也想好好练练。
邱少云一口气练了两百下,军衣被汗水湿透了。草绳断了,结个疙瘩接着练,又断了,再接上,直到全是疙瘩没法用了,再找一根新的练。这样练了好几天,邱少云觉得自己的臂力差不多了,就把三班长请来帮他练掷远。
班长站在一旁,细心观察邱少云的每一个动作,只见他急步跨进投掷线内,按照投掷要领,右手攥着弹把,眼睛盯着靶心,吸足一口气,猛地向前冲刺几步,然后侧身弓步抡臂一挥,把手榴弹投了出去。可是,仍然只投了45米,邱少云有点灰心。班长对他说:“你的动作要领掌握得不错,就是扣手腕的时机不熟练,不要灰心。”说着,班长亲自给他做了示范,邱少云按班长的指点,又反复进行练习。不久,进行投弹的测验,战士一个接一个地投掷。该邱少云投了,班长小声鼓励他:“别紧张,注意扣手腕!”邱少云接着投了3次,拾弹员开始报告邱少云的投弹成绩,结果是:第一颗52.5米,第二颗53米,第三颗55米整。顿时,投弹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战友们都伸出大拇指说:“不简单,不简单!”邱少云脸红红的,心里想: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和战友们的帮助分不开的。

潜伏,为了胜利!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且封锁我国的领海、侵占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还对我国东北地区狂轰滥炸。中国与朝鲜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安危与共。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
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战士们纷纷要求参加志愿军,邱少云更是感到无比愤慨。他在请愿书中写道:“美帝国主义妄想把中朝两国得到翻身的人民再推进苦海,我们绝不答应。批准我吧,我要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去消灭强盗,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保卫世界和平。”就这样,邱少云到了朝鲜战场。
在朝鲜,邱少云为了掩护和抢救朝鲜老人和妇女、儿童,置生死于度外。他服从分配,到教导团去学习,冒着生命危险,沉着地拆除了敌人的定时炸弹,在运送弹药途中,一箱子弹掉进了江中,他奋不顾身地跳进刺骨的江水中……这些英勇事迹说也就不完。这里主要讲一讲,邱少云在攻打“391”高地战斗中,他与500名战士潜伏在距敌人阵地60米的开阔地,不幸被敌人的燃烧弹打中,为了整体战斗的胜利和战友们的安全,忍受巨大的痛苦,直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391”高地在上甘岭右翼铁源东北10余公里处,地处平康和金化之间,是一个方圆10几里的制高点。因为它海拔391米,军事上称为“391”高地。这里山势险要,狭窄孤立,南北两峰对立,形若屋脊,全长1200米。
“391”高地东边的上焦山无名高地和西边的“394.8”高地,已被我军占领。“391”高地就象一颗毒钉楔入了我军阵地,直接威胁着我军阵地的安全和巩固,要拔掉这颗毒钉很不容易。敌人的一个加强连、170多人,在这里已经固守一年多了,工事坚固,火力严密,有12道铁丝网,密密麻麻的地堡,还埋设了大量的地雷。最大的问题是,从我军阵地到“391”高地,中间隔着3000多米宽的一片开阔地。
怎么样攻下“391”高地呢?经过多次侦察,反复研究,师指挥部决定,利用“391”高地前的大片蒿草作隐蔽,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晚上,将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潜伏到敌人的前沿。攻击时刻一到,出其不意的发起进攻,既可减少伤亡,又提高成功的把握。但是,这样做,也就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隐蔽几百个战士,困难是很大的。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20多个小时,不管是风吹雨打,日晒虫咬都不能挪动,不能发出任何响声,非常不容易,一旦暴露目标,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接受了主攻任务,紧张地进行着各种战前准备。他们多次进行侦察,从开阔地上带回些草来,扎成各种各样的伪装网披在身上进行试验,看哪种草不容易被敌人发现,哪种草不易枯黄。他们还设想碰到的各种情况,比如瞌睡了怎么办?吃口辣椒刺激刺激;想咳嗽了怎么办?嚼口野草,或头埋进挖好的土坑里;虫子咬怎么办?用小布条扎紧袖口、裤脚。战士们之间怎样联络?学鸟叫、虫叫、蛙叫,代表各种信号。
战斗前的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着。这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指导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琢磨着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想到。他想着想着,索性一轱辘爬起来,想到外面转转。刚走出坑道,就远远看见三班的坑道里还有亮光。走近一看,只见邱少云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邱少云一抬头,见指导员来了,赶紧站起来问道:“指导员,您还没睡?”“战士还没有睡,我这个指导员怎么能睡得着呢?”接着指导员又问:“小邱,这么晚,还在写什么呀?”邱少云拿起自己写好的东西,递给指导员,说:“指导员,请你给我看一看!”说着,往灯里又添了些油,坑道里顿时亮了许多。指导员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入党申请书:
亲爱的党支部:
有了毛主席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有受剥削、受压迫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的共产主义,我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希望党在反击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中,把最艰苦的任务交给我、考验我。我保证服从命令听指挥。潜伏的时候,就是被敌人打中,也不动一下。假使我牺牲了,希望党组织能承认我为共产党员。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邱少云就是带着这样的决心投入了战斗。
1950年10月11日晚,500名战士集结在阵地前。他们就要出发了。师长亲自检查了战士们的伪装,亲自进行了战前动员。他说:“潜伏,是决定这一仗成败的关键;潜伏成功了,胜利就攥在我们手里。他要求每一个战士都要以无比的顽强去战胜困难。他还强调,完成这样的潜伏任务,纪律特别重要。纪律和生命,和胜利联系在一起。”
师长一声令下,潜伏部队象离弦的箭,朝敌人前沿阵地飞速前进。经过20公里的行军,晚上10点,潜伏部队到达预定地区,0点,秘密潜伏就绪。邱少云潜伏在高地东麓一条杂草丛生的土坎旁边,距离敌人工事只有60米远。
深秋的朝鲜,夜风一吹,透骨的冰凉,不时传来敌人哨兵巡逻发出的“咔喳咔喳”的皮靴声。邱少云和战友们静静地伏在草地中。为了不使自己打瞌睡,他把几个辣椒塞进嘴里,两眼紧盯着黑黝黝的高地。
黑夜熬过来了。天刚刚亮战士们就看到高地上一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机枪从地堡那牛眼似的射孔里直冲着山下战士们潜伏的开阔地。山脊上交通壕里,持枪的敌人在来回走动,还不时的拿起望远镜朝山下观察。在湿湿的草丛里趴了一夜,战士们觉得混身又冷又酸,多想爬起来伸个懒腰,活动活动身子。可是,动不得,动一动,敌人就会立刻发现。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趴在草丛中使人感到烦闷燥热,蚂蚁蚯蚓又活跃起来,从裤筒里使劲往里钻,痒得人难受。
上午10点多钟,李伪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急匆匆地朝邱少云他们潜伏的方向走来。空气突然紧张起来。是谁暴露了目标?邱少云四处观察了一下,没有什么动静。他明白了,天亮了,大概几个伪军下山来提水洗脸。突然,有两个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象触电似地吓得脸色煞白,退了两步,胡乱打了一梭子弹,扭头向山顶跑去。
情况万分危急。敌人一旦逃回工事,疯狂的敌人立刻就会扑下山来,猛轰开阔地,500名战士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我军的作战计划就会前功尽弃。就在这紧急的时刻,突然,轰!轰!轰!我方阵地上飞出一连串的炮弹,把敌人拦截在半山腰。邱少云和战士们相视而笑。打得真好!他们感到身后有着强大的后盾,潜伏一定成功。
敌人怀疑草丛里藏着我们的小股部队,半小时后,先从南面飞来一架侦察机,跟着又飞来4架战斗机。山上的敌人向草丛里打了指示目标的燃烧弹。立刻,潜伏阵地上燃起好几处大火,野草噼啪乱响。战士们被火烤得发呛,眼泪直流。不一会儿,又一排燃烧弹打过来。一颗罪恶的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公尺的草地上。刹时间,飞溅的汽油燃烧液溅到他的左腿上,腿上的伪装立刻燃起熊熊大火。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在水沟里打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是,他却一动没动。他心里很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几十架望远镜向着燃烧的地方了望,只要出现一丝动静,敌人的炮火就会顷刻之间把潜伏地区炸成焦土。
“哇!哇!”从邱少云的左侧传来了急促的蛙叫声。
“叽!叽!”邱少云的右侧也传来了紧迫的鸟叫声。
这是战友们用暗号向邱少云发出的呼唤;快呀,快把火扑灭!邱少云摇摇头,非常镇静。他把身子死死贴在地面,把头深深埋进面前的土坑,尽力抑制住咳嗽和疼痛。他咬紧牙关克制着、忍耐着,等待着总攻时刻的到来。
可是,现在的时间是中午11点,离总攻时间还有6个半小时。火焰从邱少云的腿上烧到了腰部,不时发出叫人心碎的嗤嗤声。他疼得满脸是汗,把双手深深插进了泥土里。
“哇!哇!”蛙叫声更急促了!
“叽!叽!”鸟叫声更紧迫了!
可是,邱少云为了整体的胜利,为了战友们的安全,一动不动。
火舌爬上了邱少云的脊背,脊背上的皮肉在烈火下嗤嗤作响。火舌烧着了他眉毛、头发-邱少云仍然在烈火燃烧中一动不动。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疼痛,不让自己吭出声来。他在烈火烧身的痛苦之中,仍然想着战斗的胜利。他断断续续地对身边的小李低声说:“看来,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你去完成吧!”说着,他竭尽全力把身下的爆破筒向小李推了过去。
在烈火中,邱少云慢慢地,无声地闭上了眼睛!
第3个回答  2009-01-26
很久以前,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叫女真族的部落不断闯到中国来抢东西、杀人、放火。让很多很多人没有房子往,没有东西吃。而当时的皇帝,他成天吃喝玩东,大把大把地花钱,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为了修一座宫殿,他抓了很多人拴上绳子,让他们干活。女真族的部队也就是这个时候侵略中国。

岳飞在家里听到逃难的老百姓说了这些事后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他准备离家参军保卫国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飞的妈妈舍不得岳飞离开家,眼泪在眼框里不停地打转,但为了祖国的安危,岳飞的妈妈给岳飞讲了很多要为祖国增光的事。最后岳飞的妈妈又取来针,让岳飞跪在地上托着小墨盒,在岳飞的脊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岳习永远记住,要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保卫国家。

就这样,岳飞含着眼泪告别了家乡,告别了妈妈来到部队参了军。

在队伍里岳飞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跟大家一起站在队伍了。他常常想,我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一名大将军,带领大家去和敌人战计呢。其它的士兵也经常笑话他,说一个士兵怎么能成为大将军呢。

可是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岳飞所在的小分队从山里演练回来,突然在道边遇上了女真族的大队人马。为首女真族将领看见,岳飞他们哈哈大笑,手里着狼牙棒:兄弟们快上,把宋朝的几个小兵给我拿下。金兵一拥而上将岳飞他们团团围信,岳飞他们的小队长在战斗中牺牲了,正在危急的时刻,只见岳心手里拿着长抢突发神威,骑着白马直接奔金兵将领而去,金兵将领见岳飞挥马来到手里握着狼牙棒猛砸下去,岳飞抬头大喝一声用枪挑去,狼牙棒嗖一声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金兵将领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拍往回跑,只见岳飞从后赶上噗一枪正扎在他身上将他挑入马下。金兵看见自己的将领被杀,吓得一哄而散,岳飞就领着宋军将金兵杀得屁滚尿流。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799403.html?si=3

第4个回答  2009-02-02
(1)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2)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树倍与己的日军,最后弹尽粮绝,全部跳下山崖.
(3)林则徐,禁烟运动,壮我中华.
(4)李宗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取得过台儿庄大捷.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