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名称由来是不是甘州和肃州啊?

照此说来,现代的甘肃省应该是古代的凉州、肃州、和甘州构成主体部分的

甘肃:
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简介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古为雍、梁二州地,春秋时属秦和西戎,秦置陇西郡,西部属月氐,汉为凉州,元属甘肃和陕西行省,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得名甘肃。明属陕西省,清为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又简称陇。

现辖2自治州、7地区、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4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39万多平方千米。人口2345万(1949年 968万人),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省会在兰州。

甘肃地处蒙新、青藏、黄土高原交会地带,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乌鞘岭以西、北 山和祁连山间为长约1200千米的河西走廊,自古丝绸之路通过这里。甘肃是一个呈西北-东南向分布的狭长型省份,东西长达1655公里,南北最宽处530公里,最窄处仅25公里,全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甘肃地形似哑铃形,全省有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北山山地六大地形区。气候从东南到西北,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温带干旱气候,降雨量由800毫米过渡到30毫米,河西走廊降水稀少。

兰州周围盛产白兰瓜,有瓜果城之称;天水苹果、庆阳黄花菜、文县花椒等都很有名;甘南高原是重要牧区;白龙江流域是重要林区;陇南山区产岷县当归、丈县 党参等地道药材,有千年药乡之称。

甘肃矿藏、水力资源丰富,已建设成为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机械、毛纺织和核工业基地之一。金川大型多金属共生镍矿、皋兰铜矿、白银铝厂、兰州石油化工及其设备、毛纺、阿干镇煤矿、玉门油矿、天水电讯器材、刘家峡水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均很有名。甘肃传统手工艺品有临洮仿古地毯、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等。

重要城市有省会、工业交通中心兰州,兰州是陇海、兰新、包兰、兰青等铁路和成兰、西兰等公路的交点,又是甘肃民航中心,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兰州有民航线通酒泉、西宁、乌鲁木齐、 北京、上海等地、陕甘交通要地天水,长庆油田所在地西峰、河西走廊古城和新兴工业基地张掖(古甘州)、酒泉(古肃州)、嘉峪关等。文物古迹以长达1600千米的汉唐之路为代表,有敦煌石窟、长城嘉峪关、兰州五泉山、白塔山,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夏河拉卜楞寺、榆中兴隆山、张掖大佛寺等。甘肃不仅有迷人的青山秀水、高山草原、大漠戈壁,更有雄浑的黄土高坡、丹霞奇观、冰川雪山;裕固、回、藏等民族风情浓郁,魅力独具。

甘肃之旅,可以漫游丝绸古道,重返历史长河。在传统旅游线路中甘肃省主要旅游景点都以各地城市为依托,散布在丝绸古道沿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貌似都没去过甘肃随便百度一下找点甘肃的资料就乱贴上来了。

甘州:现在的张掖。(我是张掖人,不多介绍)
肃州:现在的酒泉。(酒泉与嘉峪关其实可以算一个整体,两市之间的公共汽车票价5元,差不多20多分钟就可以到,两市因为酒钢的关系很密切,酒泉其实算是一个生活基地,玉门也往酒泉移的差不多了,还有清水基地等等)
凉州:现在的武威市。

这三市并成为河西三地市,这里的河自然就是黄河了。以黄河为界,甘肃大体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西三地市占甘肃的一半以上,是甘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甘肃全部。

河西地区酒泉、嘉峪关经济最为发达,武威和张掖相对落后。

从自然条件来说,河东地区的自然条件比河西的好,因为河西地区大多数土地是隔壁,河东很多地方有山有水,尤其是靠近四川和西藏的那一片,自然风光和四川有得一拼。

在人们的映像中应该大多数都是河西地区和兰州吧,因为风沙,因为缺水,更因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呵呵。其实甘肃也有一片好山好水,只不过交通不便利罢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12
第3个回答  2009-01-12
甘肃:
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省境东南地区为北地郡和陇西郡。汉代先在省境置凉州,至元封五年(前106)省境先后改置武都、陇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10郡。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明代废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1927年废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肃省名相沿至今。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