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的特点异步通信

如题所述

### 异步通信概述
异步通信是指两个不同步的设备通过计时机制或其他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数据通常以字符或字节为单位组成字符帧进行传输。发送端和接收端各自由独立的时钟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这两个时钟源互不同步。
### 异步通信的特点
1. **字符传输单位**:异步通信以字符为传输单位,通信中两个字符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的。
2. **通信协议**:使用异步串口传输字符时,对数据格式有如下约定:空闲位、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3. **波特率**: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指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位数。
4. **同步机制**:接收设备在收到起始信号后,只要在一个字符的传输时间内与发送设备保持同步,就能正确接收。
### 异步通信的时序
- **起始位**:传输的开始标志,通常是逻辑“0”。
- **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
- **奇偶校验位**:确保数据传输正确性的位,使“1”的数目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
- **停止位**: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或2位的高电平。
- **空闲位**: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数据传输的状态,通常为逻辑“1”。
### 异步通信的效率与成本
异步通信方式简单可靠,也容易实现,广泛应用于各种微型机系统中。但由于每个字符传输都要重新同步,导致传输效率相对较低,且增加了附加信息位。
### 异步通信的应用
异步通信广泛应用于两台邻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如通过电缆连接。对于远距离通信,可以使用调制解调器转换信号。
### 纠错方法
为了应对传输介质的干扰,异步通信中采用检错与纠错方法,如奇偶校验。新型调制解调器提供了更有效的纠错方法。
### 接口标准
异步通信的连接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中被定义,如EIA RS-232-C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连接的设备可以互相通信。
###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异步通信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希望对大家理解异步通信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