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抱佛脚的下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垂老之时方信佛,教妻共读黄经文。此语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读经》一诗。谚语“临时抱佛脚”读音为lín shí bào fó jiǎo,本意是指年老之时才信仰佛教,以求得庇佑,如同临渴而掘井一般,事到临头才匆忙应对。后来,人们便用“临时抱佛脚”来形容平时没有准备,到了紧急关头才慌忙寻求解决方案。这个成语并非出自寺院之内立即抱住佛脚之举,而是一种比喻。
关于这个成语的起源,一说起于元代。但也有人认为,实际上这个成语在宋代就已经存在。《中山诗话》记载了一则故事:王安石喜好开玩笑,一日与僧人讨论佛法,他句道:“投老欲依僧。”对方立刻回应:“急则抱佛脚。”王安石指出:“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中的一句。对方则说:“急则抱佛脚”是完整的俗语,上下句对仗工整,堪称妙对,王安石听后大笑。可见,“抱佛脚”这一说法,在宋代已然存在。
现代故事中,这句俗语被认为是由外族人传入中国的。古时候,云南南部有一个由外族人建立的小国,该国人民都信仰佛教。相传,有一个罪犯在被判处死刑后,夜深人静时挣断锁链和木枷逃走。第二天早上,官府发现后立即派人追捕。罪犯逃了一天一夜,疲惫不堪,眼看着追兵逼近,他知道自己无处可逃,便逃进了寺庙。这座寺庙里供着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罪犯见到佛像,悔恨交加,便抱住佛脚,痛哭流涕,不断磕头表示悔过。他一边磕头,一边祈求:“佛祖慈悲,我已知罪,愿剃度为僧,今后再不造恶!”追兵随后赶到,见到罪犯如此虔诚,深受感动,便派人报告官府,请求从轻处理。官府不敢擅作主张,便上报国王。国王笃信佛教,便赦免了罪犯的死刑,让他剃发为僧。后来,这个国家的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将这个故事和“临时抱佛脚”这个惯用语带到了中国,成为了我们的俗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