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老实验小学情况

不是现在的实验小学

为了准确回答你,我又做了深入调查,现在修改如下:

你问到河南安阳老实验小学情况,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听说过。我知道,因为我是那里的毕业生。我1957-1963年在那儿上学。

安阳最早的实验小学,位于三道街北段,是三道街小学的前身(前几年又并入红庙街小学),也是二十中的前身。它建校于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成立于太行山根据地,当时称“太行五专署干部子弟学校”,后随着安阳的解放而迁入安阳城。那时候的校名叫“安阳专区实验小学”,是当时安阳最大、最正规、最有名的小学,干部子弟居多。1964年,该校一分为二,即南院(三道街)、北院(解放路)。至少一直到文革前夕,都是响当当的好小学。1972年,北院改名为二十中。南院改名为三道小学。我毕业时,校长是刘梅,一个太行山下来的老干部。

现在文峰中路的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是由安阳市鼓楼东小学发展而来,为了区别原来的实验小学,取名“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3
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小学围绕“重过程、重体验、重激励、重人文”的德育要求,创新“星卡”激励性评价制度。“星卡”共分绿、红、黄三种:“绿星卡”代表对学生点滴进步的激励,“红星卡”代表荣誉和收获,“黄星卡”代表对学生过失的一种警告。该制度规定,10张“绿星卡”换1张“红星卡”,学校每周将获“红星卡”者张榜公布;学期末,各班根据绿星卡数评选出五星级少年2名,四星级少年8名,三星级少年10名,二星少年12名,一星级少年若干名;星级少年根据级别累计积分,五星级5分,四星级4分,三星级3分,二星级2分,一星级1分,小学毕业累计星卡积分评选铜星、银星、金星少年。三年来,星卡成为该校的特色文化,发挥了独特的育人作用。

一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普遍喜欢星卡评价。据调查,99%的学生表示最想得到的是知识、绿星卡和老师的表扬;99%的学生表示最怕得到黄星卡和受到老师的批评。孩子们的童言童真也不时尽现纸上:“绿星卡,我真想多交点你这样的好朋友!”“红星卡,请你每过一小段时间来看我一下!”“黄星卡,你可别找大家的麻烦!”……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绿星卡对我来说,就像在苹果树下吃苹果。春天,“苹果”没成熟,我想吃它,可是“苹果”老掉不下来。秋天,树上的苹果已经熟透了,我终于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从一年一度的学生、家长对教师、学科、学校工作的民意测评的数据分析,星卡评价等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经X2显著性检验,学生对参与星卡评价态度不同老师的喜欢率,X2(1)0.05<X2(1)=4.56< X2(1)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施星卡评价态度积极的教师普遍受到学生的喜欢;与两年前比,全校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率提高10个百分点,对住宿的满意率提高7个百分点,对食堂的满意率保持不变,这与该校实施星卡评价,在教师中力度最大,对生活教师有要求,而对食堂职工影响不大的现状相呼应,从一个侧面说明实施星卡评价对学生已产生一定的影响。经两年前后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率检验,X2(1)0.05<X2(1)=4.76< X2(1)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施星卡评价后学生对学校更加热爱。2004年日本宫崎大学附属高中的长岭哲哉的来学校文化交流,为学生的乐观性格感到惊奇,他说在日本在校生相对比较严肃,很少看到学生甜甜的笑容。

二是提高了教师的育人水平。全体教师逐步建立了尊重学生的教育观,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目中无人”的现象,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经验说教走向从学生经验出发;建立了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中容易出现的态度粗暴、缺乏耐心、过于严厉的不当做法明显减少;逐步形成了以赏识、期望、引导为主要内容的,突出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主体作用,充满情感教育色彩的德育特色。

三是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星卡评价带来的和风细雨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学习求真、做人求善、言行求美、性格求乐的精神面貌;教师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着手,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星卡评价正成为学校的一大品牌,社会对该校高度评价,近两年来每年有上千人要求到该校就读,成为温州地区最热门的几所学校之一;海外华人纷纷送子弟到该校求学,现共有近50位外籍华人子弟在校就读。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俞国良教授曾三次来该校调研,并就星卡评价实施作了点评;浙江省教育厅张绪培副厅长视察时对该校优质教育品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第2个回答  2009-01-13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创办于1999年2月,为瑞安市新区建设管委会投资创办、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的公立全日制寄宿小学。学校现有班级36个,学生1600人,教职工200人。学校创办以来,全体教职工发扬"奉献、求实、创新"的创业精神,努力建设现代化示范小学,各项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轨道,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一是创建了比较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学校现占地面积66.5亩,建筑20000平方米;建有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700人寄宿的生活楼及电脑房、图书室、舞蹈室、劳技室等;教学仪器、音体美劳卫设备基本配齐;实验室设备按I级标准配备;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和学生电脑房;所有教室配备电脑多媒体设备。校园绿化率37/100,种植近50种花木;6亩劳动基地种植大棚樱桃蕃茄和杨梅、桃子、梨、石榴、弥猴桃等果树。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建成了校园十景,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校园成为孩子求知的乐园。 二是建设了瑞安市最具潜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每个教师都是通过打擂台这唯一形式招聘进来。现在编教师学历本科学历包括在读占80/100,中级以上职称占46/100,瑞安市级以上先进教师占48/100,省级教坛新秀1人,温州市级教坛新秀6人,瑞安市级以上教坛新秀占28/100。学校所有教师都通过电脑合格培训,顺利实施电子备课制度。每位教师制订了个人发展规划,全员参与校本科研,近二年共有60/100以上教师开出市级以上公开课,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学校有生活老师40多人,每18个左右住校生安排一位生活老师,绝大部分生活老师都是幼儿师范和师范学历。 三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坚持“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特色化发展”为办学思想,围绕“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办学宗旨和“真·善·美·乐”校训,在“尊重人格·尊重差异”理念指导下,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温州精神,着力推进整体改革:“赏识·期望·引导”德育模式和体现“全员”、“全程”、“多元”特点的学生“星卡”激励性评价,使校园盛开着文明之花;校本课程开发和以“生本”、“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扎实基础、良好习惯和自尊、自信、自强品格的形成。
第3个回答  2009-01-13
我就是从那毕业的!!~~
呵呵~ 你说的是鼓楼东吧~ 我是03年毕业的,
希望您说明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