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男人恋爱时剧情介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31
电影《当男人恋爱时》翻拍自2014年的同名韩国电影,影片讲述了一名以讨债为生的小混混在一次讨债时偶遇了债主的女儿周浩婷,对她一见钟情,并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在二人的感情稍有起色开始计划未来时,张孟成却把维持二人未来生活的全部家当用来豪赌,被骗后一蹶不振袭警伤人锒铛入狱,祸不单行,狱中确诊身患肿瘤癌,最终与周浩婷天人永隔。
从片名不难看出电影尝试以男性视角切入关于爱情这个宏大的命题,事实上,电影中着墨较多的篇幅也都集中于恋爱中男性的行为动作,相对忽略了爱情关系中的女性主体的自我感受与情绪表达,将男性置于恋爱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把握爱情的节奏,具体到电影中,周孟成认为他对女主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应该得到回应,他认为这就是他对她的爱,但现实是以爱的名义去做未经思虑周全的糊涂事件,出现问题后非但不及时止损反而以冷暴力的方式让爱的人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悬浮枯燥的爱情故事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强行煽情的段落也不能令人感同身受,虽然有向纯粹的言情叙事文本靠拢的可能性,但是在接二连三的意外事故中,电影的纯爱叙事逐渐转换成为青春爱情电影的常规操作,暴力沟通、身患癌症、第三者介入等桥段再次出现在电影中,使经过艺术加工的爱情电影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其对爱情的探讨愈加的模糊。
此外,在参照韩国原版影片进行翻拍呈现出的国产电影,其部分设定也稍显“水土不服”,一方面是身份背景设定的不合时宜性,导致了影片的割裂感,距离观众的“期待视野”相差较远;另一方面,韩剧多年来形成的强烈戏剧冲突的矛盾点虽然烂俗,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能紧紧地抓住观众的眼球,产生感性的主观情绪。
这部影片正是这样,背景框架的不合理性将这个离奇曲折的故事从现实社会中抽离出来但又没有完全抽离出来,以浪漫理想主义的方式表现二人的纯爱世界,反而是按照韩剧的发展走向,造就了二人悲剧性的现实结局,故事既不够理想主义又与现实主义不太沾边,始终是差些火候。
1、被忽视的女性主体
在这部电影中,由男主的行为动作为出发点的爱情叙事的建构,其单一性的文本指向导致双方并没有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上建立爱情链接,而更多的是男主个人的求爱历程,他不断地以强势的姿态介入电影中女主的生活,女主被塑造成一个略带绝情冷漠的美丽对象,男性凝视的目光依旧环绕在女性的周围,而这种凝视与关注对女主而言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麻烦,对银幕外的观众来讲,同样是一种不讨喜的方式。
爱情故事中的感动依然很难产生,本质上,这种感动并不是爱情中的双方感念于彼此的付出而愈发坚定相依相守的决心与信念,而是男主被自己追求爱情的所作所为而感动,感动自我而非被爱情所感动。
甚至在影片叙事中,这种感动变本加厉,男主为让女主过上更好的生活,轻易地相信他人,将二人的全部积蓄用来赌博以换取更大的回报达成开店的心愿,自我的愚笨与幼稚需要女主为自己买单,事后用逃避、自暴自弃的决绝方式推开爱自己的人,懦弱的逃避与自暴自弃成为自己爱一个人的注脚,这样的爱情找不到任何存在的意义,爱情故事最终变成一个空洞的言说对象,一个抽象的文字概念。
2、向纯粹的言情叙事文本靠拢的可能性
在艺术作品中,经典的爱情叙事总会在叙述中掺杂历史、战争、宗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阶级等相关的内容,纯粹的爱情叙事相对较少,爱情这种复杂的情感很难不涉及爱情之外的其他情感,因而其本能的呈现出复杂的态势。而在《当男人恋爱时》这部影片中,男主与女主的感情叙事却较少涉及到爱情之外的其他因素,专注于爱情本身的变数。
客观来讲,女主的父亲作为植物人丧失了干预二人感情的能力,在男主这边,他从事的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与家人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够,家庭对他的感情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从更为宏观的社会角度来分析,男主的社会身份地位并不够显赫,而女主也只是普通的银行职员,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种巧妙的平衡。主观来看,个体的自由属性与行为意志是一切情感的起始点,也是动作发出的心理支撑,二人的社会自由人特征以及荷尔蒙、多巴胺迅速分泌的青年时期使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情感投射在对方身上,逐渐生发成更为深刻的爱情。
3、“水土不服”的改编
改编后的国产影片在背景设定上体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特质,具体来看,电影中的男主是一名以讨债为生的社会混混,经常带领自己的小弟向欠债人发起人身攻击,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男主的人物形象是极为不正面的,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提出“扫黑除恶”的行政措施,要求打断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清除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与治安的黑暗势力,2021年是“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第三个年头,社会风气已然得到肃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将原版的韩国电影中的人物设定直接拿来使用,完全不经过任何改编,无疑是创作者慵懒的表现。
影片参考黑帮类型的影片将男主塑造为一个江湖义气的社会混混,但是他后期的“无脑”行为又与黑帮头目完全不挂钩,这种借鉴模仿不可谓是失败的,这也是观众无法共情人物遭遇的原因之一,无法共情人物的处境因而无法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即使影片后期有大量的煽情段落仍然不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与共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