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的经济学解释

如题所述

1. 谷贱伤农是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均衡的典型案例。当农作物丰收时,粮食供给量大幅上升。
2. 然而,粮食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并不敏感,即需求弹性小。即便粮食价格波动,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并不会有太大变化。
3. 因此,在供给增加而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往往会下降,即所谓的“谷贱”。
4. 农民的收益取决于粮食价格和销售量的乘积。当价格下跌,而需求量不变时,农民的收益随之减少,这就是“伤农”。
5. 多数国家,尤其是人口大国,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维护国际政治地位,都重视本国粮食生产,并实施保护农民利益的支农政策。美国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些政策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6. 实施保护价格政策会导致政府收购市场上过剩的粮食,从而增加了纳税人的支出用于维持粮食库存。
7. 农民补贴往往根据产量来分配,这意味着大农场主获得更多补贴,而真正需要补贴的小农场主因产量低而得到较少补贴。
8. 此外,这些政策可能减缓了农业生产的调整,使得原本应转移到其他部门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受到阻碍。
9. 谷贱伤农的现象揭示了经济学中一个经典问题。传统观点指出,农民的利润来源于粮食的产量和价格,而这二者并非独立,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10. 粮食需求缺乏弹性意味着,尽管粮价下降,粮食需求量的增加并不显著。这是因为粮食作为必需品,其需求主要受生理需求驱动,对价格的变化不够敏感。
11. 在经济学界,关于谷贱伤农现象的解释还有其他观点,表明这一问题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讨论和见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