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好实验心理学,先遵守这些原则和伦理

如题所述

文/逆水行舟

这篇主要是《基础实验心理学》一个章节的笔记。本来想放进研究方法的内容,但因为字太多,只好先放弃。

1、心理学实验的信度效度问题

《基础实验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实验的科学性要满足两个特征,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这两个特征主要靠两项重要指标来检查,一个是实验效度,检查客观性,一个是实验信度,检查可重复性。

1.1如何提高实验效度?

实验效度是指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控制实验效度最关键的措施是控制好额外变量。额外变量就是在自变量之外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因素。科学家认为通过运用一些方法减少额外变量对实验结论的混淆,可以提高实验效度。

1.1.1单盲、双盲实验法排除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的混淆。

单盲实验法是说,让记录因变量数据的研究者不清楚自己记录的数据是属于实验组的,还是属于控制组的。

这样做,一可以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偏好、态度等对数据记录的影响,二可以排除实验者效应的影响。实验者效应是说研究者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自觉不自觉的区别对待,从而给被试产生暗示等微妙却强有力的影响。

双盲实验法是指不但让记录因变量数据的研究者不知道数据来自哪个组,而且让被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个组。这样做能更进一步排除被试知道实验目的后出现迎合实验结论行为的倾向或受暗示、引导产生行为改变的倾向的影响。这被叫做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

1.1.2、注意样本统计回归现象。

样本的统计回归现象指的是具有极端特性的被试在实验中如果第一次测量平均值偏高,在第二次测量时,平均值有趋低的倾向。反过来这个现象也成立。这种现象会对实验结论产生混淆。

1.1.3、采用随机取样和分配的方法,使样本尽可能代表总体。

如果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在用样本推论总体时,推论的客观可靠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实验效度就低。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折衷的办法是用随机取样和分配的方法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但代表程度高不高,我认为还是要打个问号。因为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时间跨度长的实验,被试的生长和成熟因素以及被试样本的流失等都会造成样本难以代表总体。

这大概是实验效度无法做到完美的原因,也是研究人这一特殊对象的心理学不能使用决定论的原因。

1.1.4、其它因素影响实验的外部效度。

实验环境能不能推论自然环境,样本是不是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测量的工具是不是存在测量精度等局限性,这些因素会造成实验结果向现实推论的可靠性打一个折扣,所以还要尽力排除这些干扰。

1.2、如何提高实验信度?

实验信度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就是说可重复性高不高。

验证方法是进行直接验证、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三种验证性实验。

1.2.1、直接验证

其实就是复制实验,就是说,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进行重复实验。如果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相似程度高,就认为原实验的信度得到直接验证。

如吉克、霍利约克做了一系列用“类比故事”来解决辐射问题的实验,用来研究类比推理对问题解决的作用。为了验证结论,他们按照相同的程序重复做了两次,得到的结果都是类比推理有助于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实验得到直接验证。

1.2.2、系统验证

指的是引入原来以为与实验结果不相关的变量来重新进行实验,如果原结果仍然出现,说明得到了系统验证,如果原结果不再出现,说明我们发现了重要的边界条件,就是说发现了保证原结果发生的条件。

如还是吉克、霍利约克的实验,他们发现自己在实验中都有提示被试要利用“类比故事”来想辐射的问题。于是,他们做了个验证实验,想知道当不给被试提示时,原实验结果还会不会出现。结果,实验结果发生不一致,解决辐射问题的被试远远少于之前的实验,于是,他们发现了影响原实验结果的边界条件——提示。原实验结论应更改为被试需要提示,才能运用类比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实验效度和信度的关系。实验结论一致,说明实验信度高,但实验信度高,不代表实验效度也高。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而实验效度高,实验信度肯定也高。

1.2.3、概念验证

指的是验证实验在某种程度上与原先的实验有很大的不同,但结论与原实验一致,说明原实验的信度得到概念验证。

仍然以吉克、霍利约克实验为例,他们发现了提示的作用后,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专门探讨有哪些能促使类比故事产生对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条件。他们发现用图解和类比故事同时呈现的方式没有帮助,而让被试描述一下两个类比故事的相似处的方式有用,从而得出相似的结论,被试不能自发地运用类比推理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概念验证。

2、 心理学研究要遵循的三大原则

2.1、可证伪原则

这是波普尔提出的。

这个原则的含义是:

下面是一个例子。

上面这个例子看起来和巫术心诚则灵的说法很像。如果你求神灵办的事成功了,巫师就说这是灵验的证明,如果不成功呢?巫师就说原因在于你的心不够诚。换句话说,不管成不成,巫师都是对。如果用同一个理论可以解释两个相反的结果,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是错误的。这样的理论在波普尔看来是不科学,是没有用的。

2.2、操作定义

操作定义是布里奇曼提出的。

布里奇曼认为给一个变量下一个抽象的定义没用,因为没有可操作性,没办法进行研究。他认为我们在知道变量的一些表现与特征后,可以根据这些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这叫做操作定义。

下操作定义的作用是:

1、可以不用纠结于对概念本质的争论,摆脱文字游戏。

2、可以使概念公开、明确,提高可比性。操作定义可以保证概念的边界不被任意扩大。

3、实验的可重复性可以更好地做到。

4、促使研究者在研究时多考虑概念的属性,想出更多的操作指标。

5、保证实验能被证伪。实验假设因为使用了操作定义,变得更具体明确,因此能被证伪。

2.3、概率推断

这和我的《女士品茶》读书笔记《看完这本书,我的世界观都改变了》提出的用概率的观点看世界是一致的。

概率推断是指,科学的结论不是说描述的现象一定会发生,而是说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高。

从《1.1如何提高实验效度》一节,我们知道实验效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解决方法是不完美的。所以,通常,心理学的实验假设不是决定论,而是一个概率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实验假设中所表述的变量关系不是绝对的值,而是一个概率分布问题。

公众一般不习惯接受一个概率的结论,喜欢用一些反例来推翻这个结论,原因可能在于:

其实喜欢用反例推翻结论这点,看起来也挺符合可证伪原则的,但忽视了实验假设是一个概率分布问题,是允许反例存在的。

这里,我其实也是疑惑的。如果不能用一些反例来推翻这种概率结论,可证伪原则和概率推断原则不就矛盾了吗?概率推断具有可证伪性吗?

《基础实验心理学》说,若要证伪这种概率假设,首先要把证伪的问题转化为概率问题。

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放血疗法例子中,医生的假设改造成一种概率表述方式呢?比如说改成“放血疗法治好病人的概率在70%”。这样是不是就符合可证伪原则了呢?

对于决定性论点来说,按照可证伪原则,只要在实验中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证伪了,但我上面这种概率表述真能被不利的实验结果推翻吗?

比如说,我找来100个病人,就算用这个放血疗法一个都没治好,我好像也不能推翻这个假设吧,因为概率论上是允许这个情况出现的。

比如投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这一命题,即使我连续投一百次都是反面朝上,我也不能推翻这个命题,因为概率论上是允许这个情况出现的。

那么概率推断还具有可证伪性吗?

从维基百科这个定义看,概率和可证伪性似乎是对立的两个东西。那么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可证伪原则和概率推断原则是不是矛盾的呢?第二,既然是概率,是否能够用统计学的假设检验方法来检验呢?

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大神能解答我的疑惑?

3、职业道德和伦理是什么?

3.1职业道德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数据的诚实。

研究者应该用客观严谨的态度来收集经验证据,应该保证这些经验证据是可靠客观的,并且对数据的处理应该采用正确的统计方法,而不能随意选择数据。实验研究的程序应该是符合规范、遵循原则的,这样研究才有意义。

3.2、从伦理方面考量,在以人为被试样本的实验时要注意遵循这些伦理道德:

3.2.1、非胁迫原则。

在以人为被试的研究中,被试应该知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们随时有退出实验的自由,胁迫个人参与实验是不道德的。

例如,在大学里,许多心理学实脸的被试是那些为得到学分而参与实验的学生。他们会认为,中途退出实验会影响他们得到学分,因此他们并不自由。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被试应在实验开始前仅凭他们的参与便得到相应的学分。

3.2.2、知情同意原则和有限欺骗原则。

必须事先告知被试实验的目的和程序,还要用被试可以理解的语言对获益和存在的风险作全面的描述,从而被试能够做出是否参加实验的决定。当然,我们知道早期心理学实验常常违背这一原则。

那么,如果一定要隐瞒,研究者要遵守有限欺骗原则,做到所隐瞒的信息和被试决定是否参与无关,并且在研究结束后立即告知被试研究的真实情况。

3.2.3、保护被试不受伤害原则。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有义务保护被试免受实验程序带来的身心伤害。研究者要在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参加实验后的情况如何,如果实验有可能对被试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研究者要尽力消除影响。

3.2.4、充分报告原则。

实验后要及时向被试提供反馈,让被试了解研究结果。目前的惯例规定,研究者应该向所有被试提供一份研究的总结。

3.2.5、保密原则。

实验结果要严格保密。当然这不是说实验结果不能发表,而是说要隐匿任何与个人身份有关的数据信息。

3.3、某些实验不能用人来做被试,而要用动物,在以动物为被试样本的实验时也要注意遵循伦理道德: 1、是否有足够的必要? 2、要保护动物的健康。3、要人道对待动物,使痛苦最小化。

文/逆水行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