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感人事件

小学学生的感人事件

有一名年轻的男教师为了保护2个小学生,在危机时刻紧紧抱住他们,最后,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的生命迹象马上挽救,但老师把两个小学生抱得太紧了,救援人员只好忍心、含着泪吧老师的双手锯掉!!!!太感人了!!!!!!

《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

孩子都在上学,死亡率最高的是他们。
曲山镇茅坝小学四(三)班学生李悦求援之中。她的爷爷李顺贵在一旁心神不宁。小孩能看见,也能与她通话,但就是救不出来。李悦12岁,已很懂事:“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但昨天记者发稿时止,仍没有她被救出的消息。

《深爱的人死去,他们还在刨》

说起获救的一刻,金晓娟很是感动,“当时我们和另外几个女的被埋了,是她们的丈夫救我和女儿出来的,但是她们的妻子已经死了。”金晓娟哽咽着说,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已经死去,但他们一边大声哭喊,一边继续用满是鲜血的手刨开废墟,救出了更多的人。

《女医生哭喊着要返回救人》
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明红梅双脚发软,泪水不停地从她红肿的双眼滚落,这个年轻女孩是卧龙镇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将卧龙的消息带出来的人。14日晚8:00,到达华西医院的病人刚刚安全,明红梅哭喊着要找领导,“里面还有37个重伤员,还在下雨,泥石流还没停止!”
明红梅说,耿达乡还有37名重伤员等待救治,“现在里面没有药,只有森林武警和我们在一起,没有食品、缺少药品,仅有的药品都是医生和武警冒险从倒塌的卫生院里挖出来的。”自己所在的卧龙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耿达乡卫生院有5名医生,都在不分昼夜抢救伤员。所有医生和明红梅一样,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大雨在不断地下,一些老人、小孩因为淋雨已经感冒、发烧、咳嗽,一些伤员的伤口开始感染;卧龙镇夹在两山之间,一旦出现滑坡,所有人都没救了!”
明红梅说,她想随下一班直升机回去,“我想把希望给他们带回去!”

《幼儿园废墟传出儿歌声: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昨日下午1点左右,救援队员们在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废墟随时有可能因为余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快,这里有人。”在队员的招呼下,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着巨痛的折磨。
“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她叫任思雨。

《父母用生命换取孩子的平安》

记者赶到北川县城后,看到了最让人难忘的场景:在县城一处倒塌的房前,一面平移了四五米的墙壁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大人身下又护着一位小女孩。人们纷纷谈论,将孩子护在身下的肯定是小女孩的家长,危难关头,令人肃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平安,所幸的是14日,救援人员终于将她成功救出。

《55岁被救者坚称20岁恩人“解放军叔叔”》

被救老乡叫孙政芬,今年55岁。但对着这一帮只有20出头的救命恩人,她却坚持称呼他们:解放军叔叔。
“没有水、没有吃的,我哭喊了三天两夜,以为肯定是没得活了……”
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人,笑着说:“我们来,就是为了让你们活着出去。”
从5月12日晚6时到达北川,2天多的时间里,黄卫兵的连队已从废墟中救出了100多人。
战士们已经不记得那些经他们的手获救的人,却牢牢记住了那些没能救出的面孔:“遗憾太多了。”前一天,他们为了救出一个埋在废墟中的人,整整挖了十多个小时,但最终无果。

《一些老师的尸体被挖出来时,手臂还紧紧地抱着学生》

记者在武都还看见一个带领其他孩子玩耍的章姓男孩,他似乎已经从灾难里缓过神,又恢复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这名男生是武都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他说,他们班有61个同学,他知道还有17个活着。男孩把衣服撩起来给记者看他身上的划伤。他说,地震时他在二楼,楼垮了,他人被抛了出来,才活了下来。有的学生是被老师推出去的,老师自己却死了。

《孝感:65岁老太背瘫痪老伴下楼逃生》

“地震虽然没造成损失,但我必须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告诉你们。”42岁的孝感居民吕芳说,昨日下午,在确定孝感遭遇地震波及时,她马上从公司的写字楼跑了出来,但她马上想到家中瘫痪在床的父亲。67岁的父亲住在7楼,虽然有母亲在家中照料,但65岁的母亲肯定背不动父亲逃生。她必须去把父亲救出来。
她急忙往家赶,爬上家里所住的三楼时,眼前的一幕,把她惊呆了,满脸汗水的母亲已经将父亲背到了3楼,母亲一手扶着背上的父亲,一手扶着楼梯,正一步步地向楼下挪。于是她迅速迎上去接过了父亲。背上父亲后,她才感受到父亲之重。母亲是用什么力量将父亲背到3层的?危难时刻,母亲是多么伟大。

《我是家长,但我现在不可能丢下学生去接女儿》

抱着孩子往外跑时,老师李斐想到了自己在盐道街小学读三年级的孩子。她出来了没有?被挤到了没有?她,现在在哪里?曾琴悄悄告诉记者,当时看到李斐的眼睛变得红红的。
“我没哭,只是……”话没说完,眼泪已经渗出来了,无声地在脸上淌。“李老师哭了!”坐在她身边的7个孩子奶声奶气地说。“李老师家里有危险。”其中一个叫李阳阳(音)的小孩开始咧嘴大哭。“不哭不哭,你妈妈马上就来了。”李斐抹抹眼睛,迅速坐到哭泣的孩子身边,亲亲他的脸,然后很勉强地朝记者笑了笑:“现在电话打不通,短信也不晓得发出去没有。她爸爸应该去接她了。我这边还有娃娃,我不可能这个时候跑去接自己的娃娃。”
下午5时20分。7个孩子的家长陆续接走了孩子,李斐还是没有走。今天,幼儿园的所有老师,包括3个怀着身孕的准妈妈,都表示要留在这里,直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园。她起身走到校门口朝外张望。曾琴见状不忍心,给盐道街小学的副校长打了个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三年四班都被平安接走了”的消息时,李斐长出一口气,双掌合十,喃喃地说:“谢谢、谢谢”。

《广东各地震感强烈,湛江男子背生病父亲下25楼》

5月12日14时30分整,湛江市霞山区发生轻微地震,国贸大厦至附属医院一带感觉较为强烈。地震感觉共有两次,第一次持续时间达50秒左右,第二次20秒左右。
记者当时在10分钟后恰巧经过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大楼门口,只见病人及其家属都在门口,其中还包括只有出生才三天的婴儿和刚为人母的母亲,更有满头白发的病人。
经过进一步了解,住院部25楼感觉尤为强烈。当时乱作一团,有一到医院看望生病父亲的王先生背着父亲从25楼走到1楼。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失去女儿》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初一六班一名学生心有余悸地向记者描述当时场面:我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我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铁椅子被砸穿哦”,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地震暂时过去了。
就这样,59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刘宁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
刘宁的宝贝女儿刘怡,在北川县第一中学念书,她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面。
幸存下来的教职员工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之中。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女儿被压在巨大的水泥板下面,由于缺乏大型吊车机械,暂时还无法救援。
女儿刘怡所在的初三一班,在二楼,地震发生后,她被压在课桌下面。“据同样困在里面的同学喊话,女儿还活着,只是脚受了伤。”刘宁说,但形势很快发生变化。由于这两天余震不断,女儿被困的空间已经被新塌下来的东西挤占,可爱的女儿永远回不来了。

《爱心鸡蛋温暖人心》

昨晚7时许,北川县中学门口,一个30多岁的男子穿梭在正在抢险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受伤群众中间,分发着手中的熟鸡蛋,“同志,辛苦了,填填肚子吧1
男子叫吕兴科,绵阳市人,养鸡场老板。前晚从电视新闻中得知北川受灾严重后,他昨天一早自驾车,带着3000多只鸡蛋来到北川。

《我是当兵的,怎么会骗你》

一个解放军战士雨衣的一角被躺在地上等待车辆运走的老妇人死死拽住,这个战士对着这个老妇人善言善语:“你放心,我不会走得,我是当兵的,怎么会骗你。”

《现场报道:“妈妈”声穿透废墟》

刚进任家坪收费站就是北川中学,这所当地著名的重点中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一千余名学生被埋。十三日下午,一声声的“妈妈”穿透废墟,直达地面。任老师听到了,赶紧上去,告诉孩子们,“保持体力,不要再发出声音,老师在这里,跟你们妈妈在一样。”这位老师的女儿也被埋在这堆废墟中,但是,这位妈妈无数次的呼唤女儿,却没有得到一声回应。
十三日深夜,抢救依然在进行。“铁臂”上下舞动,搬走大石块;战士们手手相传,搬走小石块。于是,在从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多那段时间里,在“重庆消防”的消防官兵努力下,终于又有六名孩子从这堆废墟中被救了出来。他们都在下面埋了大约三十多小时了。
一群孩子的父母依旧在废墟一侧伫立,他们有人曾经听到过孩子的呼救,所以他们还在坚持。一位母亲告诉记者,她初三的孩子依旧还在地下。她赶到这里后就一直等在这里,她会继续守候下去。

《3岁女孩父母尸体下与死神抗争40小时获救》

5月14日上午,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房屋下的3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40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早在13日,记者第一次进入已化为废墟的北川县城时,就有许多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和被他们护在身下的仍然眨着大眼睛的一名小女孩。据进行救援的红军师装甲团的官兵介绍,他们在8时左右就发现了这名小女孩,但整个移位的墙壁压在小女孩和大人身上,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人救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起原本是在同一列的房屋,这处墙壁已经平移了四五米,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脚又在大人身下,丝毫不能移动。人们纷纷谈论,将孩子护在身下肯定是小女孩的家长,危难关头,令人肃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平安。
不作美的天公又在13日下了大雨,救援人员赶紧在小女孩头上拉起了一块遮雨布,并拿来牛奶、方便面等食品放到小女孩身边。
13日夜晚是余震不断的雨夜,记者14日早上再次来到北川县城时,有些地方的坍塌变得更加严重。但记者却惊喜地发现,在前一天看见小女孩的地方仍有许多救援人员在工作,说明小女孩还活着!
更令人高兴的是,来自辽宁的救援队员带来了切割机等专用设备,并已经在墙壁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倾斜的墙壁摇摇欲坠,救援队员一方面紧张地撬动砖头,一方面还要用木头支撑危墙,防止墙壁倒塌伤到小女孩和周围的人们。救援过程中小女孩不时发出的阵阵哭声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因为不知道撬动砖头是否影响到了小女孩的腿,救援人员不敢不用力,又不敢太用力。
14日9时40分左右,随着人们的欢呼,一名救援队员终于将小女孩从危墙下面抱了出来。这时距离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7.8级地震已经过去了40多个小时,顽强的小女孩熬过了雨夜和余震,战胜了死神!
记者看到,刚被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硬币大小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颇为惹人喜爱。但小女孩的右腿因为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解放军官兵立马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走到的地方转运。
在运送途中,小女孩的思维非常清晰,她告诉记者她已经3岁了,叫做宋欣宜,并且清楚地用词语指明了姓名中的每一个字。她还说,自己已经上幼儿园了,平时喜欢看电视和画画。
9时55分,刚到城外的小欣宜幸运地遇到了一名医疗兵,他对欣宜的右腿进行了简单包扎和固定,告诉救援人员一定要快速将小孩送去手术,不然有截肢的危险。
北川县城周围的道路已经完全被地震损毁,原来的盘山公路路面被拧成了麻花状,有的地方落差达两三米,并且到处都是房屋大小的巨石,解放军官兵只能抬着担架在泥泞的山坡和巨石阵中艰难前行,但他们以神奇的速度在前进。记者从小欣宜被救出全程跟着担架前进,尽管记者是名壮小伙,身上只有一个小采访包,但跑得气喘吁吁还是跟不上抬着担架的子弟兵的脚步。

《地震中的特殊手术:无一名医生丢下病人逃生》

地震发生时,都江堰人民医院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面对强震,断电,他们没有放弃病人逃生,而是不约而同选择了留下。在应急灯的照耀下,大约花费了半小时,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了大楼,成为这栋楼里,最后逃生的人。
医生邹建文介绍了当时的情景,那是前日下午2点半左右,一名护士,一名麻醉师,医生曾令春、易勇和他,当时正在4楼手术室,为64岁的病人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并已经成功切下阑尾。突然,地面强烈震动起来,连手术室的空调机都砰一声倒在地上,手术室的灯也突然熄灭。一片漆黑中,出于本能,医护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等震感过去,医生们站起身来,没有人提出做完手术再走,也没有人逃生,出于医生的天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留在手术台前,做完这台手术。
此刻,手术室外,正在该院庆祝护士节的200多名护士,全院的病人,都感到强烈的地震。护士们集体蹲下,等强烈的震感过去后,迅速下楼帮助病人们转移。病人们惊惶失措,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声,四处响起。能走的病人由家属的陪伴走下去,行动不便或是病情严重的病人,有医护人员搀扶下楼,病情更重的,则由医护人员们抬下楼去。新生儿、产妇、刚做了手术的病人、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一个都不少的安全转移了。
只有这手术室仿佛成为隔绝一切的一个小世界。黑暗中,护士打开了手术室内备用的应急灯,这温暖的烛光照亮了手术室,曾令春医生主刀,邹建文医生做助手,凝神专注。手术像平时任何一个手术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缝扎,冲洗,缝口……特殊的是,手术中,能不时听到屋顶上瓦片掉落的声音,地面在余震中不时波动,在给病人缝合时,又再次发生余震,医生缝合的手也随之微微晃动起来。
这台特别的手术,还有一个特别的探视者。邹医生说,或许是害怕医生们丢下病人自己逃生,这名病人的儿子,几次不顾危险,来到手术室探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手术终于做完。医护人员们抬着病人走出了手术室,走出大楼。邹建文的心底突然升起一阵后怕……而病人的儿子,感动的对他们说:“真的很感谢你们,困难时刻就靠你们医生。”

《与同桌的互相鼓励让她挺过4小时》

15岁的小雪(化名)躺在省医院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着同桌小亚(化名)的名字。小雪是都江堰向峨中学初一学生,她的记忆至今还定格在前日下午——全班正上数学课时,教学楼突然坍塌,全班同学都被埋在废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和小亚手牵着手互相勉励,发誓绝不放弃生存。
昨日上午,小雪正在接受抢救。医生说,她双手骨折,头部伤情严重。尽管全身缠满绷带,但小雪仍想念着小亚。“说好我们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你咋个走了呢?”小雪说,前天下午2时30分许,她们正在上课,教室屋顶突然摇晃起来,就在大家准备逃离时,整座教学楼轰然垮塌。一块预制板砸了下来,砸在她和小亚身上,伴随着一片尘雾,小雪什么也看不见了。
小雪说,被废墟掩埋不久,现场死寂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眼前一片漆黑,她感觉有黏乎乎的液体从头上流到手上,她这才意识自己受伤了。死一般的寂静,让她越来越觉得恐怖和压抑。她试着挪动双手,想扒开身上砖头,但双手始终不听使唤。“爸爸,妈妈,你们快来救我1黑暗中,小雪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了父母身上,她相信父母肯定会赶来。就在这时,她听到小亚的呼叫,原来,小亚和她紧挨着。“小亚,我在这儿!”小雪赶紧向小亚打招呼。小亚听到呼唤,随即将手伸过来,4只小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小亚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非常严重。小雪获知情况后,心情骤然紧张起来。“一定要冷静,激发小亚的生存勇气,小雪拉着小亚的手,不停地鼓励小亚绝不能放弃生存机会。为了让小亚有勇气面对困难,她还试着开导她要相信父母和政府会组织援救队伍。小亚心情逐渐缓和过来。她向小雪承诺绝不放弃生存的机会,一定要陪着小雪等到救援。
两个小时后,小雪听到外面开始有些响动,她立刻意识到是“救兵”到了。让小雪最担心的事同时发生了:“我等不及施救了,坚持不住了。”小亚抓紧小雪的手逐渐松开。“小亚,你答应过,不能食言呀1小雪对小亚大声吼着。尽管这样,小亚的声音还是越来越弱。“天哪,快救救她呀。”小雪试着活动双脚,确定左脚没受伤后,她立即用左脚用力朝上蹬,想踢开脚边砖头,但这一切都是徒劳。
3个多小时过去了,小雪发现小亚已没了反应。小雪用力呼喊小亚,小亚也没有动静了。小雪情知不妙,再也忍不住开始伤心地流泪。“快来人,救命哦1小雪使劲地吼,而外面还是没反应,而她却变得越来越疲倦。“要保持体力,不要做无用功了1小雪努力镇定下来,趴在废墟里静静等候救援。
晚上7时许,救援人员终于将小雪和小亚从废墟中刨出来,但伤情严重的小亚已去世多时。

《被困农民工:我知道解放军一定会来救我们》

“我就知道解放军一定会来救我们的!”被困58个小时之久,刚刚经过抢救恢复神智的四川彭州龙门山镇38岁的农民工何学文睁开双眼说出了这句话。躺在他身边的28岁伤员刘成刚虽然不能说话,却闭着眼一个劲地含泪微微点着头。
事发当时,何学文和刘成刚正在给龙门山镇一家刚建成的酒店进行装修,一阵地动山摇的晃动过来,何刘两人双双被装饰板材牢牢卡在废墟下,相隔仅有一米之遥。下雨、天寒、缺水、缺食、身负多处伤痛的两人开始用言语给对方鼓劲。
40多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获救的希望,刘成刚开始泄气了,他的一条腿被压,已经从疼痛转为麻木:“完了,我快不行了。”“没事,再坚持一下,解放军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何学文没有气馁,继续鼓励小刘鼓足生存的勇气。
15日凌晨4时30分左右,在他们受困58小时后,济南军区某机步旅装步一营“杨根思连”的18名党员突击队,在连长李修阳的带领下,打着手电摸索到了两人被困的地方。半个小时之后,感人一幕发生了。何学文和刘成刚得到了解放军的成功救援。

《被压的学生在废墟下看书》
“你是最勇敢、最坚强的孩子,马上就能出来了……”隔着层层叠叠的石砾,涂云鼓励着等待营救的孩子们。
作为武警水电三总队主管质量安全的科长,涂云对任何惨烈的受灾画面都有心理准备。然而,孩子们一个细微的动作,却让他的眼泪哗哗而下。
什邡县蓥华中学被埋在废墟下的16个孩子,当被救援人员告知要少说话,保存体力时,立即拿出身边的课本,默默地认真地学习起来,同时悄悄地相互提醒:“不要睡着了。”
孩子们得救了。所有的大人们都以为,久违的亲人和阳光会让孩子们放声大哭,但16个获救的孩子却都只是默默地流泪。女孩张曼见到老师陈全红的第一句话就是:“陈老师,我以前做了很多错事,原谅我好吗?”腿和手指都严重受伤的罗瑶对抱着她的武警战士说:“叔叔,我想弹钢琴、跳芭蕾舞……”还有那个似乎永远长不大的男孩蒋蒙,笑着告诉向上拉他的救援人员:“你拉吧,我能忍住。”获救后则反复念叨:“下面还有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9
有一名年轻的男教师为了保护2个小学生,在危机时刻紧紧抱住他们,最后,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的生命迹象马上挽救,但老师把两个小学生抱得太紧了,救援人员只好忍心、含着泪吧老师的双手锯掉!!!!太感人了!!!!!!

《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

孩子都在上学,死亡率最高的是他们。
曲山镇茅坝小学四(三)班学生李悦求援之中。她的爷爷李顺贵在一旁心神不宁。小孩能看见,也能与她通话,但就是救不出来。李悦12岁,已很懂事:“解放军叔叔,请你们救救我。”但昨天记者发稿时止,仍没有她被救出的消息。

《深爱的人死去,他们还在刨》

说起获救的一刻,金晓娟很是感动,“当时我们和另外几个女的被埋了,是她们的丈夫救我和女儿出来的,但是她们的妻子已经死了。”金晓娟哽咽着说,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已经死去,但他们一边大声哭喊,一边继续用满是鲜血的手刨开废墟,救出了更多的人。

《女医生哭喊着要返回救人》
从救护车上下来的明红梅双脚发软,泪水不停地从她红肿的双眼滚落,这个年轻女孩是卧龙镇的医生,也是第一个将卧龙的消息带出来的人。14日晚8:00,到达华西医院的病人刚刚安全,明红梅哭喊着要找领导,“里面还有37个重伤员,还在下雨,泥石流还没停止!”
明红梅说,耿达乡还有37名重伤员等待救治,“现在里面没有药,只有森林武警和我们在一起,没有食品、缺少药品,仅有的药品都是医生和武警冒险从倒塌的卫生院里挖出来的。”自己所在的卧龙镇卫生院有9名医生,耿达乡卫生院有5名医生,都在不分昼夜抢救伤员。所有医生和明红梅一样,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大雨在不断地下,一些老人、小孩因为淋雨已经感冒、发烧、咳嗽,一些伤员的伤口开始感染;卧龙镇夹在两山之间,一旦出现滑坡,所有人都没救了!”
明红梅说,她想随下一班直升机回去,“我想把希望给他们带回去!”

《幼儿园废墟传出儿歌声: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

昨日下午1点左右,救援队员们在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废墟随时有可能因为余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快,这里有人。”在队员的招呼下,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着巨痛的折磨。
“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她叫任思雨。

《父母用生命换取孩子的平安》

记者赶到北川县城后,看到了最让人难忘的场景:在县城一处倒塌的房前,一面平移了四五米的墙壁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大人身下又护着一位小女孩。人们纷纷谈论,将孩子护在身下的肯定是小女孩的家长,危难关头,令人肃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平安,所幸的是14日,救援人员终于将她成功救出。

《55岁被救者坚称20岁恩人“解放军叔叔”》

被救老乡叫孙政芬,今年55岁。但对着这一帮只有20出头的救命恩人,她却坚持称呼他们:解放军叔叔。
“没有水、没有吃的,我哭喊了三天两夜,以为肯定是没得活了……”
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人,笑着说:“我们来,就是为了让你们活着出去。”
从5月12日晚6时到达北川,2天多的时间里,黄卫兵的连队已从废墟中救出了100多人。
战士们已经不记得那些经他们的手获救的人,却牢牢记住了那些没能救出的面孔:“遗憾太多了。”前一天,他们为了救出一个埋在废墟中的人,整整挖了十多个小时,但最终无果。

《一些老师的尸体被挖出来时,手臂还紧紧地抱着学生》

记者在武都还看见一个带领其他孩子玩耍的章姓男孩,他似乎已经从灾难里缓过神,又恢复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这名男生是武都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他说,他们班有61个同学,他知道还有17个活着。男孩把衣服撩起来给记者看他身上的划伤。他说,地震时他在二楼,楼垮了,他人被抛了出来,才活了下来。有的学生是被老师推出去的,老师自己却死了。

《孝感:65岁老太背瘫痪老伴下楼逃生》

“地震虽然没造成损失,但我必须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告诉你们。”42岁的孝感居民吕芳说,昨日下午,在确定孝感遭遇地震波及时,她马上从公司的写字楼跑了出来,但她马上想到家中瘫痪在床的父亲。67岁的父亲住在7楼,虽然有母亲在家中照料,但65岁的母亲肯定背不动父亲逃生。她必须去把父亲救出来。
她急忙往家赶,爬上家里所住的三楼时,眼前的一幕,把她惊呆了,满脸汗水的母亲已经将父亲背到了3楼,母亲一手扶着背上的父亲,一手扶着楼梯,正一步步地向楼下挪。于是她迅速迎上去接过了父亲。背上父亲后,她才感受到父亲之重。母亲是用什么力量将父亲背到3层的?危难时刻,母亲是多么伟大。

《我是家长,但我现在不可能丢下学生去接女儿》

抱着孩子往外跑时,老师李斐想到了自己在盐道街小学读三年级的孩子。她出来了没有?被挤到了没有?她,现在在哪里?曾琴悄悄告诉记者,当时看到李斐的眼睛变得红红的。
“我没哭,只是……”话没说完,眼泪已经渗出来了,无声地在脸上淌。“李老师哭了!”坐在她身边的7个孩子奶声奶气地说。“李老师家里有危险。”其中一个叫李阳阳(音)的小孩开始咧嘴大哭。“不哭不哭,你妈妈马上就来了。”李斐抹抹眼睛,迅速坐到哭泣的孩子身边,亲亲他的脸,然后很勉强地朝记者笑了笑:“现在电话打不通,短信也不晓得发出去没有。她爸爸应该去接她了。我这边还有娃娃,我不可能这个时候跑去接自己的娃娃。”
下午5时20分。7个孩子的家长陆续接走了孩子,李斐还是没有走。今天,幼儿园的所有老师,包括3个怀着身孕的准妈妈,都表示要留在这里,直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园。她起身走到校门口朝外张望。曾琴见状不忍心,给盐道街小学的副校长打了个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三年四班都被平安接走了”的消息时,李斐长出一口气,双掌合十,喃喃地说:“谢谢、谢谢”。

《广东各地震感强烈,湛江男子背生病父亲下25楼》

5月12日14时30分整,湛江市霞山区发生轻微地震,国贸大厦至附属医院一带感觉较为强烈。地震感觉共有两次,第一次持续时间达50秒左右,第二次20秒左右。
记者当时在10分钟后恰巧经过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大楼门口,只见病人及其家属都在门口,其中还包括只有出生才三天的婴儿和刚为人母的母亲,更有满头白发的病人。
经过进一步了解,住院部25楼感觉尤为强烈。当时乱作一团,有一到医院看望生病父亲的王先生背着父亲从25楼走到1楼。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失去女儿》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初一六班一名学生心有余悸地向记者描述当时场面:我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我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铁椅子被砸穿哦”,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地震暂时过去了。
就这样,59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刘宁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
刘宁的宝贝女儿刘怡,在北川县第一中学念书,她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面。
幸存下来的教职员工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之中。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女儿被压在巨大的水泥板下面,由于缺乏大型吊车机械,暂时还无法救援。
女儿刘怡所在的初三一班,在二楼,地震发生后,她被压在课桌下面。“据同样困在里面的同学喊话,女儿还活着,只是脚受了伤。”刘宁说,但形势很快发生变化。由于这两天余震不断,女儿被困的空间已经被新塌下来的东西挤占,可爱的女儿永远回不来了。

《爱心鸡蛋温暖人心》

昨晚7时许,北川县中学门口,一个30多岁的男子穿梭在正在抢险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受伤群众中间,分发着手中的熟鸡蛋,“同志,辛苦了,填填肚子吧1
男子叫吕兴科,绵阳市人,养鸡场老板。前晚从电视新闻中得知北川受灾严重后,他昨天一早自驾车,带着3000多只鸡蛋来到北川。

《我是当兵的,怎么会骗你》

一个解放军战士雨衣的一角被躺在地上等待车辆运走的老妇人死死拽住,这个战士对着这个老妇人善言善语:“你放心,我不会走得,我是当兵的,怎么会骗你。”

《现场报道:“妈妈”声穿透废墟》

刚进任家坪收费站就是北川中学,这所当地著名的重点中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一千余名学生被埋。十三日下午,一声声的“妈妈”穿透废墟,直达地面。任老师听到了,赶紧上去,告诉孩子们,“保持体力,不要再发出声音,老师在这里,跟你们妈妈在一样。”这位老师的女儿也被埋在这堆废墟中,但是,这位妈妈无数次的呼唤女儿,却没有得到一声回应。
十三日深夜,抢救依然在进行。“铁臂”上下舞动,搬走大石块;战士们手手相传,搬走小石块。于是,在从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多那段时间里,在“重庆消防”的消防官兵努力下,终于又有六名孩子从这堆废墟中被救了出来。他们都在下面埋了大约三十多小时了。
一群孩子的父母依旧在废墟一侧伫立,他们有人曾经听到过孩子的呼救,所以他们还在坚持。一位母亲告诉记者,她初三的孩子依旧还在地下。她赶到这里后就一直等在这里,她会继续守候下去。

《3岁女孩父母尸体下与死神抗争40小时获救》

5月14日上午,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房屋下的3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40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早在13日,记者第一次进入已化为废墟的北川县城时,就有许多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和被他们护在身下的仍然眨着大眼睛的一名小女孩。据进行救援的红军师装甲团的官兵介绍,他们在8时左右就发现了这名小女孩,但整个移位的墙壁压在小女孩和大人身上,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将人救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起原本是在同一列的房屋,这处墙壁已经平移了四五米,死死地压在两个大人身上,而小女孩的腿脚又在大人身下,丝毫不能移动。人们纷纷谈论,将孩子护在身下肯定是小女孩的家长,危难关头,令人肃然起敬的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平安。
不作美的天公又在13日下了大雨,救援人员赶紧在小女孩头上拉起了一块遮雨布,并拿来牛奶、方便面等食品放到小女孩身边。
13日夜晚是余震不断的雨夜,记者14日早上再次来到北川县城时,有些地方的坍塌变得更加严重。但记者却惊喜地发现,在前一天看见小女孩的地方仍有许多救援人员在工作,说明小女孩还活着!
更令人高兴的是,来自辽宁的救援队员带来了切割机等专用设备,并已经在墙壁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倾斜的墙壁摇摇欲坠,救援队员一方面紧张地撬动砖头,一方面还要用木头支撑危墙,防止墙壁倒塌伤到小女孩和周围的人们。救援过程中小女孩不时发出的阵阵哭声更是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因为不知道撬动砖头是否影响到了小女孩的腿,救援人员不敢不用力,又不敢太用力。
14日9时40分左右,随着人们的欢呼,一名救援队员终于将小女孩从危墙下面抱了出来。这时距离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7.8级地震已经过去了40多个小时,顽强的小女孩熬过了雨夜和余震,战胜了死神!
记者看到,刚被救出的小女孩梳着两条小辫子,除了右额上一块已经结痂的硬币大小的伤疤外,脸上只有一些灰尘,清秀的面容颇为惹人喜爱。但小女孩的右腿因为长期受到压迫,已经严重坏疽。解放军官兵立马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走到的地方转运。
在运送途中,小女孩的思维非常清晰,她告诉记者她已经3岁了,叫做宋欣宜,并且清楚地用词语指明了姓名中的每一个字。她还说,自己已经上幼儿园了,平时喜欢看电视和画画。
9时55分,刚到城外的小欣宜幸运地遇到了一名医疗兵,他对欣宜的右腿进行了简单包扎和固定,告诉救援人员一定要快速将小孩送去手术,不然有截肢的危险。
北川县城周围的道路已经完全被地震损毁,原来的盘山公路路面被拧成了麻花状,有的地方落差达两三米,并且到处都是房屋大小的巨石,解放军官兵只能抬着担架在泥泞的山坡和巨石阵中艰难前行,但他们以神奇的速度在前进。记者从小欣宜被救出全程跟着担架前进,尽管记者是名壮小伙,身上只有一个小采访包,但跑得气喘吁吁还是跟不上抬着担架的子弟兵的脚步。

《地震中的特殊手术:无一名医生丢下病人逃生》

地震发生时,都江堰人民医院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面对强震,断电,他们没有放弃病人逃生,而是不约而同选择了留下。在应急灯的照耀下,大约花费了半小时,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了大楼,成为这栋楼里,最后逃生的人。
医生邹建文介绍了当时的情景,那是前日下午2点半左右,一名护士,一名麻醉师,医生曾令春、易勇和他,当时正在4楼手术室,为64岁的病人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并已经成功切下阑尾。突然,地面强烈震动起来,连手术室的空调机都砰一声倒在地上,手术室的灯也突然熄灭。一片漆黑中,出于本能,医护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等震感过去,医生们站起身来,没有人提出做完手术再走,也没有人逃生,出于医生的天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留在手术台前,做完这台手术。
此刻,手术室外,正在该院庆祝护士节的200多名护士,全院的病人,都感到强烈的地震。护士们集体蹲下,等强烈的震感过去后,迅速下楼帮助病人们转移。病人们惊惶失措,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声,四处响起。能走的病人由家属的陪伴走下去,行动不便或是病情严重的病人,有医护人员搀扶下楼,病情更重的,则由医护人员们抬下楼去。新生儿、产妇、刚做了手术的病人、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一个都不少的安全转移了。
只有这手术室仿佛成为隔绝一切的一个小世界。黑暗中,护士打开了手术室内备用的应急灯,这温暖的烛光照亮了手术室,曾令春医生主刀,邹建文医生做助手,凝神专注。手术像平时任何一个手术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缝扎,冲洗,缝口……特殊的是,手术中,能不时听到屋顶上瓦片掉落的声音,地面在余震中不时波动,在给病人缝合时,又再次发生余震,医生缝合的手也随之微微晃动起来。
这台特别的手术,还有一个特别的探视者。邹医生说,或许是害怕医生们丢下病人自己逃生,这名病人的儿子,几次不顾危险,来到手术室探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手术终于做完。医护人员们抬着病人走出了手术室,走出大楼。邹建文的心底突然升起一阵后怕……而病人的儿子,感动的对他们说:“真的很感谢你们,困难时刻就靠你们医生。”
第2个回答  2019-04-06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让位于什邡市前底镇的龙居中心小学的教学楼整体坍塌。就在教学楼坍塌的10几秒钟内,正在给六年级三班上课的女教师向倩镇定地指挥和疏导班里的孩子们有序撤离,自己的身体被石块砸成了三截,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向倩的家在什邡市南泉镇一柳村,向倩就是在这座农家小院长大的。向倩的父亲是南泉镇中心学校的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同样为教师的父亲这样说起了女儿:“向倩停留在21岁,她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年轻的。”
第3个回答  2019-11-12
去世前,她给孩子留下短信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我觉得
这是

感人
的.
第4个回答  2012-05-15
有一名年轻的男教师为了保护2个小学生,在危机时刻紧紧抱住他们,最后,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的生命迹象马上挽救,但老师把两个小学生抱得太紧了,救援人员只好忍心、含着泪吧老师的双手锯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