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学生的生活指导老师?

如题所述

1、配合班主任
1)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工作,树立育人思想,提高育人水平,创造性的做好本职工作。
2)每周将学生生活表现书面反馈给班主任。
3)认真搞好德育考核,写好生活档案。
2、三餐两点
1)生活老师必须尽快摸清本班学生的食量,提前到食堂,提醒食堂师傅适量打饭、打菜,减少浪费。
2)学生来后,严格要求学生按固定位置坐好,维持本班就餐秩序,督促文明就餐。
3)观察学生进餐情况,主动咨询学生是否够吃,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养成爱惜粮食,不浪费的良好进餐习惯。
4)教育学生,按时进就餐,吃饱吃好,不耽误上课时间,生活老师必须在本班学生全部吃完后方能离开食堂,小学生整队离开食堂。
5)对身体不适的学生,生活老师与食堂联系饮食。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对生病的学生有正确的安排(如送医院,同时通知家长)
3、寝室内务
1)检查、督促本班学生按时起床,督促洗漱,并做好记录。
2)检查本班各个寝室的水龙头,电灯,空调和门是否关好,未关的要及时关掉,并提醒督促学生养成“四关”习惯。
3)检查本班各个学生的床铺是否已整理好。未整理的,一定要督促并教会学生自己叠被子、整理床铺。每个寝室枕头朝门方向放好,被子朝窗户方向放好,室容整洁。
4)检查、督促学生,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洗脸毛巾对折搭在上面的横杆上,洗脚毛巾对折搭在下面的横杆上。
②脸盆、脚盆重叠放在方格中间,洗口杯、牙刷放在方格左边,肥皂盒放在方格右边。
③鞋子,拖鞋整齐地摆放在下方格。
④衣服叠好放在柜子里,书本、手表、钱包等放在抽屉里,不许放在床上。
⑤洗过的衣服晾在晒衣杆上。
⑥热水瓶整齐地放在不易碰到的地方,扫帚,废物等放在靠卫生间的一角,叉棍放在放毛巾的一角。
5)督促寝室长在每个寝室贴一张作息表及清洁值日表。
6)检查每天寝室的卫生情况,并督促学生将清扫寝室的垃圾倒在走廊上的垃圾桶里。
4、午休及就寝
1)午休、晚就寝开始,生活老师必须准时到岗,清点自己负责寝室的学生是否到齐,如差学生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或立即找回寝室。
2)检查、督促学生按时上床休息,晚就寝到时拉闸熄灯睡觉。
3)就寝后应马上安静入睡,不准打闹、讲话、唱歌、打牌、下棋、看小说、杂志等,晚就寝熄灯后不允许学生私自推闸开灯。中午1:00,晚上10:10(初三10:40)必须绝对安静。
4)天热时检查空调的使用情况,注意安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5)天冷时应检查学生是否盖好被子,不让学生着凉。
6)就寝后生活老师应到自己负责各寝室,直到安静入睡方能回寝室,对不遵守作息时间和学校纪律的学生,生活老师必须及时制止,教育帮助以保持一个安静环境,绝对保证学生有9个半小时的睡眠时间(含中午1小时),使其有充沛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5、接送学生
1)3:45老师需到达各地点报名、站队。
2)4:05学生未报到和直接上车的视为迟到
3)认真清点人数,直到本线学生全都落实方能开车,如有误差要核实学生去向,并向领导请示,才可发车。若换车或因特殊原因家长带学生出门,必须老师、家长签字。
4)互相帮助排好位子,教育学生注意行车安全,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卫生(如头、手不要伸出窗外,爱惜座椅靠垫,不乱扔果皮、纸屑)。跟车老师需维持车上纪律,保证学生安全。
5)每个站点逐一清点人数,到站后提醒学生下车,查看接送家长是否已到,没有家长接的要叮嘱注意交通安全,送车老师必须将最后一名学生,送到家长手中,才可回家。
6)接学生返校时,应提前15分钟以上到起点站等车,清点学生,不得提前发车,如未按时到达接车扣款。
7)学生下车后,老师需检查车厢,以免学生落下东西。
8)接车结束,立即填写反馈表,于星期日晚7:00前交给夏文莉老师。
9)周末武汉市学生不得留校,外地学生若留校须经家长、老师签字批准。本班生活老师要和留校值班生活老师交接手。
6、走廊清洁
1)两个生活老师负责一层楼的走廊、盥洗间及该层与下层连接的楼梯的清洁。
2)生活老师应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维护公共卫生,注意保持清洁。
3)每天寝室值日学生打扫的垃圾应倒进走廊上的垃圾桶里,由生活老师做完楼道清洁后倒掉,注意保洁。
7、清洗衣服
1)生活老师负责收集本班学生的换洗衣服及被套床单,送洗衣房洗涤(床单、枕巾、枕套至少半月清洗一次,被套至少一月清洗一次)。
2)督促本班学生请家长在衣服上绣名字,以免发生差错。
3)洗衣机只洗外衣、被套、床单。内衣、裤子及袜子,生活老师应教给学生自己洗,养成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能力。
4)易褪色的衣服应挑选出来,不能与白色及浅色衣物一起洗。
5)洗衣机每次清洗一个班的衣物,以免发生混淆。
6)衣服洗好后,由生活老师放回本班各个寝室,不得发生差错。
8、接待
1)接待家长,及来访人员应用普通话,姿态端正,眼睛平视,热情平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