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即总量经济活动。

1、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3、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后得到的就是NDP。

4、名义GDP:用生产产品和劳务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加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平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7、消费价格指数: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8、生产者价格指数: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9、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10、边际储蓄倾向:指收入增加1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变化,边际储蓄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因为全部消费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储蓄,所以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恒为一。

1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它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量不如收入增量那样多。由于人们总是不把增加的收入全部消费掉,而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这样人们的收入越增加,消费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小。

12、投资乘数: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化的比率。

13、政府购买指出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4、税收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1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