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节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青苗节意思是如下:

青苗节又名保青苗、祭青苗,是我国佤族、撒拉族、壮族、白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在当地庄稼播种后青苗长出的季节所展开的重要节庆。

拓展知识:

青苗节来自于祖先对于谷物茁壮生长的期望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以佤族为例,佤族人民认为最早的谷种是“梅或木依吉”神赐予他们祖先的,为此每当种下谷物时,都要祭拜“梅或木依吉”神,这样才能使气候风调雨顺、谷物茁壮生长、社会人畜兴旺。

另外,佤族人还要祭拜水神、火神、山神、雷神等一切象征着自然的神明,以感谢山水神林以及整个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惠。其他民族如撒拉族会给耕牛喂饭并供祭稻谷神、壮族会用猪肉和米饭供祭禾苗神并实行路禁以保证神灵不受打扰。

总体来看,各民族的青苗节都是在向大自然赐予人类庄稼表示谢意以及对于大自然拥有通过不同气象条件决定收成好坏的能力的敬畏,集中表达出人们对于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安居乐业的渴望。

青苗节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节庆,其节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佤族青苗节以祭祀为主体,全体族人会涌入歌场,敲木鼓、吹哨笛、唱山歌,佤族小伙子舞长刀、佤族少女扬长发,日落前会燃起篝火举族欢庆直至子夜。

2007年,云南省常委会正式将青苗节修订为耿马县佤族的法定节日。2008年后,佤族的祭祀仪式由传统的祭祀五神转变为“司岗里”、“洞西雍”、“梅门”三大仪式活动,节庆日期从农历四月的某几天定为每年5月20日至21日。

撒拉族青苗节主要流行于青海省循化、甘肃省临夏的撒拉族地区,选定每年农历四五月间的一吉日举行。节日时间决定后,各家积极准备炸油香、馓子、馄锅馍、油搅团、手扒肉,蒸糖包、肉包;较富裕家庭会宰鸡宰羊并向清真寺捐献食品。

届时,老年人身着长衫,腰系布带或绸带,青年男子身穿白色汗褂,外套坎肩,腰系红布带;妇女戴盖头,穿黑色或花格服装,纷纷前往清真寺礼拜并聆听阿訇念青苗经,保护青苗。最后大家齐聚,共食麦仁饭。

壮族青苗节会在每年农历七月选吉日举行,以祭祀为主体并实行路禁。同时全村老少集聚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农事歌,预祝丰收。

白族青苗节流行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一带,每年农历六月六举行,以村为单位祭祀“青苗太子”、杀猪、插五色青苗幡。布依族青苗节的举行日期较为复杂,部分村寨在四月内首个属猴日举行、罗平县一带在农历四月二十四举行、大多数村寨选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

节庆方式较为统一,会在栗树枝上搭祭祀台以稻秧、牛肉、米饭等进行祭祀,田间插纸幡,给耕牛喂饭。除上述少数民族,汉族在南方的部分群落也会庆祝青苗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