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如题所述

重心,是在重力场中,物体处于任何方位时所有各组成质点的重力的合力都通过的那一点。规则而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重心低,物体运动时就稳定,在物体做圆周运动或者加速运动的时候体现最明显。 现在假设一个物体质量为m。我们假想把它从中间分成上下两部分,体积相等。重力分别为 m1.m2

如果物体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那么上部m1所需向心力为F = m1*V^2/R。这些力是下半部分提供的,对下半部分来说,就好像受到了一个推力,大小为F 。 也就是上半部质量越大,那么下半部受到的推力就越大,而且这个推力的作用点,是在下半部的顶端。如果要想下半部稳定,不被推翻,F应越小越好力,在半径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也就代表m1越小越好. 这就代表下半部m2的质量越大越好。 也就是重心越低越好。
1、因为重心越低,势能越小,也就是势能的能量越小,即势能的能力越小,所以重心降低物体更稳;

2、或者因为重心越低,重力产生的力矩的力臂越小,而力臂越小,则力矩越小,越不容易改变物体惯性状态,所以重心降低物体更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