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是什么 警惕投资风险和庞氏骗局

如题所述

比特币是什么 比特币是通过开源软件运算特定算法产生的网络虚拟货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制作。比特币的上限数量和达到上限的时间已被设计者设定为固定值(在2140年达到2100万数量上限),算法会根据当前已产生的比特币存量来动态调整算法的复杂度,以严格控制比特币的生产速度。已经产生的比特币越多,算法就越复杂,挖矿的难度也就越高。 比特币从本质上说并非一种货币,它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参与创造、交易和兑换的一种网络数据或信息。比特币原则上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比特币生产系统,网络达人将比特币的生产过程称为“挖矿”;另一套系统是比特币的交易和兑换系统,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比特币交易和兑换网站,可以将比特币兑换为真实世界里的各种货币如美元、欧元或人民币等。比特币的生成系统是一个分散的密码计算网络,没有任何监管,谁都可以参与“生产”或“挖矿”。 比特币是一种电子货币,通过独立于任何经济体中央银行和政府控制的点对点网络系统进行买卖。比特币使用者可通过电脑直接向世界任何地方的其他使用者进行比特币转移,比特币可用于购买真实商品,在交易所兑换现金或用于投资交易。比特币使用遍布整个P2P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货币的交易,它不会被冻结,无法跟踪,更不用纳税。 警惕投资风险和庞氏骗局 警惕投资风险:
高额的取得成本
当前投资者再想通过“挖矿”的渠道来获取比特币的话,成本已经非常高了。由于比特币的现有量与算法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参与挖矿的人数也与算法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再用普通的家庭计算机来“挖矿”已经不太可能了,目前高配置的专业“挖矿机”市面价格已达到30万元人民币一台。而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兑换,当前的行情也高达1比特币兑换122.49美元。
要考虑政治环境是否有足够的支撑
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比特币是否可以得到各国政府的认可非常关键。由于比特币缺乏监管,易成为洗钱、行贿受贿、转移资产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本质缺乏有力的信用支持,如果作为货币,它既缺乏金本位币背后的商品职能也缺乏信用货币的强制力保证。当比特币市值不断攀升而对现实货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时,各国政府就有可能宣布其非法。就在五月中旬, 美国国土安全部冻结了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拥有的两个银行账户,这是必须考虑的系统性风险。
技术上的安全性
比特币的设计算法目前来说尚比较安全,但是各个网上交易平台却不是没有漏洞。随着市值攀升,比特币已经成为网络黑客热衷攻击的目标,用户比特币被盗、比特币交易中心遭受黑客攻击事件频发,这也会对比特币的走势带来未知波动。
比特币的升值空间到底有多大
货币的供给应当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而从比特币的设计原理来看,比特币的供给速度由算法决定,而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无关。虽然比特币在理论上消除了通胀,但是其总量的相对匮乏又没有辅币是最大短板。比特币比金本位币更容易带来通缩,通缩和通胀一样有害,直接背离了货币的流动本质,注定比特币的受众范围会十分有限。
最佳的入市时机可能已过
从行情走势上看,比特币从一开始的1美元兑换1309.03比特币,到今年才开始火箭式地上涨,在今年四月达到266美元兑换1比特币的最高记录。这是因为按照算法比特币的供给量每四年减半,从今年起恰恰是新的四年开始。供应量减半的时点肯定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窗口。
投资者要有足够强大的心脏
比特币的交易有极高的风险,它没有像股市那样的涨跌停限制,而且交易是24小时开放的。由于筹码较少,比特币价格容易受到庄家控制,有可能出现一天价格涨几倍的情况,同时也有可能一觉醒来发现资产损失大半。 警惕庞氏骗局 自比特币出现以来,从最低价到最高价,最高涨幅曾经超过10万倍。比特币的疯狂上涨和价格剧烈波动,并不意味着人们真的相信它会很快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一定程度上说,比特币确实是一个天才的构想,一个奇特的发明,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所以,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这也是其价格急剧飙升的主要动因。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比特币的内涵、真实意义和局限性,他们追捧比特币,主要是为了追求投机利益。而单纯从追逐投机收益的角度看,比特币的风险相当高,政府出手监管或打压、黑客攻击和网络故障、新型网络货币的发明等等,都极有可能导致比特币价格暴跌。 比特币目前仍然主要是一种网络交易货币,或网络社会里的一个投机品种或投机标的物,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很少,大规模使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从购买力或终极价值角度看,比特币与现代信用货币很相似,其价值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信任度。美元钞票上写的“我们以上帝的名义,相信美元的价值”这句话,也完全适合比特币。鉴于比特币不是黄金或白银或任何商品,它事实上就是一串数字或符号,没有任何还原价值或实用价值,也没有严密的支付清算系统对交易进行保障,因此风险极大。 货币的交换价值在于交换双方的认同。在没有足够商品和服务可供购买的情况下,比特币的价格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常识评价。目前它的价格更像是一种心理预期。 大家津津乐道的比特币的优点,是其货币供应量受到严格限制,受到限制的机理就是靠计算机协议来实,计算越来越难(“挖矿”获得比特币越来越难)。换成经济学术语,比特币的边际生产力越来越低,据说到2140年,比特币的边际生产力会降为零,总量达到最大,即2100万比特币。按照目前每个比特币230美元计算,目前总价值48.3亿美元。简单讲,网络社会的比特币货币体系存在严重通缩趋势,未来不可能对人类经济生活发挥重大作用。进一步说, 当供应最终被限定,财富将毫无疑问地集中在最早的加入者手中,这将让比特币体系弥漫提现的冲动。比特币的供应量是预先设定的,且不会被第三方干扰,比特币的狂热分子非常推崇这种方式。一个没有任何东西支撑的货币是不可能在如此死板的规定中幸存下来的,皇帝的新衣最终会被揭露出来,供应限制只会提高这种几率。 网络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层出不穷。 人们可以发明一种算法创造比特币,也可以发明全新的办法创造其他的网络货币,比特币并非网络虚拟货币的终结者。从人类经济体系和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观察,比特币尚难成大器。 和政府授权的货币体系不同,比特币不能为社会持币者提供共享的共同利益。比如美元、欧元或者其他任何主权货币,不管他们在公开市场的价值如何,持有人都可以确保国家的税收为其货币担保。而比特币则不是如此,这个系统既不是税收体系的一部分,也不能获得任何国家财富池的援助。 没有法律机制的保证,比特币风潮实质上只是一场赌博:机制看上去是公平的,似乎每个人都有机会从中获利。但最后的赢家是谁?恐怕你连他的脸都看不到。在支持者的眼中,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一类虚拟货币是“硬通货”,甚至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货币。但在反对者看来,比特币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泡沫化风险正在增加。因为在目前的体系中,多数比特币的使用者在玩“击鼓传花”,都是希望用低价购入或是无偿获得比特币,随后高价卖出,关键在于要不断找到下家,一旦下家消失,整个系统也将随即崩盘。 比特币的制造和流通类似于传销,但连传销都算不上。它更是一场国际级的‘博傻’。现在股市低迷,也缺乏其他更好的投资途径,比特币应运而生,正好满足了很多人的投资需求。现在,就看谁傻乎乎接棒到最后,当最后一个倒霉蛋。用个更恰当的词,庞氏骗局。在这样一个骗局中,没有可识别的最后贷款人,也没有国家愿意承担保护它的责任,任何人都不想成为最后持币的人。 货币也许是货币,它甚至可能是一个信念系统,但是它也是一个真实财富的分配体系。随意分布在互联网上的数十亿字节永远不可能实现这一功能,除非背后以国家财富做支撑,并以政府授权的体系来运作,或者以无限的资源做担保,比如能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